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农业特色小镇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2019-02-14王仕忠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王仕忠

[摘 要]农业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兴动力和实践模式,针对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在政策体制、资金人才和基础保障等方面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動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特色农业小镇;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特色小镇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兴动力机制与实践模式,于2016年7月被提升到国家层面后,很快在全国形成极化和扩展效应。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特色小镇迅速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兴动力和实践模式,推动了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国家《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等意见和通知的发布实施,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城乡统筹,农业农村一体,以农业特色小镇为统领,以农业产业的特色化、规模化、科技化、文化路径为支撑,以农业休闲旅游方式为内涵,采用多元化的建设模式,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1.1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数量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前两批评选出的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来看,具有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特色的旅游产业型的特色小镇最多,分别占比达50.39%和43%,虽然这类占比很高的旅游产业特色小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自然垄断性特征,能推进当地的新型城镇化步伐,但是其可复制性学习借鉴性不高,所以在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评选中,要求以旅游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推荐比例不超过1/3,限制发展。国家级特色农业小镇在第一批中有11个占8.7%,在第二批中有67个占24%。虽然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数量有养所上升,但仍与传统农业大国的国情和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还不相称,更与十九大提出的特色小镇要服务“三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1.2 农业特色小镇论证规划能力有待提升

从第一批评选的127个全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运营情况开看,特色小镇的主营收主要还是房地产销售收入。从第二批评选的276个特色小镇来看,国家特别强调要加强去房地产化、避免过度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加强整治环境、聚焦特色产业、产镇融合、生态保护和产业链延伸。严禁政府以特色小镇之名盲目立项,急于求成,盲目发展,甚至圈地搞房地产开发,浪费资源等,重点突出对特色产业的规划和建设,更加注重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产业,寻找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与动力,通过特色产业集聚实现产业建镇才是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1.3 农业特色小镇缺少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

对于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农”,然而现有农业特色小镇一方面存在着涉“农”不足的问题,农业特色不够鲜明和突出,或者是简单地发展一些养种植业,而没有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积淀和地域特征,有重点、有深度地发展特色农业;涉农特色产业组织管理水平较低,难以实现规模化、可复制化扩张和壮大,较为分散、孤立的特色农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无法为涉农参与方带来更大意义,从而制约了各方积极性的参与;特色农业链条不够健全,缺乏紧密的上下游环节衔接,从而导致特色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难以形成联动效应,难以有效推进“三生融合”,不利于特色农业小镇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

1.4 农业特色小镇的金融支持有待于强化

2017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开行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进特色小镇发展。但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无论是国家意见还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均缺乏明确更为精细的操作要求,也缺乏对地方发展农业特色小镇金融支持的具体约束性指标,从而难以形成推动地方为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必要金融支持的约束机制和动力。而且由于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针对农业特色小镇金融支持的相关鼓励政策也相对较为匮乏,也使得诸多涉农政策性银行在金融支持方面表现得主动性不足。

1.5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缺乏高素质人才支撑

相比较于大城市完善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丰厚的薪资待遇,我国农业特色小镇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则相对较差,特别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对于农业属于低端产业的认知偏见,使得许多外出求学的本地学生也不愿意回乡发展创业,由此造成了农业特色小镇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一方面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对于农业规划、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等高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业特色城镇地理位置、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相对落后,难以对高端人才形成虹吸效应,由此造成了我国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难以快速突破各种人才需求的瓶颈制约问题。

2 促进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发挥政府与市场对农业特色小镇的服务保障作用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公共服务方面的基础保障作用,如交通基础设施、城镇管网建设等,为参与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企业、投资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工作生活等保障。同时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多方共赢利益机制和平台,在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各方利益关切,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实现多方协同发力,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释放市场活力。此外,要强化政府契约精神和意识,避免地方政府因为某些特殊需要而肆意毁掉先前已经与各方特别是社会资本达成的契约。

2.2 强化农业产业对特色小镇的支撑作用

农业产业是农业特色小镇的核心。各地区要准确理解农业特色小镇的内涵特质,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调结构、转方式,用科技创新等要素激发传统特色农业的活力,发展“特而强”的现代农业产业。立足本地独特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发展基础,选择差异化的种植业、养殖业、渔业作为主题,按照全产业链式发展思路贯通上中下游布局,提高产业附加值。农业特色的培育既要通过以农业产业为特色,还要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抓手,促进一二三產业融合发展,才能打造多彩文化演绎,创新产业示范,活力宜居的城乡农业旅游文化共同体。

2.3 加强农业特色小镇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在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基础上,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鼓励大中型企业独立或牵头打造特色小镇,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加大对农业特色小镇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低成本融资、产业基金、PPP和股权众筹等融资模式促进农业科技园、家庭农场和农业特色小镇建设。

2.4 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各地应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改革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制订基层农技人员科技更新培训提升计划,完善农技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农技人员扎根基层,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鼓励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人员积极到乡村开展支农培训和志愿服务,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重视大、中、专院校的职业教育,鼓励大中专职业院校积极培养高素质农村劳动力,通过设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科驿站等,在乡村田间地头对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经营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人员、农村种养大户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技能培训,培养壮大农村乡土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海红.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2019(01).

[2] 吴奶金.基于新型业态变化的农业特色小镇理念与构建[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03).

[3] 张新民.农业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7(10).

[4] 郝华勇.特色小镇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机理与路径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19).

[5] 曹爽,罗娟.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改革与开放.2017(11).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