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土地道德培养视野下的田园语文教学研究
2019-02-14储剑锋
储剑锋
【摘要】 土地道德教育,是人类渐进重视生态保护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文章研究充分挖掘并利用乡土资源,关注乡村儿童土地道德的养成与呵护,开展多样性的、具有乡土气息的、师生共同亲历的田园语文教学。这项研究具有跨界性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小学语文学科在土地伦理教育方面的融合研究。这项研究,以项目化田园语文教学之田园风光好、欣赏土地,田园诗文优、对话土地,田园劳作乐、亲近土地,田园韵律美、歌唱土地,田园食品香、感恩土地,田园往事多、品味土地等策略与途径来展开田园语文实践,进而探索出一条乡村兒童土地道德培养的蹊径。
【关键词】土地道德;乡村儿童土地道德;田园语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2018规划立项课题“基于乡村儿童土地道德培养的田园语文教学研究”(XC-c/2018/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关涉概念及意释,让研究明晰方向
土地道德是人们的行为在没有任何外界的压力和影响下,自觉自愿地让自己的观念符合土地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规范,且不断通过社会舆论和信念来调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意念。具体包括道德观、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等内容。迄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道德都不会超越这样一个前提。个人是一个由各个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土地道德知识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即土地。简言之,“土地道德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利奥波德从土地道德的角度来关注人类的命运,他指明人类如何才能长久生存下去,提醒人们注意大地的呼声:“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对阅尽人间的土地,人类应该从道德的层面予以敬畏。乡村儿童土地道德,是生活于乡村的儿童亲近泥土、阅读大地、热爱大地、敬畏大地的整体性认同的伦理道德。
田园语文,从内容方面看,是指以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的语文,具有乡土性、嬉乐性、诗意性。田园语文,是亲近田园、热爱田园、歌唱田园的语文。同时从方法层面看也指在尊重学生意愿和顺应其发展天性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和教育者提供和设计的,可供小学生有情有趣地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较丰富的环境中,进行感性及理性的自主体验和愉悦建构的语文学习,也就是富有积极意义的对语文学科课程适切“放养”的田园式语文学习。
乡村儿童土地道德培养视野下的田园语文教学研究,指充分挖掘并利用乡土资源,关注乡村儿童土地道德的养成与呵护,开展多样性的、具有乡土气息的、师生共同亲历的田园语文教学。这项研究具有跨界性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小学语文学科在土地伦理教育方面的融合研究。这项研究,以项目化田园语文教学之田园风光好、欣赏土地,田园诗文优、对话土地,田园劳作乐、亲近土地,田园韵律美、歌唱土地,田园食品香、感恩土地,田园往事多、品味土地等策略与途径来展开田园语文实践研究。
二、关涉背景及价值,让研究有了根基
1.生态教育研究及土地道德的提出
(1)生态教育研究现状与主要观点:刘经纬、吴春芳、刘振亚等学者,从道德活动的视角来界定生态道德教育,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 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目前的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对于农村土地伦理教育来说,有效的操作策略较少。
(2)土地道德的教育研究: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主要采用苇岸与刘亮程的乡村散文对学生作零星的土地道德教育。
2.田园语文的研究现状
相关研究有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官厅中学焦君红的“乡村田园里语文教学的春天——农村语文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宿迁市泗阳县实验小学蔡志坚的“读写田园里的缕缕阳光——中高年级语文‘1211读写双线提速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姜海超的“‘新田园式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朱国忠的田园嬉乐儿童诗研究。目前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田园资源的化用研究方面,没有特别关注乡村儿童土地道德的培养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结合综合性学习的开展,通过乡村生活体验研究来进行。
3.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探寻儿童土地道德养成背景下的田园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2)实践价值。①在亲近土地的过程中促进乡村儿童建立对土地的感情,培养土地道德。②为乡村儿童的土地道德培养和田园语文素养培养探索有效的操作路径与教学策略。③以田园语文为切入点发展儿童的全语言,更全面地培养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关涉内容及重点,让研究能够聚力
1.研究目标
(1)明晰“培养乡村儿童土地道德”的教学意蕴,在儿童教育学的层面上准确把握土地道德的本质内涵。
(2) 探求在田园语文领域,进行“土地道德”培养的有效途径、策略与模式,为对乡村儿童进行土地道德教育探索出最优化的实施路径。
2.研究内容
(1)乡村儿童土地道德培养的现状研究、田园语文教学的现状研究。
(2)乡村儿童土地道德培养的内涵与价值研究;①立德树人方面的内涵与价值;②有益身心方面的内涵与价值。
(3)“田园语文教学”的内涵、特质,以及与“乡村儿童土地道德培养”的关系研究。
(4)基于乡村儿童土地道德培养的田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板块一:打造亲土环境,培养爱乡情怀。①建造古小亲土馆,凸显土地道德教育实际特色。②开辟古小亲土园,确定土地道德教育实践基地。③创设古小亲土节,设置土地道德教育实施载体。
板块二:构建亲土课堂,享受诗意浸润。①土地德育:小农俗、小种养、小寻访、小课题、小公益。依托每周的少先队活动课、劳动与技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社团活动,与学生分享劳动、生活的常识,传授农耕的知识与技能,切实开展“五小”教育。②项目化田园语文教学。田园风光好,让学生欣赏土地——田园掠影,开展最美乡村拍摄活动,给作品取名,并做成板子展示;开发、学习田园四季主题读本(散文类),观察欣赏田园四季美景,学习表达。田园诗文优,让学生对话土地——专题学习诗经、唐诗宋词中的农家田园诗,进行中外田园诗的比较等;学作田园诗、田园文。田园劳作乐,亲近土地——让学生亲身感受田园劳作乐趣(学插秧、拾麦穗、摘秋果等)。田园韵律美,歌唱土地——让学生听劳动号子,学唱插秧歌、收获歌等,学习歌词;夜晚聆听田园虫鸣;收种时节,倾听机器的轰鸣声和人们的忙碌声、欢笑声。田园食品香,感恩土地——让学生品尝农家和自己种植的田园食品。田园往事多,品味土地——让学生学习萧红《祖父的园子》等相关文章;搜集整理家乡典型的往事、名人的乡愁故事,进行田园文章的创作。
板块三:开发亲土课程,创生教育资源。我们的亲土课程的开发“以儿童为中心”,聚焦“蕴含丰富情感、蕴藏潜能的儿童”。以儿童生活为出发点,以儿童的兴趣为立足点,在实践研究中逐渐形成了昵土文化课程、昵土活动课程、昵土技能课程三大课程体系。文化课程有《田园美景》《田园美文》《田园美耕》《田园美音》《田园美味》《田园美事》等。
板块四:创生亲土评价,引领儿童发展。 在土地德育的探索实践中,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生年龄特点,构建了以等级评价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评价体系,建立了由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多主体评价机制,为每个儿童树立自信、开发潜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每一次活动中的各种资料、照片、作品、证书、评语等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一收纳进个人成长档案袋,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体验、一段评价,更是一份成长的纪念。
(5)基于乡村儿童土地道德培养的田园语文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6)基于乡村儿童土地道德培养的田园语文教学典型案例研究:①双向匹配教学案例研究;②乡村实景教学案例研究;③乡村生活体验案例研究。
3.研究重点
基于乡村儿童土地道德培养的田园语文的案例研究和策略研究。
四、关涉研究成果及展望,让研究更有潜力
1.主要观点
當前农村小学的学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末代村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放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既为中国的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乡村儿童的土地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我们的乡村儿童土地道德培养和发展应该包括以下四个内容:(1)乡村儿童亲近乡村自然,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2)土地道德是乡村儿童道德发育的核心素养之一;(3)乡村儿童的真正课堂在窗外,在田园;(4)培养乡村儿童的土地道德,最有效的方式是田园阅读与田园嬉乐。
2.可能的创新之处
融入项目化学习新理念,实行田园现场教学,突破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时空限制,采用田园化策略来培养乡村儿童的土地道德,编辑适合乡村儿童阅读的土地道德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