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9-02-14欧阳国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创业

欧阳国文

[摘 要]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基础,国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也就是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而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思政教育赋予的新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了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本文分析高职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意义,探索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普遍不太重视度,而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重视,思政教育在高校开展较早,并已经形成健全完整的教学体系与模式。所以,怎样促使思政教育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融合成了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1 思政教育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前景、目标、内容与路径等方面高度统一,相辅相成且相互融合。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都是将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思想认识作为思想层面的教育活动。从教育本质看,两者都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从教育的目标看,培养创新创业新人才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为前提,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两者教育目标都是为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思政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价值导向,保证其立德树人政治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思政教育赋予的新内容,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思政教育促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其将来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其创新创业教育做铺垫,为其选择创新创业项目确定方向。思政教育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要以思政教育为价值引领,思政教育理论支撑与解决创新创业现实问题联系才更有实效性。

2 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意义

2.1 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与趋势要求

作为高职教育基石,思政教育在引导高职学生发展道路,指引高职学生发展方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治立场坚定,三观正确,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高职学生应有的素质。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时代下,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紧抓时机,创业创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此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时代方向与趋势的。

2.2 符合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推进,高素质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对于国家发展影响重大。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创业人才国家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双创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习总书记要求“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坚定不移地坚持创新再创新”,教育部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所以,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符合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2.3 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体系重要内容,高职教育除了知识教育之外,还需要培养其正确的三观。这就是高职思政教育的核心功能所在,思政教育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思政教育将解决好高职学生“三观”问题,为创新创业教育做铺垫,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2.4 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综合潜能的开发。其重视学生在业务素养、管理技术、社会交往等综合能力方面全面培养,突出个体发展,独立自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可以健全学生人格,拓展其知识与能力。同时,思政教育融入创业创新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当前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与时渐变,思想更加开放包容,追求自我发展,展露个性特点,重视自我价值实现。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促使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在实践探索中实现人生价值。

3 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

3.1 优化高职人才培养观念

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就要求高职院校加强改革,改革的设计要价值做引领,而价值引领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尊重人才成才规律,培养创新人才。思政教育的导向功能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充分应用思政教育渗透理论,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导向功能,树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观念,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注重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开展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注重因人教学,结合教学实际,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构建全新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2 将思政理论课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

思政理论课是高职必修课,是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主阵地,它对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让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通过思政教育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将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融入到创业创新教育内容之中是重要举措之一。可将唯物主义辩证法观念融入到高职创业创新教育教学中,培养高職学生的唯物辩证思维,学会在创新创业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解决问题;可将政治经济学知识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使高职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使高职学生在思想上对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及企业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将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之中,丰富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规范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可将国际国内形政策形势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使高职学生对国内外格局的变化及政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时对宏观环境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使创新创业活动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促使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的成功。

3.3 发挥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对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向作用

发挥高职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辅导员与班主任要及时动态跟进高职学生情况,指导帮助高职学生开展相关创新创业活动项目,促使其树立正确的认知与积极的态度,疏解其在创业创新活动中的心理问题,及时帮助其解决创新创业中的难题。发挥高校团委党建工作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作用。高职团委主要负责在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综合素质拓展、成才引导与服务、团组织建设及校园文化建设等。高职团委党建工作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三观”,培养政治方向坚定和思政觉悟崇高的优秀人才。以高职学生党建为载体,发挥党建指导服务功能,结合思政教育引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思想育人与创新创业实践高效融合,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并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到高职育人全过程。

3.4 通过思政教育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创新创业意识是当前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个人素质。通过思政教育价值引导,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强烈的创新创业动机能促使高职学生选取适合的创新创业项目并制订高效的工作计划。创新创业教育需思政教育正确引导,引导高职学生认识自己并发掘自我,克服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将创新创业目标作为毕生奋斗目标,并坚持不懈执行落实。创新创业精神是高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必备精神,包括自主、自立、自信与自强,以及敢为人先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要注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人格品质等的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与发展始终和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结合。高职学生要掌握创新创业基本技能,了解并懂得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并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主要体现在组织协调、社会实践与环境适应等方面的能力。

4 结语

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与趋势要求,符合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要优化高职人才培养观念,发挥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向作用,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献]

[1] 曹兴平,陈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科教导刊,2017(13).

[2] 唐平,马智萍.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创业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