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2019-02-14周园皓
周园皓
[摘 要]贵州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本文选取了2008——2016年间的贵州以及全国数据,采取描述统计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贵州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找出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表明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在逐步扩大,且相对于全国,贵州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存在一定滞后,最后提出缩小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恩格尔系数;描述统计;原因;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保持着较高速度增长。自2011年以来,贵州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7年位居中国前三位。伴随着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贵州省是我国贫困人数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任务最重的省,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尤为突出,分析贵州省的城乡收入差距并寻找解决对策,有助于打赢贵州脱贫攻坚战,同步全面小康。
2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2.1 贵州省农村居民收入概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贵州农村居民纯收入有着持续增长的良好趋势,2016年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090元,相较于2008年的2797元,名义增长率为189.2%,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实现了长期稳步增长,但是贵州省各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极不平衡,2016年贵阳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为12967元,为贵州省最高;相比黔西南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6314元,为后者的2.05倍。在贵州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中,在2008年以前,家庭经营收入是主要来源,之后,工资性收入逐渐赶超家庭经营收入。
2.2 贵州省城镇居民收入概况
贵州省城镇居民收入也呈现出了较大的稳定增长特征,2016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743元,相较于2008年的11759元,名义增长率为227%,而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贵州各县(市、区)较为平衡,2016年贵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502元,黔西南州为25282元,其余各市、区都在20000元-30000元之间。
2.3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贵州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十分巨大,2016年的农村居民纯收入甚至赶不上2008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47元,2016年贵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达到8090元,可见,贵州农村的收入水平相对于贵州城镇滞后10年以上。2008年至2016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8.52%,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率11.1%,但是由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数远大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所以二者的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在2016年城乡收入绝对差距达到18653元。由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速,故城乡收入比呈现减小的态势。
2.4 贵州省九个地州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不仅体现在总的平均收入差距上,在九个地州市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贵阳市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有着绝对的优势,而黔西南、黔东南等地区的人均收入相对于贵阳市普遍较低。
2016年贵州九个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较于2015年增速在9%上下波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相比2015年保持在10%上下波动。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明显,各市的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平均为17165元。由城乡收入比可以看出,贵州的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如黔东南城乡收入比最高达到3.3。
2.5 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对比分析
与全国相比,贵州省在2008-2016年间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距略小于全国的绝对差距,而城乡收入比显然高于全国,说明贵州的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相较于全国更为严重。
由表3可以看到,2016年贵州城乡收入比为3.31,高于同年全国的城乡收入比,同时又等于全国在2008年的城乡收入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贵州的城乡一体化落后全国城乡一体化8年以上。
3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3.1 生态环境原因
贵州全境地势不平缓,平地面积的占比仅有3%左右。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贵州时常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灾害频繁、环境恶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贵州农村的经济发展,正是因为贵州特殊的生态环境,才导致了贵州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高于全国。
3.2 农业人口素质低、基础设施薄弱
贵州落后的农村教育,导致较为低下的农村人民素质,产生了“低素质屏障”效应。农村收入水平分布打破了正常的正态分布,而是收入水平越低,农村人民数量越多的“金字塔型”分布。这种收入分布格局,为提高全省农民收入水平增加了难度。
农业的基础设施与生产经营方式十分落后,大量耕地只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阻碍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与此同时,能直接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投入不足,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3.3 制度障碍的制约
二元户籍制对贵州省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阻碍作用。 限制了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移动, 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不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缩减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引起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就业状况对城乡居民收入也有着极大的影响。21世纪以来, 贵州绝大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发达的沿海地域转移, 大量外出务工者既没有打工所需的一技之长, 很难适应就业和城市生活的需求, 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有效的竞争力,逐渐被淘汰,产生了就业难的问题,无法实现满意的收入增长, 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也是无法避免的。
4 缩小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与建议
要改变贵州现在落后的农村资金使用模式,同时也要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农业的经济活力;全面发展农业科研,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改变以往落后的粗放式的农村生产方式,培育专业的农业人才,增强贵州农业生产活力。要因地制宜,通过特色产业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特色小城镇,同时增强大城市的带动能力,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安海燕,洪名勇,朱青.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2010(01).
[2] 刘开华,陈红玲.贵州城乡收入差距的演进及决定因素分析[J].西北人口,2013(34).
[3] 冯梅,史开国.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文化交流,2013(07).
[4] 王莉娟.贵州省城乡差距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5(10).
[5] 潘康,单晓娅,周莲.贵州省城乡差距分析与特征研究[J].调研世界,2016(03).
[6] 骆英.贵州民族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思考——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J].中国商贸,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