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思维:让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

2019-02-14钟烨桦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堂实践核心素养

钟烨桦

摘 要:核心素养提出以来,让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中是一线教师的工作重点。语文核心素养有四个维度,让四个维度在课堂中齐头并进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在四个维度中找到一个支点来撬动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发现思维这个维度是一个非常好的链接,它既可以链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又可以拓展学生的审美与文化传承。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聚焦思维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会思维;课堂实践;核心素养

一、本班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教師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问题,如何让语文核心素养在日常的课堂上得到落实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班语文课堂的现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优生独白,缺乏对话共识

笔者发现在自己的课堂中,更多的是老师的一种独白或者是优等生的一种课堂独白,很少有生生的对话或者说是师生的对话。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形成一种老师的见解或者是优等生的见解,来代替其他学生的见解。大部分学生的回答并没有很积极。

2.教师“越俎代庖”,缺乏学生协作

虽然在公开课中,教师常常设计合作学习或者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环节,但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基本都由教师抛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或教师直接给出结论,很少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展开讨论,互相协作,得出结论。学生习惯于接受知识,而不习惯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习惯于讲授,而不习惯去聆听每个学生的声音。

3.教师心怀“答案”,忽视学生想法

教师在课堂中会提出问题,而在教师心中每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答案,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以书本内容为权威,以教师为权威,以“正确答案”为权威,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导致学生批判意识和能力低下。

二、实践真实朴素的思维课堂

那么如何实践真实朴素的思维课堂:

1.采用互学共学,唤起思维兴奋点

思维课堂中会引发学生真实的冲突,这个冲突不是教师设计出来的冲突,而是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与他原有的经验所发生的冲突,这才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而在课堂中,采用互学共学,让学生行走在协作的路上,在体验积累中不断完善提高,唤起自我思维的兴奋点。

【案例一】《我想养的小动物》教学实录片段

【现场】

师:老师刚才看到有位小朋友的小狗写得非常可爱,想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小朋友笔下的小狗。我们请×××小朋友上来为我们读一下。

(生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小朋友拿出评价纸)

师:我们一起来帮×××小朋友评一评他的小狗写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评价标准。“我能做到开头空两格,标点占一格,书写端正。”有吗?

生:有。

师:老师奖励他一颗五角星。“我能把小动物的外形和活动写得很清楚。”有吗?

生:有。两只眼睛像黑宝石。

师:老师再给她加一颗星。“我能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把小动物写有趣。”这条有吗?

师:很棒,这位同学三条都做到了,得到了三颗星。接下来小朋友按着评价标准给自己评一评。评完的小朋友可以读一读自己的文章。

师:因为时间的关系,小朋友们可以在课后修改自己的文章。你把文章修改得棒,就可以把文章拿给爸爸、妈妈看,说不定他们就会实现你的愿望了。

【评析】这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写话训练,教师选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写话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朗读。随后其他同学提出评价意见。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既有对亮点的肯定,又有对不足的修改建议,形成互动性评价,在随后的自评中,可以让学生主动阅读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写话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对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大有帮助。

2.引入可视化工具,搭建思维支撑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我们的课堂引入可视化工具,为思维搭建支撑点,让学习从知识层走向思维层。

【案例二】六年级下册《第一次》这一篇现场习作课中,按照以往教师总是先讲一讲写的注意事项,然后大家再去修改自己的文章,基本环节大同小异。不过这一次教师一改以往“你要怎么写”的唐僧式讲授,而是根据学情巧妙地用思维导图式,在信息化环境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选材,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来自主选择内容和进程,教师仅仅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个别帮助。缺少题材的学生,需要有一场头脑风暴,所以他们选择先看如何用思维导图式来寻找材料;确定题材的学生,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布局谋篇,所以他们看结构分析式;而最先完成草稿撰写的孩子,他们更迫切有一个范文比较,这样可以衡量自己的分值。所以每一个学生所站的出发点不同,就可以选择自己的进程来学习。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度,这就为每一个孩子营造了适合他们“学”的安全空间。

【评析】借助可视化的工具,除了可以利用图示外显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思维过程的有序整理,并且可视化工具有个支架,是学生思维的支撑点,帮助学生从不会表达到会表达。最后,可视化工具可以起比较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更深层次,为今后的批判性思维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3.展开问题化学习,设计思维抛锚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启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思维和创造活动的前提。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化学习是核心的内容。在思维课堂中,我们需要设计一些大概念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体验。

【案例三】在教学人教版四下《普罗米修斯》的过程中,教师进行了以下的问题化情境设计:合作讨论“选择一个最能体现普罗米修斯承受的巨大痛苦的词语,并说明理由”。这是一个最具思维挑战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聚焦式思维的问题。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画了好几个词语,而当要选择一个最能体现普罗米修斯痛苦的词语时,几经周折,学生选择了“日夜遭受”“永远没有尽头”。活着比死了还要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是没有尽头的。这樣的课堂让学生深刻地感受普罗米修斯的痛苦,学生的思维层次进一步提高。

【评析】在设计思维抛锚点的时候,如何展开有效的问题化情境是关键所在。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巧妙地选择了教学策略来组织本次学习。此外,在交流结束以后,学习成果呈现也是非常及时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了思维由浅入深的规律,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来推进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思维的抛锚点,关注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领,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

4.建立个人连接,促发思维生长点

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总发生在矛盾交汇点上,此时学生的思维冲突碰撞,一旦有所突破,必然会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可以说,若学生建立了个人的连接,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就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浪,就能扬起学生思维的风帆,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的航船也就驶向了大海。

【案例四】在《妈妈的账单》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环节一:以“出示生活中的账单”为导入,引导学生链接自己的生活实际,体现不同层级的思维点。环节二:出示两份账单,学生比较妈妈的账单和小彼得的账单有什么不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画出两份账单的不同之处,并且把不同之处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写在括号中。教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调查和反馈,整理成表格。

【评析】在思维课堂中,就是要让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交流。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建立个人的思维键接,并且通过交流,促发新的思维生长点。课堂教学中找到切入点引领学生向学习的纵深处探究。语文课堂中,对文本的解读与常态思维发生冲突,往往能掀起阅读教学的高潮,冲突双方各抒己见,僵持不下;师生、生生对话层层推进,精彩纷呈。学生参与面越来越广,文本解读也将越来越深入,进而促发学生的思维生长点。

三、现阶段取得的成效及反思

1.关注交流过程,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思维课堂中,教师非常注重交流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多方面参与讨论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及时捕捉讨论过程中学生动态生成的回答,了解技巧,揣摩语言运用的承载。在课堂设计中,注重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保持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2.鼓励个性创造,增强了思维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各人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也各有不同,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就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反应,形成不同的体验。因此在思维课堂中,教师注重鼓励学生的个性创造,此时学生的思维碰撞,一旦有所突破,必然会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链接其他维度,提升了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总发生在矛盾交汇点上,此时学生的思维冲突碰撞,一旦有所突破,必然会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此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于是思维链接了语言的运用与建构。在思维课堂中,教师常常设计拓展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受到美的体验和文化的魅力,可以说思维课堂也链接了审美和文化的传承。课堂中学会思维,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语文课程正在向素养立意的目标转变,思维能力作为一种内显功能,更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为目标,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核心素养,开创有生命、有活力、更激情的生成课堂,教师需要精心组织、巧妙设计,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让学生学会思维,让语文核心素养在日常课堂中生根发芽,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吴忠豪.从教课文到教语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谷力.学习力: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J].上海教育科研,2009(7).

[4]吴也显,刁培萼.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课堂实践核心素养
在《物流专业英语》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的体会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