APP下载

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现实困境与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2019-02-14梁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梁伟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仍面临许多困境,如创业的经验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创业资金缺乏、社会融入困难及家庭观念陈旧等现实困境。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严格监查落实执行效果,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创业水平,引导社会舆论,营造好创业环境,改变家庭认知偏差,实现最大公约数,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从而助推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社会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40多年,乡村“空心村”大量涌现,乡村没了人,乡村为谁而振兴?靠谁而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振兴。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顺应时代大势,可以解决乡村振兴“无人不兴”等难题。同时,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也有利于推动大学生人才分流,避免城市人才过度集中,均衡城乡人才布局,能够给现代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促使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切实缓解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促进城乡社会协同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1 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研究现状

1.1 关于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现状及问题研究

刘航(2016)、赵美琪(2017)、王烨烨(2017)、孔青(2018)等提出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包括: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不能完全契合返乡创业者的需求、政策执行中存在道德风险,农村创业环境比较复杂、基础设施和条件落后,大学生个体创业素质低、能力差等;苏海泉等(2017)发现大学生返乡创业多处于起步阶段,创业行业相对集中,对创业前景充满信心,但负荷的压力值得关注;吕宏晶(2016)、李宁(2017)、屠萍萍(2018)、孙渔珽(2018)等从性别、来源地、毕业院校、行业、创业时间、企业规模、盈利状况等方面提出创业者创业素质低、基础设施不完善、财政金融支持不健全等问题。

1.2 关于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影响因素研究

姚旎(2011)、茅国华(2014)、吴肖数(2016)、刘勤燕(2017)、王一凡(2018)等研究了创业教育这一因素,指出通过培养创业意识和态度、拓展创业素质,以及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使大学生获得有关创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备从事创业所需要能力和素质;蓝德富(2014)、张艳芳(2016)、邵艺瑾(2017)、贾维(2017)、黄大星(2017)、刘灵辉(2018)等区分个人和外部两方面影响因素,包括创业动机、能力、知识、资金、政策和返乡创业环境,这些都会影响返乡创业意愿。

综上,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培训及青年创业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培训、现状、问题、模式、意向、影响因素等方面,创业资本对创业的影响愈发被人们关注。与此同时,也存在研究不足,如:基本上从影响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四大核心影响因素:高校创业教育、社会创业政策、社会创业资源、大学生自身条件提出对策,对策指导性不足。另外,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社会支持网络存在不足,一些学者提出了构建路径,但置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研究社会支持网络的相对较少,这正是本研究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2 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现实困境

2.1 创业经验缺乏

调查显示,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城市压力大”占38%,排在第二位的是“回报家乡,建设家乡,实现人生价值”,占30.2%。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现实脱节,课程体系不完善,虽然创新创业课程进入培养方案成为必修课,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并没有完全融合到一起,两张皮,各说各的,创业导师基本没有企业工作或创业的经历,理论说教更严重。另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许多农村籍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更别提有过创业经历和在校的创业孵化,面对更加复杂的农村创业环境,很多人对创业活动的认知只是停留在表层,对创业过于理想化,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捕捉、判断和甄别,这种缺乏创业经验,凭一时热情仓促上马的项目,追求“新、奇、特”,多以失败告终。

2.2 政策扶持不到位

政府如果在创业优惠政策、创业专向资金、返乡创业补贴等方面的扶持越多越完善,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意愿越高。最近几年,中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政策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创业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各级政府出台的一些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创业的文件只是意见或通知的形式,如:融资渠道、税收减免、贷款担保、创业培训和指导等,这些政策与农村籍大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偏差。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提供的案例指出,“在创业中对有关政策不十分了解,渠道也不通畅,想办家庭农场或农业专业合作社第一时间不知道咨询的部门在哪里。希望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多宣传当地返乡创业优惠政策,辟出专门窗口,全程提供创业服务。”。同时,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调查显示,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呈正向影响,鼓励和支持他们回乡创业,但是这些优惠政策不能有效解决目前的问题,需要以点到面,分类施策。同时,在政策执行中存在道德风险,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变相执行,如:项目申报过程中手续繁杂,流程太多,占用了很多时间,同时在审批过程中还可能遇到阻力,达不到政策应有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积极回乡的热情。

2.3 创业资金缺乏

创业资金支持对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说明资金是影响创业的重要问题。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會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显示:缺乏足够的资金是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有64.2%的人选择此项,资金问题是18—35岁青年创业者的短板。近年来,关于高校毕业生创业小额贷款和创业补贴的政策相继实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所需资金的压力,但由于一些限制条件导致获取较为困难。另外,从银行信贷来看,大部分创业者既无抵押物,也无担保人,金融融资十分困难。

2.4 社会融入困难

社会融入是融入主体与融入客体(融入地、背景与作用因素)共同建构的社会事实。一方面,农村籍大学生大学四年在城市里学习和生活,在上学期间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返乡后原来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打破,需要重新建构,重塑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城乡之间的在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这些对于融入新环境会产生一定障碍。另一方面,家乡的原有群体认为上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从内心深处不会轻易接纳新加入者,两者之间存在事物认知偏差,加上信息不对称,使回乡的农村籍大学生难以产生归属感。

2.5 家庭观念陈旧

金益多通过调查指出:家庭的支持对大学生回乡创业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并且通过了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在回乡创业问题上,家庭的支持弥足珍贵。父母支持自己的孩子从城市回到农村,本身就是打开了天门,从物质和精神上支持子女创业,子女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油然而生,创业的动力会更强。然而,在走访的180名农村籍大学生父母中,表示明确反对的占81.5%,表示中立的占16.5%,表示支持的仅占2%。大多数家庭成员认为,没有经济基础和原始投入资金,创业项目一旦选择,就要投入巨额资金,创业本身面临诸多风险,未来盈利的可能性无法预知,再加上上大学后又回到农村,感觉面子上过不去,在乡亲面前抬不起头,在城市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也能够光宗耀祖。没有了家庭物质和精神的支持,有回乡创业想法的农村籍大学生时常望而却步。

3 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严格监查落实执行效果

“创业政策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目标群体能否理解和接受政策的目标和手段”。政府制定的各种的政策法规,要真正从目标群体的角度看问题,切实解决他们的现实困境,在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核心技术转让等方面,都要为他们营造更有秩序的政策环境和利益保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充分释放各种政策红利,为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接受政策红利提供干净的环境和绿色的通道。另外,在政策执行中,要放宽准入条件,建立监查督查机制,在基层的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专项窗口”,实现创业培训、政策咨询、信息发布、风险评估、法律援助、项目对接、融资贷款、市场开发、跟踪指导等” 一条龙” 创业服务,一网通办,使政策落地生根。

3.2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创业能力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细化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学生复学后转入相关专业学习等政策。各级各类高校要建立台账,分类施策,对毕业后有回乡创业意愿的农村籍大学生,建立长期帮扶制度,学校优先从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园等处辟出场地,供他们实习实践,吸纳社会优秀企業或校友企业进行免费指导,增加他们的创业经历,丰富他们的创业经验,实现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服务平台,为他们提供项目对接、财税会计、法律政策、管理咨询等深度服务。

3.3 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良好的创业环境对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意向有积极影响,舆论媒体对创业事迹的报道,群众对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包容和支持,都影响着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意愿。各级政府要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媒体要积极宣传创业典型,宣传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营造到基层创业光荣的氛围,提升社会对此的认知。

3.4 改变家庭认知偏差,实现最大公约数

受限于创业知识、技能、心理、经验的欠缺和创业价值观的偏差,导致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普遍存在模式单一、科技含金量低、运作周期短、市场效果差、成功率低等,如果这时候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无疑会雪上加霜。家庭成员要摈弃固有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真正从心底支持他们创业,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会使他们的创业意愿更加强烈,创业行为更加坚定。

总之,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家庭、创业者个人要协同联动,形成一个闭环,打通最后一公里,各种社会支持网络主体实现无缝对接,助推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添加人气增加福气。

[参考文献]

[1] 孔青,蒋保伟.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社会支持要素研究[J].中州学刊,2018(12).

[2] 金益多.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学报,2017.

[3] 陈润儿.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关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情况的调查[N].河南日报,2019-04-15(1).

[4] 武小龙,谭清美. 新苏南模式:乡村振兴的一个解释框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5] Whyte M K.Cities with Invisible Walls:Reinterpreting Urbanization in Post-1949 China.By Kam Wing Chan[J].China Journal,1996(36).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