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2019-02-14朱红庆
朱红庆
【摘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优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现状;优化策略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发展的当下,教育事业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虽进行了新的尝试,然而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广大教师要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体系上进行创新,对整体教学结构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现状探究
(一)角色转换问题
在现阶段的物理教学之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引导者。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之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所引起的依赖性,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存在一定的阻碍,无法真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二)课堂管理问题
高效的课堂管理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的关键。然而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无法有效掌握整体课堂节奏,导致实验课堂缺乏秩序性、规范性,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了实践探究能力的提高[1]。
(三)学习有效性问题
协作学习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在协作探究实验课程学习中,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接受程度不高,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存在滞后性,导致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实验情景之中,缺乏学习的有效性。
(四)形式主义泛滥
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形式主义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虽然教师很努力地进行了指导,但是学生的成绩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在追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期望过高,导致探究教学内涵缺失,忽略了实验教学的过程体验。
(五)资源缺失问题
探究实验教学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然而在很多初中学校中,物理实验室有限,开放程度远远不够,在实验器材、软件设施上也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在实验室中,由于管理缺失,导致实验器材损坏,没有及时修复,无法真正给予学生探究与实验的保障。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一)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
在现阶段的教学改革中,探究式教学应满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之中,总结原有的教学经验,并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微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均是由此发展而来,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教师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之中要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实践证明,学生被动听课,其所获得的知识在十天之后只能保留5%左右,而以探究式的方法进行学习,十天之后其知识可以保留50%左右。教师在汲取其他教学模式经验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角色转换问题、协作探究学习效率问题,避免出现严重的形式主义。
现阶段的实验教学中存在明显的固化现象,导致学生无法充分融入探究实验之中。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跨越式发展。例如在“电流”的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准备好电池、电线、灯泡等实验器材,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针对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教师可借助其他先进的教学模式,坚持系统化的实验教学,顺利完成师生之间的角色转化,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平台[2]。
(二)创新实验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对教学行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教师要发挥先进理念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指导作用,体现先进教学理念在物理实验课程中的价值。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新型的教学理念在贯彻的过程中出现形式主义问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校需要重视对探究式教学理念的灌输,并将其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标准之一。教师要对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借鉴、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理念创新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渐融入具体的教学之中,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对传统模式中先进的教学方法予以保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式实验,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进行整合,先解释电磁现象,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自身的理解开展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所以,教师要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落实先进理念,实现对整体教学效果的科学优化[3]。
(三)改善探究实验教学环境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进行优化,并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然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经常存在一系列问题,所以学校必须改善探究实验教学环境,定期开展教學研讨会,深化教师对新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校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形成以班级为核心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在实验室中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实验器具。当学生对某些问题不懂,想要进行实验探究时,实验室应对学生进行开放,积极配合学生的探究。学校可以为学生配置现代化的电子实验器具,使学生能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与探究兴趣。完善基础设施是保障实验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此外,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向学生灌输一些实验理念,并制定实验室使用制度,要求学生按照规定应用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探究环境是保障整体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关键要素。
(四)强化实验课堂管理
实验课堂管理是保障探究式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也是规范教学行为,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在实验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可设置一些情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课堂探究热情。例如在“光的折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对学生的创意进行肯定,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赞赏。
另外,教师在实验课堂中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在“融化”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要求学生总结生活中的融化现象,并要求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进行融化实验,观察融化现象。教师在实验课堂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问题的难度要适中,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
最后,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制定全面的实验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在教学改革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启发者与倾听者,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代替学生进行实验,而是要坚持适度原则,恰当地介入其中,发挥指导性作用。例如在水沸腾实验中,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时便不会再升高,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对不同液体的沸点进行思考,了解其原理。在实验探究课堂中,教师要实现对课堂的高效管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对学生的探究行为进行引导,进而实现整体教学效果的优化[4]。
(五)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评价体系是完善整体教学方法,实现整体教学优化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要制定全面的期末考核标准,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另外,教师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找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整体教学效果进行优化,对教学模式、教学结构等进行创新,有效解决当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物理实验知识,要求学生在平台中对教学效果、教学模式等进行评价,提出相关意见,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中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等进行优化,消除教学中的弊端,重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也要重视对教学理论的完善,发挥理论教学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对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樊芸.基于顶层设计思维导图的初中物理课外作业有效设置[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1-3.
[2]李婷婷,王晶莹,李西营.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課程教学研究,2018(04):52-57.
[3]李豆豆,蔡旻君,芦萍萍,等.影子教学:将教师解放出来——微课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叙事研究[J].数字教育,2016,2(05):73-79.
[4]刚正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