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策略
2019-02-14李侠
李侠
摘 要:自古就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故事,这些都体现了在做学问中“读”书的重要性。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也重视“朗读”的教学方式。因为“朗读”不仅仅是依靠嘴,还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甚至有些低年级的学生还需要用手指着读。毫无疑问,“朗读”带动了全身的多种感官,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有效。那么,如何科学地运用这种“朗读”策略来指导教学,就是重点要谈论的内容。
关键词:“朗读”策略;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严格意义上来说,“朗读”不同于普通的读,甚至于很多早读课上学生的读书行为都算不上“朗读”。“朗读”,应该是声音响亮、吐词清楚地读,而这种读能够达到通过语气将文字转变成了情感的效果。纵观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基本每节课都在读,读的时间很长,读的形式很多,却存在着诸多情况下学生读书没有感情,甚至有些学生“唱书”“拖音”,根本无法达到“朗读”的真正要求。因此,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分析“朗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便提高教学实效。
一、好的情境让“朗读”更有情感
如果只是想要吃饭,那么我们可能会在家里做饭吃,或者是在附近的小饭馆随便吃点。但如果追求的是吃得精、吃得舒服,可能就会考虑高档点的餐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和吃饭是一个道理。而“朗读”对于情境的要求,就如同是要选择的高档餐厅,因为这会让朗读者感到心情愉悦,从而激发学习动机。这就相当于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给他们加上了背景音乐,那么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就会读得比较认真,而作为“旁听者”的其他学生,也因为不想打破这优雅的环境而更专注地“倾听”。所以说舒适的情境能够增加学生的专注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朗读”得更有感情。例如在《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里,就可以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生情感。《庐山的云雾》可以说整篇课文都是一个大写的“美”。高峰美、瀑布美、溪流美、云雾更美,在这样美的意境里,任何的教学技巧好像都对学生的阅读不起作用,那么,就需要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好似身临其境,与美为舞,被美包围。耳边萦绕着的是“高山流水”,眼前浮现着的是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云雾,在这样的情境里,读着课文,视线不得不被庐山的美所吸引,自然也就能够读出庐山云雾为何“真令人流连忘返”,读出作者对庐山云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朗读”要能够体现学生个性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動辄数十人的班级,学生的性格更是多种多样。从孔子开始就提倡应该“因材施教”,在当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更要体现这种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无疑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而“朗读”策略又恰恰能够促进这种发展。有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都知道,其实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是有较强的“朗读”期待的,这表现在倘若他们听朗读录音,听着听着就会不由自主小声跟着读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个性也蕴含其中,但是可能出于多种情况的考虑,有些学生怯于表达。他们可能是害怕读得不够准确,又或者担心读得太过夸张,因而让他们只敢“蠢蠢欲动”,却不敢“付诸行动”。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做到正确而积极的指引。例如在执教《哪吒闹海》这一课时,教师就致力于体现学生的个性。文章里的小哪吒是个小英雄,而作为“称霸一方”“兴风作浪”的龙王父子,它所代表的就是另外一种形象了。那么,当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就要实际去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以此作为支撑让他们“朗读”出自己的个性。就像是在三太子质问哪吒“该当何罪”的时候,让平时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来读也许更有气势。而对于小哪吒的机灵,可以引导平日里同样活泼机灵的学生来“朗读”,就像是自己的本色演出一样。运用这样的“朗读”策略不仅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让他们把“朗读”和生活相关联,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把“朗读”技巧内化成一种习惯
任何练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形成一种定式。学生坚持每天认真书写,是为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样的,学生反复地对文本进行“朗读”练习,也是为了养成好的“朗读”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很多事情就顺理成章地能够发生。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朗读”策略上更加入情入理,教师一般会教授一些“朗读”技巧。例如对于长难句子,教师会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断句,以能够读准句子的结构,读出潜藏着的感情。又比如为了读出文本的抑扬顿挫,教师会教学生找出“动词”,标注上着重号,以提示这里需要重读。“朗读”的技巧不胜枚举,但再多技巧都是为了“没有技巧”。例如在《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里,就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内化的“朗读”习惯。这篇课文的开头第二句话就给学生带来了“朗读”上的触动,先是“暴雨”两字,已经让学生感受到了下雨之大,又来了“大暴雨”三个字,对已经有一定“朗读”基础的学生来说,这种重复的表述已经不用再赘述用了什么技巧,而是在内化成的“朗读”习惯中,会不由自主提高音量,紧接着是“一场接着一场”,更是让学生读出大暴雨的绵绵不休。而下面连着的荆江、武汉、九江三地的告急,学生情不自禁就读出了那种紧迫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朗读”状态已经不再只是局限在“朗读”,而是通过长期的“朗读”策略训练内化成了一种习惯,从而更加方便把握情感。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持之以恒地使用“朗读”策略,唯有此才能让学生的朗读更加有感情、有个性,直至内化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陆玉龙.例说朗读教学优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8).
[2]徐艳.语文朗读教学方略谈[J].文学教育(上),2019(3).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