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小学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问题及建议

2019-02-14袁翠松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体系安全保障离校

袁翠松

【摘要】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探索中小学弹性进、离校制(校内课后服务),江西省在探索中小学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省内各地市部分优质小学安排了相应的课后服务,重视小学生活动兴趣、多维度参与模式,改善了社会交往能力等。但各地市大部分的小学没有实施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同时,实施了的学校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新的挑战。文章在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提出明确学校课后服务的合法性,政府资助为主,社会捐助和家长缴助为辅经费办法,资源共享,拓宽师资来源渠道等建议,进一步推动这一制度的科学、合理实施。

【关键词】小学弹性进;离校;缴费办法;安全保障;考核评价体系

一、背景

为缓解小学家长上下午接送孩子难问题,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探索中小学弹性进、离校制(校内课后服务)。例如,2016年12月起,南昌所有小学实行弹性进校制,学生8点半上课,学校7点40开门,统筹安排早到的学生活动,比如画画早读;2017年春季开始,南京所有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制,各小学周一至周五下午4点钟左右下课后,由学校负责免费提供托管服务,安排教师辅导学生作业、阅读或其他活动。冬季17点结束,非冬季18点结束,学校确保学生安全。此后,西安、沈阳等地相继探索中小学弹性离校制度。

弹性进、离校制度也受到了国家关注和支持。2017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探索实行弹性离校时间,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

江西省在探索中小学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省内各地市部分优质小学安排了相应的课后服务,重视小学生活动兴趣、多维度参与模式,改善了社会交往能力等。但各地市大部分的小学没有实施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同时,实施了的学校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新的挑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省统一的规定或具体实施方案的政策文件还没有正式出台。这导致对小学课后服务的性质缺乏界定,也导致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及各小学校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指南。2018年3月,教育厅出台《关于印发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2018年工作要点的函》(赣教基函〔2018〕4号),第五大点“强内涵提质量,大力推进发展素质教育”第30条提出了“推动各地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和优化中小学作息时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解决好家长接送难问题”。大致方向给出了,但对于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的具体实施文件没有正式出台。

二是广大普通小学有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需求但无法开展,首要问题是没有经费来源、师资力量薄弱。省内各地市的优质小学大都安排了相应的课后服务,经费、师资有一定保障。但从全省来看,各地市、县大部分普通小学没有任何校内课后服务,而这些学校的许多小学生因父母工作或外出务工被称之为留守儿童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他们在课后陷入“脱管”状态,8点左右上学,下午4点左右放学,尤其是下午放学到父母下班前这一时间段成了教育监督的空档期、安全监管的空白期,乡镇村地区因留守等原因表现尤为严重,学生校外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他们是最需要学校课后服务的群体,但却最没有条件享有这项服务。

三是安全责任厘清难、安全保障没着落。在调研过程中,被访学校负责人和教师对于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最担忧的便是安全问题。学校、学生、家长各方安全责任没有明确,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安全保障制度没有跟进,学生在校时间越延长,安全风险越大,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学校不仅劳时劳力,还要破财。安全问题没有解决,这个瓶颈不化解掉,即使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新政执行了,也难以为继,这一惠民好事很可能会落空。

四是在实施了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措施的优质小学,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也存在其他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相当部分学校开展了一两年又停滞了,缺乏持续力,原因有教师补助机制不完善、教师负担重、专业性不强、学生特长兴趣考虑不全、相关法规政策还不完备等因素。这些难题,导致弹性进、离校没有弹性可言,直接影响了课后服务质量的综合提升和实施效果。

三、建议

1.由教育厅牵头,联合各部委制定政策文件。并落实各部委责任,明确学校课后服务的合法性。根据实际情况,教育厅应尽早拿出可行工作方案,并联合其他相关部委包括省发改委、财政厅、公安厅、应急管理厅和人力資源社保厅等部门,统一制定出全省小学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相关政策法规。对课后服务的性质、经费来源、师资渠道、服务内容形式、责任安全管理等提供全省统一的政策保障。各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照省里相关政策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服务方案。尤其是对留守儿童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的小学校尽早制定出有针对性政策保障措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困境。

尽快明确小学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的合法性,不能让其处于灰色地带。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实行)》以下(简称《意见》)第 22 条的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相关政策法规时,应明确其委托监护的法律行为,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签订协议,达成合同,以“学生自愿、家长委托、学校统筹”的方式,由学校在特定的时间内代行照顾、管理的职责,暂行管理监护学生。

2.采取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捐助和家长缴助为辅的经费办法。首先,明确政府资助为主的经费办法,保障小学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得以开展和维续的基本资金。全省应尽快确定各地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纳入年度预算,资助经费标准为每名学生每天2—3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尤其是对于经济较落后地区的普通小学,尽早让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资助经费到位,保证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放学后的监管“空档期”不再空档。这也是众多学校持续开展服务的基本保障。

同时,探索社会捐助与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对口的专用资金捐助机制,重点帮助贫困学校积极拓宽资金渠道。财政支出有限,各地财政收入情况不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的开展。因此,建立社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十分必要。各地教育部门应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捐助与课后服务对口的专用资金捐助机制,重点帮助贫困学校积极拓宽资金渠道,让贫困学校与企业建立结对关系,得到企业或个人的捐助,让更多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务工子女,在这个空档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对于有条件的小学,可以家长自愿缴费形式,保证学校特色的课后活动持续开展、保证优良的师资力量。《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第五大点中指出“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但并不是不能收费。《教育法》第 25 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但是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是需要学校教师在课后继续付出多余的脑力和体力来完成的额外任务,这一劳动力的耗费与家长需求之间形成了一种等价交换,因此学校课后服务可以看作是一种有偿服务。这需要各地教育部门尽快制定统一标准,规定收取的服务费用用于支付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合法用途,使之不违背学校公益性的合法性,收费也具备合理性。

3.安全管理和保障措施要做好做实。因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在留校时间、师资队伍多元化、接送安全等方面存在特殊性,所以,涉及安全管理及保障这一点上,教育厅应首先会同公安厅、应急管理厅等部门联合出台全省政策文件,对责任安全方面提供全省统一的政策保障,并给出基本原则和方向性说明;当地公安和消防救援等部门应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共同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安全举措和保障方案,明确学校、学生和家长等各方的安全责任,制定学校、公安和消防救援等部门各自的安全职责,确定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校内课后服务安全问题应急预案,加强各部门处理事件的配合能力;各学校要加强对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安全卫生教育和安全检查,制定翔实的考勤、登记管理制度,消除学校场地、消防、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参加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的学生应交有意外伤害险等相关保险,让学生、学校都多一重安全保障。

4.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与监督机制。建议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考核评价委员会。成员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各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组成,由考核评价委员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评价内容、标准,评价内容应包括课后服务对学生心理素質、学习能力、人身安全等考核指标。评价标准宜根据各学校实际制定校本课程内容和服务任务。考核评价实施和运用应考虑学生、家长和社会等不同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和服务教师的总结经验,为未来工作提供参考;同时,当地物价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家长委员会依据教育收费标准和一般经营者行为对学校弹性进、离校(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共同开展监管,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成.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义务及责任承担[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3):34-40.

[2]许小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良学习习惯矫正策略的研究——以嘉定区X校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耿慧亭.德州市小学“四点半课堂”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体系安全保障离校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事业单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
凭证价值视角下的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基于“责任制”的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