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
2019-02-14张雪
张雪
摘 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采用情境问题创设的方式,坚持做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保证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实际相符合;利用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保证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学习体验这几个关键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问题反思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如果能够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类比,将学生的生活实际转换成实际的数学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在潜意识中能够转化成数学问题的生活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帮助学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启发他们对生活问题进行合理的数学化解释和应用,获得更高度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开展“猜一猜”的游戏活动。首先运用多媒体将事先准备的图片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将一个图形的部分挡住,然后让学生猜测这个图形的名字。学生会回答教师:“可能是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师这时可以紧接着再问学生“不会是什么图形呢?为什么呢?”学生会说:“不会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因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而图形中没有直角。”这时教师再将另一张幻灯片放映出来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图形,一定不是什么图形,原因是什么。有些学生会说是梯形,有些学生会说是平行四边形,这时就会出现争议。教师这时顺势就可以提问:“为什么不能够肯定究竟是哪一种图形呢?是因为这两种图形有共同的特征,有着什么样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呢?”然后引导学生将手中的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和深入的研究。在这个“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对图形特征的经验,可以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经验将图形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把幻灯片中没有盖住的图形和平面图形进行一个比较。例如在学生只看到一个角时,学生就会想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再根据其他的图形特征来确定这个图形究竟是什么。
二、保证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实际相符合
在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生活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应该全面考虑创设的情境内容是否和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充分的联系,是否有教学的意义和学生思考的价值,不能够出现为了构造生活情境而去特意创设生活情境的错误思想和做法。除此之外,教師在进行情境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并且在课堂内容和生活结合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数学实例自主思考问题。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可乐瓶、板擦、蝴蝶标本等几组图片来询问学生这几组图片有什么共同之处,同时发给学生不同窗花的剪纸,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引导他们对自己手中的窗花进行对折,发现这些图形对折之后都能够重合在一起,但又发现如果不是沿着中心直线进行对折,两侧的图形是无法重合的。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归纳总结出来:“如果一个图形再沿着一条直线进行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紧接着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再次列举还有哪些生活中的图形是轴对称的。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彩色的卡纸,让学生自由发挥,不管是折纸还是剪纸,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来进一步感悟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这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联系到自己生活实际的做法,能够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能够让课堂变得高效。
三、利用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一门学科都和生活是分不开的,数学也不例外。数学这一门学科也是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原型,数学在生活中是可以让学生听到、见到和感受到的。不仅如此,数学知识也可以从其他学科中学习到的知识迁移过来,可以是从思维知识面中获取的。教师如果要从情境中创设数学问题,那么创设的问题必须是基于学生数学现实的,但基于数学现实生活还不够,还要在此基础之上添加高度,这样的问题创设才能够最大化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寻找新学知识的突破点,学会将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迁移。
例如,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因为有些学生没有听过“体积”这个概念,有些学生听过在心中也并无其具体概念。因此,教师会采用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来为学生引入“体积”的概念。教师这时拿起板擦和粉笔,问学生“这两个物体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就会纷纷回答教师:“粉笔小,板擦大。”教师在这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夸奖,紧接着问学生:“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存在大小的呢?”这时教师就开始导入新的课程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是有大小之分的,平时我们喝水的水杯也有自己的大小,水桶也有大小,总的来说这些就叫做容器,那么容器所能容纳的空间也有大小之分。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体积和容积。”但是这样做教师在课下和学生交流中会发现,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会引起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积极性,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发现和探索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住新知识的设计思路。例如,以故事为线索引出新知识:“大家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听呢?”在学生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放进石头之后水面会上升的演示实验,然后问学生:“是什么让水面上升的呢?是老师添加进去水了吗?”学生会回答:“不是。”教师会接着问:“那是什么让水面上升的呢?”学生会说:“石头放进了水里,占据了水的空间。”教师在此回答上进行引导:“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空间,这就叫做物体的体积,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体积和容积吧。”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和学生熟知的故事为教学背景,让学生感觉到真实有趣,让枯燥的概念变得更加形象。
四、保证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标之一就是能够强化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在教师给出的问题情境中获得所能提取到的数学问题,然后根据自己思维逻辑的理解,推斷出最终问题的答案。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数学问题,实行“少教学多让学生学习”的情境理念。认清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扮演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辅导者,并不能完全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应当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处理情境问题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行车车轮是什么样的,车轮的轴是装在哪里的。如果教师怕有些学生可能回忆不到,那就在课堂中带一个自行车的模型给学生进行展示,帮助他们回忆。通过观察会发现自行车车轮的轴是装在圆心上的,由此来提问学生这是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经验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带领他们上讲台去模拟平时骑自行车的动作,学生通过真正的实际表演就可以思考出:“圆心到圆周的每个距离都是相等的,即圆的半径都相等。”虽然是总结出了圆形的基本特征,但学生对于半径和直径还是不能够扎实地掌握。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基础概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几组不同的半径数据,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联想出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最接近这些半径数据的。在十八厘米的范围内,学生会猜测出餐饮食品中的比萨和餐具盘子等物品;在四十五米的半径范围内,学生会猜测出塑胶跑道和花坛等实际事物。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思考,找出自己在平时积累的知识与如今的数学知识相结合,会让学生的思维一个更高的维度。
五、提升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学习体验
小学生的好奇心相对较强,在这个年龄段就会出现注意力不持久的现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给学生提出有关情境的问题应当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在小学生思考并解答的过程中获得一种非常良好的学习体验感,比如愉悦感和认同感,或者是在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印象再一次被加深。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情境的问题创设时应当充分考虑好内容的趣味性,抓住学生愿意学习数学知识的“目光”,保证小学生都能够融入数学情境中来,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情境的效率,以此能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还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促进教师与同学之间共同合作的融入感。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提前准备好装有10~100粒黄豆的纸袋放在每个学生的桌子上,然后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数数的比赛,数的物体就是黄豆。数数的步骤是先将袋子中的黄豆摆好在桌子上放置整齐,这样有助于老师帮助你检验数的正确与否。学生就会觉得这节课非常有趣,并且接触到的还是生活中常见的黄豆,就会集中精力融入数数游戏中来。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就会在以“十”为单位将黄豆摆放在一起,这时老师只要数一数这些黄豆有几组就可以了,因此学生就会发现数学老师可以很快地将他们的黄豆说出有多少粒。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关键时刻引出这些学生以“十”为单位的摆法,然后引出“十”的概念,将学生主动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如何快速数黄豆这一情境中来,跟随教师的步伐认识到了两位数的奇妙之处。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张鹏.小学数学德育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6(2):3-1.
[2]黄旗云.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方式的意义与策略[J].数学教育,2015(1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