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州农村金融网格化模式优化研究

2019-02-14杨雅琦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网格化农村金融乡村振兴

杨雅琦

[摘要]为响应国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号召,台州市可借鉴湖北省等地金融网格化实践经验,实行农村金融网格化管理,通过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政策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的发展、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全面监控农村金融风险、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途径,有效改善台州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关键词]农村金融;网格化;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为进一步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等、合理、有序配置,保证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推进,2019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到2020年要确保“金融精准扶贫力度不断加大、金融支农资源不断增加、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改善、涉农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支农能力明显提升”。2018年台州市生产总值4874.67亿元,以7.6%的增速居全省第四位。随着台州市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2018年台州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5705元和27631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为2.02,较2017年未有明显突破。台州市政府2019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聚焦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改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势在必行。

本文借鉴其他地区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领域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台州市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改善台州市农村金融提出建议。

1 金融网格化概述

网格化管理,即“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 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个划分的网格单元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网格化管理现广泛应用在社会综治、基层党建等领域,并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金融机构也纷纷尝试将网格化管理应用于金融服务领域。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且分散,金融机构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铺设机构网点较少,即使政府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也很难满足农村发展基本资金需要。网格化管理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些年来,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推行金融服务网格化管理,成效显著。多个省市政府部门也借鉴网格化管理着力改善金融环境,监测与防范金融风险,全力提升金融服务。例如,宜昌市探索金融服务网格化服务小微企业;温州市在省内率先实行地方金融监管网格化管理,建立起市、縣、镇(街)、村(社区) 四级风险管控机制。

湖北省银监局自2015年开始积极推动政府综治部门和金融机构合作,“借鉴地方政府‘网格管理模式,依托综治网格化信息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将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落实责任银行,建立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站,配备网格员,由网格员定期收集企业、居民的金融需求信息,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同步上传至信贷审批后台,从而使基础金融服务更快捷、更精准。”该重大战略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农户信用体系,引导银行机构加大金融资源供给”,不断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便利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湖北省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 台州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随着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速,台州市在农村金融创新与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与进步。台州市近几年来涉农贷款余额不断增加,农村金融为促进“三农”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持,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和普惠力度受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村金融体系基本形成,金融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台州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主力,其他金融机构作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尽管各大金融机构为支持“三农”设置独立事业部,在乡镇增设机构网点,创新开展业务人员上门、电子银行等服务方式,但是由于金融资源有限,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新型服务方式覆盖范围和人群有限,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建设中大量资金需求。

2.2 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信贷风险防控能力有限

台州市农村金融服务主要面向农户、个体工商户和涉农民营企业,农村经济主体普遍存在生产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生产方式粗放、自有固定资产少、有效抵押物不足等问题。同时,金融机构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时面临着经营成本高、缺乏有效信用记录、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等困境。从金融产品类型和资金量供给来看,金融市场供求极不平衡。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有限,农村经济发展资金既无法自给自足,又缺乏有力的外部融资途径。

2.3 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抵押担保机制亟待完善

尽管金融机构针对农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开发产品,例如农行对财政补贴、渔船补贴、特色农业等农户实行专项授信,台州银行对“三农”群体开展无抵押、高限额贷款,但是覆盖范围和受益人群有限。此外,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共同着力解决农村经济主体抵押担保问题。金融机构尝试以农业订单、农用设备、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为抵押发放贷款。但是由于新型抵押担保形式无普适性,农村金融市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台州市农村金融基本还是以存贷款业务为主。

2.4 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初建,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台州市通过金融机构与相关行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信用档案。一方面,由于台州市农村经济主体数量众多、生产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经营信息有限、农村资产权属不清,信用信息数据匮乏,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另一方面,台州市农村地区金融专业知识普遍匮乏,相关法律法规滞后,民间金融长期运营导致信用意识淡薄,尚未形成良性循环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也成为制约当地农村金融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台州市农村金融网格化优化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根据台州市在小微金融发展方面已有的成功经验,基于当前台州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湖北省等地金融网格化在农村区域的实践,可以在台州市农村地区初步探索实施金融网格化管理的优化模式。

猜你喜欢

网格化农村金融乡村振兴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及启示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农村网格化建设专题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