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中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途径探讨
2019-02-14江卉
江卉
摘 要:农村因为教学条件比不上城市,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等都有着很大的差距,而想要追上城市学生的学习进度,就必须加强课堂高效建设,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探索、讨论、交流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而教师则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而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已然是农村教师的首要难题。
关键词:高效课堂;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
一、“学困生”的形成分析
1.基本知识储备欠缺
教育是衔接的,一环扣一环,很多学生在基础的小学阶段语文就存在很多问题,基础不牢固,到小学之后更加难以跟上教师的脚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育考核。现在的基础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不管学生学习如何,学习知识储备多寡,但是小学升小学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进入的,所以这就造成很多学生的懒惰心理,特别是语文课,这是一门需要学生进行思考的课程,很多学生偷懒,不愿意思考,造成语文成绩跟不上,知识点掌握不清,为小学的学习打下了不良的基础,而且由于底子薄弱,所以在面对新知识时更加难以掌握,会出现一定的退缩心理,做题目也会粗心大意,缺乏耐心。
2.学习的主动性较弱
农村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就是因为自身知识基础薄弱,而且缺乏上进心,对于学习又不感兴趣,很多时候学习都是处于被动状态,不愿意独立思考。语文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多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适当地将一些困难复杂的问题简易化,将一个难的问题分解成许多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学习不再太过吃力,而且要能够给予一定的自我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自信的缺失
不存在笨学生,很多时候只是学生缺乏自信心和勇气,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不愿意自己主动解决问题,也不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学习需要动力也需要信心。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要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多注意课堂预习,课后温习,养成爱问、爱解答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涌起学习的热情,找回学习的信心。
4.缺少重视和关爱
很多家长管理很宽松,教育方式也不科学,所以学生想要引起教师或者是家长的关注,就会采取一些调皮的手段,其实本质就是为了博得教师注意,所以教师面对这种情况要加以引导,对于学生的关注心理要予以满足,时不时可以将学生叫到办公室,让学生知晓自己对学生的关注,让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让学生迷途知法,更加喜欢学习的感觉和学到知识的满足感,教师在惩戒学生犯错误时,出发点应该是帮助学生找到错误,而不是一味地打击学生积极性。
二、转化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策略
1.培养学习语文的興趣
语文相较于语文英语等有阅读的学科来说,更加枯燥无味,语文学习不仅需要坚持和努力,更需要喜欢语文,对语文学习抱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于语文学习有着抵触心理,那么学生是很难学好语文的,所以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让学生在合作、欢乐中完成语文学业。
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小学语文是基础,很多学生升到小学后明显不适应,就是因为知识点难度加大,而农村学校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所以很多学生难免出现了抵触和退缩的情绪,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多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平时也要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例如爬山、游泳等,如此,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有了这些良好的品德,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3.创新开放型课堂
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进入农村学校课堂,这让新课改目标的完成不再是镜花水月。农村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些新媒体技术,将之运用到教学生活中,营造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氛围,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让学生习惯于高科技信息课堂。新媒体技术是生动有趣的,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让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加快学习学习进度,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教师要多努力,让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4.学校和家庭要相互配合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交流和沟通变得非常简单便捷,所以家庭和学校方面要多进行沟通,互相告知学生的最新状态,学生的情感情绪变化等,在遇到困难时,齐心合力,力求更好、更快地解决学生的麻烦,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两方交流会让学生的生活全方位地展示在大家面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结语
农村学困生的未来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国家社会方面要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学校教师则要多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兴趣,投其所好地进行教学;最后还要家庭多加关注,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状态,加以开导,三者齐肩并进,共同为学生的未来努力。
参考文献:
[1]樊孝望.浅谈农村初级中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J].都市家教,2016(11):169.
[2]侯元生.如何转化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75.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