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数学走进课堂

2019-02-14高珊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价值小学数学

高珊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数学教学带来新契机,并且使其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新教材展现给学生的不再是一堆毫无生气的数字,不再是繁琐无味的计算,而是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建构,让学生学中用,用中学。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好教材,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唤醒学生学以致用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价值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数学教学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的自由的乐园。

一、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数感

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小学生由于缺乏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经验,往往感到数学抽象,学起来很枯燥。因此,数学教学要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感受到数学问题来自生活,从而消除枯燥感,以积极、愉悦的心态投入学习。

比如,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體积等问题都不易理解,为此,利用学生常玩的“装沙子游戏”来帮助理解。把一个杯子装满沙子,倒出来,放进一块木块,再把原来的沙装回去,会发现原来的沙装不下了,这时提问学生:“这是为什么?”从而知道是木块占据了空间,进而举出火柴盒、粉笔盒、课桌等一些物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从而引入体积的概念,不但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使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此外,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涉及许多数学概念,如:周长、表面积以及元、角、分、克、千克等单位,这足以说明数学知识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生活素材,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

二、创设生活情境,理解巩固新知

学生在学完新知后,必须进行反复练习,才能使新知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习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而且使教学变得富有情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学习“行程问题”后,由于出现了“两地、同时、相向(相对)、相背、相遇”等概念,安排这样一个教学活动: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按行程问题中的情节表演,并口头编应用题,再解答。表演时,两位同学站在不同的两个地方(两地),喊“预备走”,一齐面对面走向对方(同时相向),经过几分钟后,他们碰到了一起(相遇了),继续向前走(相背)……经过亲身练习、体会,同学们对这些概念有了实实在在的理解。

又如在学习“数的分解与组成”后,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单从数的分解与组成的知识方面来进行练习,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习题的内容应选择有生活味的、学生熟悉的情景,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你当小老师,我来猜”的猜数游戏中,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了。紧接着进行“头饰表演”找朋友练习,最后设计买商品“如何付钱”等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提炼生活经验,在创造中学数学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联系实际讲数学,可以使学生善用生活经验,在创造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在“克和千克”一课中,感受1克和1千克是本课的重点,并且比较抽象,学生不宜理解,因此克与千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为使学生深刻理解克与千克的质量概念,课前让学生大量收集、调查各种不同质量的物品;课中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方式不仅使他们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并在反复掂、比较的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体验、感受1克和1千克大约有多重;课后再次回归生活,寻找生活中有关不同质量的物品,感受克和千克的实际质量,同时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四、运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对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求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基础上,让学生有充分的探索活动机会,真正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在新教材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建构,让学生学中用、用中学。如:选择学生经常学习活动的场所——教室,问:“教室里都有哪些物体?”让学生观察后“这些物体可以比什么,怎样比?”不仅理解了长短、高矮、多少、轻重的含义,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观念;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可以怎样整理?是按什么来整理的?”在活动中,认识了分类的意义,初步学习分类的思想和方法。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题材,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奔向生活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

总之,生活中处处蕴含数学,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激励学生勇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善于运用数学理念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让数学更好地服务生活。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生活化价值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