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道车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9-02-14冯岩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冯岩

[摘 要]工学结合,主要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工学结合作为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特色教学,有效将地解读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不符的问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践性技术人才。虽然,该种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优势;但是,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对此,文章以铁道车辆专业为主,探讨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以期推动该教学模式的普及。

[关键词]铁道车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U270-4 [文献标识码]A

新形势下,构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步伐,为社会提供其所需的人才,成为职业教育行业普遍关注的重点。工学结合这一新型教育理念,主要针对的是高技能、实践型人才,其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铁道车辆专业教学中,工学结合教学的落实,教师可通过与企业相互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教师与实训地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铁道车辆专业能力,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简单概述

工学结合,主要是指学校、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对人才的培养,保障所培养的人才既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拥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技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该种教学模式最大优势在于: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速度加快,通过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问题被抑制,学生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新形势下,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世界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是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重要教学方式。

2 工学结合在铁道车辆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近几年,毕业即失业越发困扰着广大学子与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适当的工作,导致大规模毕业生处于就业难问题;一方面,企业招收不到优秀应用型人才,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这种人才供需矛盾,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转变教育模式成为关键。工学结合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了如下作用:

2.1 推动了专业建设,促进了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应用于铁道车辆专业教学中,企业需要全程参与进铁道车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而企业始终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有助于学校紧跟社会走向,时刻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教学计划更加贴近社会,促进铁道车辆的专业建设与教育改革步伐。

2.2 显著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铁道车辆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个专业,与普通教育不同,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工学结合教育的落实,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岗位的现象得到转变,单一技能训练也转变为综合性的技能教育。通过工学结合,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显著增长。并且,在真实工作环境下锻炼,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与企业责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

2.3 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铁道车辆专业教育中,工学结合的应用,企业全程参与进高职专业教育中,学生知识结构、职业水平与企业需求更加符合,有效避免了学校所授知识与社会发展脱节问题。并且,企业全程参与培训,直接将在企业进行的实习工作在学校完成,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岗位,学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3 铁道车辆专业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内容落后

铁道车辆专业,作为以机械类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诸多高校在教学上都存在教学内容更新慢现象,课堂知识点落后于社会发展。面对该现象,诸多学生对课堂教育的重视度明显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专业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中心,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课堂秩序难以保障,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如此情况下,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尚显不足,即使开展实践训练,也难以保障学生应用能力。

3.2 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

在多数高校中,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大多拥有实训基地,然而,实训基地内的相关设备较为老旧,对于铁道车辆这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效用不佳。并且,实训基地的面积较小,设备不足,时常需要几名学生共用一台设备,而课堂时间有限,课外时间学生很难进入实训室,实训基地效果难以保障,实践教学开展受到影响。

3.3 教师团队不强

在铁道车辆专业教学中,为保障教育质量,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经过长时间实训,了解铁道车辆运行中的各项可能发生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才能更好教育学生,引领学生走向正确道路。然而,专业内的多数教师都很少进入实训单位,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欠缺。在开展专业课程时,缺乏案例的融入,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阻碍了学生更好发展。该种情况下,配备一直过硬的师资队伍,直接关系着专业教学质量与效率,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

4 铁道车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面对铁道车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实行工学结合教育,对学生开展理实结合型教育,有助于解决教学内容落后,实训基地不完善,教师团队不强等问题,推动学生未来发展。须知,工学结合,是企业与学校相互合作、共同培育学生,一个企业作为学校后盾,企业内专业技能较强的技师带领学生进入现场培训,学生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迅速掌握并应用。下文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展开探索。

4.1 政府应完善相关制度,推动工学结合的规范法与法制化

在工学结合培育铁道车辆专业人才时,学校与企业作为目标不同的机构,育人作为学校发展目标,重视社会效益;盈利作为企业发展目标,重视经济效益。因此,即使高职院校引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对此,国家应加强政策上与法律上的支持,鼓励企业参与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全面发挥工学结合的效果。纵观国外工学结合经验,可以發现,制定政策,对企业参与人才培训具有较强的推动力。并且,国家政府的参与,对于工学结合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4.2 企业应和学院积极合作,共同承担教育工作

当前,社会多数群体对教育的认识仍保留传统观念,即教育在学校进行,该种单一认知下,人们更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对于学生实操能力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学生普遍欠缺应用能力,缺乏变通。铁道车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对学生实操能力要求较高,该专业学生想要更好发展,应用能力必须提升。对此,为培养应用型铁道车辆人才,企业应积极和学校合作,落实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训模式,共同承担学生教育,促进学生理实结合水平。因为,学生毕业后想要从事本专业工作,需要进入铁路运输一线,只有熟悉铁路车辆的运用与检修,掌握铁路车辆的新工艺与新技术,了解最新使用的铁路车辆工艺与检修流程,在遭遇实际问题时,才能准确把握并及时纠正,保障铁路车辆安全运行。而这些实践能力只有奋斗在一线,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因此,与企业进行通力合作,带领学生参与进铁路运输一线,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铁路车辆的认识,增强学生铁路车辆的应用水平,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3 企业应与学院共同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铁道车辆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该专业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更高,仅通过传统卷面进行考核,学生将很难适应岗位需求。对此,只有在学校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考核更加严格,才能更有效保障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寻找工作、适应岗位、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此,在教学评价中,作为对学生教学过程的分析与汇总,应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学习训练计划的制订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学校教学为基础,将教学实际与企业考核标准有机结合,真正检验学生所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发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5 总结

总而言之,在铁道车辆教学中,传统教育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若教育方式不加以改革,学生将面臨毕业即失业的危机,阻碍学生未来发展。对此,学校应积极引进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与适当的企业寻求合作,学校课本知识能够随时调整,保障所授知识与社会发展相符;由企业出实践能力较强的员工作为实训教师,通过企业实地训练,结合教师所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理实结合能力;学生学成后,可直接进入企业,解决企业人才缺失、毕业生就业等问题。对此,在工学结合教学中,政府应加以重视,推动工学结合的落实,企业积极参与进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评价,发挥工学结合效果,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陈春棉.铁道车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江丛刊,2017(22).

[2] 伍志丹.关于高职铁道车辆专业课程体系改进的建议[J].才智,2018(21).

[3] 马莉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铁道桥梁工程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5(01).

[4] 刘德强.浅谈高职院校铁道车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蚕业,2017(09).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