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9-02-14王晴晴
王晴晴
摘 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同等重要。我国德育的主要教育方式不仅依靠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还体现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作为新兴的教学活动,较其他学科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而面对网络中的便捷和诱惑,更加有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观。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德育,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学
德育注重的是思想品德的教育,这不光体现在一个学生的思想感情层面,更多的还要考虑其德育行为。我国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上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更是从小学阶段就重视学生德育。所以当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德育渗透。以此通过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并在长久的渗透中固化为德育行为。下面就对如何实施德育进行具体阐述。
一、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网络面世以来备受争议。人们总是以“双刃剑”相称,在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明确它可能带来的危害。网络所改变人类的,不仅仅是观念,还有日常生活。网络因为其兼容性广受人们喜爱,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兼容导致许多不法之徒乘虚而入。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但是山寨、盗版仍层出不穷。随之相伴而生的便是一些未经筛选的信息流入,这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明明学生是想通过网络查阅学习资料,结果在搜索的过程中弹跳出很多游戏链接,让自制力并不是很强的小学生难逃诱惑。由此可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外,还要注意德育养成。
例如,在“收集和共享信息”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本课是主题活动课,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浏览器,学会搜索和下载信息,并且学习初步整理、分析和共享信息。在情感态度方面,重点考虑让学生根据搜集到的信息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学生的德育渗透得以彰显。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阿凡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维吾尔族的兴趣,继而指导学生去搜索相关信息在班级里共享。这里要注意的是,维吾尔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也同样是我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有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在收集和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关于伊斯兰教的信仰问题,让他们懂得民族尊重,促进民族团结,这也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在教学中有意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再高的德育认识倘若不能付诸实践也只是空谈。因此,教育不单单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培养,还要关注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多时候,学生明明在认识中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但是在实际的行为举止中却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这和未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直接相关。那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以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还需要教师在一点一滴中不断积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朝着良善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学习“美化图形”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本课是在学习了“画图”和“奇奕画王”之后主要利用“美圖秀秀”图形处理软件对自己的图画进行美化。首先要明确的是,运用该软件自身就是对审美的一种要求,这和我们的德育不谋而合。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日积月累的知识累积,其相应的审美能力和德育水平也会与日俱增,这也是一种外部学习的具体性行为内化。尤其是学生在运用软件处理图片、美化图片的过程中,要将这种课堂教学行为拓展至日常生活中,即让学生有意识地对图片进行美化,认可并鼓励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并且可以阶段性验收成果,正面评价关于审美和操作两个方面的进步。只有这样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让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才更有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通过教学内化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德育成果的高级表现形式。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在实施中多采用榜样法和陶冶法,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道德意识的内化和认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因为学生经常会面对选择,相应地需要挑战。这种挑战更侧重于道德层面的思索,即与道德同步或者与其相悖。教师要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就要清楚德育发生的途径和过程,学以致用才能收获实效。
例如在学习“玩转微信交流”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通过教学内化学生的道德品质。本课重点教会学生运用微信软件进行交友,能够通过文字、图片等内容进行交流。在教学准备方面,要让学生先注册好自己的微信账号,能够将其和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相连,以方便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主动添加好友,这本身就隐含在交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设置相应的同意请求,即并不是随便交友,而应该有互相选择的过程。继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修改备注的便捷性,指导学生修改备注名称。这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的方法不仅体现在添加好友方面,更表现在管理好自己的朋友圈方面。当前的微信朋友圈有很多可选择的屏蔽功能,从根本上要引导学生大方交友,即更加真诚地面对微信好友,不应有过多的差别。须知微信朋友圈既是一个私人的空间,又是一个交流的平台。经过这样反复影响,学生能够较好地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内化成道德品质。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从来都不能放任自由,而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让学生实现全面正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甜甜.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J].中小学电教,2013(Z2).
[2]刘源峰.小学信息技术情景课堂创设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14).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