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问题反思与策略优化
2019-02-14武东海明应安赵云雷孙国栋
武东海,明应安,赵云雷,孙国栋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275
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进而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需对全国各级各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客观、科学评价,因此,教育部于2014年7月正式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但该“标准”实施几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并无明显改善,且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顶层设计初衷未能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种种症结未得以解决,具体表现为缺乏对测试全过程的监管,体质健康测试前、中、后的工作框架不明晰,影响到测试工作的整体质量与公信力。痛定思痛,尽早发现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隐忧并提出因应之策,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与规范化能力,也必须是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的题中之义。
1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问题与隐忧
1.1 测试前准备不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院校在测试前准备方面存在宣传不够、信息不对称、部门间沟通协调不顺畅、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以上种种问题都会在体质健康测试的后续工作中留下隐患并加倍放大其负面效应,严重影响到测试的工作质量,体质健康测试的价值与功能将被弱化,导致制度规定的强制性目标与身体教育的实践目标背道而驰。
1.2 测试中操作不规范,缺乏必要监管
影响测试中操作规范性的因素分外因与内因两类,外因主要是测试现场的组织、监督、管理和仪器维护与运转等情况;内因则包括院校重视程度、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学生对自身动作的内在要求与测试中自我实现的意志力等。
缺乏监管、不规范操作的后果不仅会引起测试现场秩序混乱、打消学生测试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将导致数据收集的不真实,降低工作的严谨性,造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流于形式而有悖于国家倡导测试,全面、真实了解学生体质状况的初衷。
1.3 测试后管理与服务不完善
测试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指测试数据的统计、上报、数据分析及档案管理等,测试后服务则包括测试数据咨询、针对性的评价、诊断与健康干预等,后者是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极其重要而又往往被忽视的环节。
“如果测试后数据只用来为完成规定任务而上报,却缺少必要的管理服务,测试效果必无从谈起,测试目标与初衷也无法达成。”[1]所以,体质健康测试必须要形成方向性愿望(国家掌握学生体质状况,以此为依据,采取措施,促进其体质增强)与达成性目的(完成国家规定的测试、上报工作)的两者良性结合与统一。
2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质量策略选择
政策必须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问题就要有相应对策,一个完整的体质健康测试过程包括测试前准备(宣传与动员)、测试中具体实施(过程优化)、测试后管理(质量管理)与服务(服务内容与范围)三部分,文章从剖析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并探寻问题成因,进而提出各环节的优化策略。见图1。
图1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框架与流程图
2.1 加强测试前的宣传与动员
教育部规定: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2]不言而喻,周密的前期准备、得当的预案是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测试前的宣传与动员对于端正学生参测动机、缓解测试心理压力、增强测试信心有着重要意义。此方面的工作应针对三部分人群,即参测学生、工作人员、校内权责部门。
首先,要使学生知晓测试的相关规定(国家规定与校内执行细则),明确针对性的锻炼方法、测试要领与操作流程,确认自己所在院系、年级的测试日期,以及成绩查询方法与问题反馈途径。
其次,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此方面内容包括工作教师的职责确认、学生助理的招募和培训、场地器材的准备等等。此项工作有助于唤醒相关人员的权责意识,转变工作态度,提高测试的工作效率与公信力。
再次,重视相关部门间的协调。要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明确各部门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尽量避免负面的工作交叉而互相推诿,从而保障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细化为:权责部门的全程巡查与监督;学生处负责前期通知发布等宣传工作;校医院做好医疗保障与健康医学认定(针对免测与缓测学生);体育部负责具体实施;保卫处做好安全保卫及应急预案制定等等。
另外,鉴于多数测试工作在周末开展,那么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也必须予以保障并积极落实,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在工作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2 提高测试中工作人员及学生的执行力
首先,“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优”,这是口心如一、口号落实到行动的最佳预期效果。既然参与到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工作人员(尤其体育教师)就有责任与义务做好本职工作,严谨、客观、公正的对待测试任务,克服消极、散漫、倦怠的情绪,展现以积极、阳光、热情的正能量,起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榜样作用。
其次,教育广大参测学生,使其意识到,必须执行教育部规定与本校相关要求,这既是完成高等教育学业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具体与良好体现,“要利用好难得的锻炼与知晓自身身体状态的机会,从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从内在动力驱动自身执行力,争取实现其从‘强制体育’到‘自觉体育’的逐步过渡。”[3]
另外,测试现场秩序维持,需要前期预案准备,合理分配人流量,还要组织做好测前热身与测试后疏导工作,从而确保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
最后,细节决定一切,此言在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即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动作细节指导,如提醒学生50米跑应冲过终点而非冲到终点等等,而且应在测试过程中适时告之各项目参测顺序,使其根据自身情况,做到合理规划,正确分配体力,从而取得良好测试成绩。
毋庸置疑,对体质测试工作的监管不仅包括对工作人员的执行力、测试仪器的准确性等常规性监管,还必须包括院校对国家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情况,督促其做到有法必依,对于政策执行不彻底院校给予通报批评等必要惩处。
2.3 构建测试后评价与反馈机制
2.3.1 达成性目的的良好完成
体质健康测试后,首先要做好数据统计、发布与上报工作,这其中包括学生参测率和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人数及比例,一定要下发到学校职能部门与相关院系,通知到每位学生,并且做好学生对测试成绩的咨询事宜。其次要及时发布补测日期等相关通知,以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2.3.2 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
该项工作是完成准备、测试、上报、评价、诊断、干预、反馈一体化的体质健康测试的有机系统,也是形成各部分良性衔接,从而有效闭合的关键部分。
首先,做好评价、诊断工作。
此部分工作不仅限于公布其测试成绩是否达标,还应该增加其个人数据的历年纵向对比,以及年级、性别的横向对比,使其知晓自己在相关群体中的位置,唤醒其紧迫感与锻炼的积极性;更需要补充必要的诊断环节,“运动处方”的提供,即“根据其测试数据制定其之后的运动形式、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率以及促进体质改善的建议与参考标准”。[4]
目前,体质健康测试后,部分高校并没有向学生提供“运动处方”,也有部分高校采购了较先进的仪器,这种体质健康测试仪器可以具备自动成绩查询与“运动处方”出具等功能,但由仪器统一出具的“运动处方”概括性高,而针对性与有效性不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与物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下,采购先进的信息化测试器材,至于,如何纳入更多的指标参数,充分考虑各指标的权重,开发更先进的仪器,进而提供更准确、更具针对性与科学性的“运动处方”,将是今后科研人员的工作重点。
其次,完善健康干预措施。
测试后健康干预分课内干预与课外干预两部分。前者指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测试结果,采取相应的锻炼方式与手段,监督其对“运动处方”的执行情况,并做出积极评价,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后者指课外体育锻炼,其是课内干预的有益补充,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课外体育指导,增加校园文体活动,以多种“轻竞技,重参与”的形式,组织体育活动,增强参与者的体验与获得感,满足大学生多层次体育需求,并将课外参与情况纳入体育课考核之中,即“课内外一体化”,这既是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国家实行体质健康测试,着力促进学生体质提升战略部署的积极回应。
再次,重视测试档案管理。
在提倡绿色办公的新时代,应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电子档案并实施归类整理,这样既有利于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促进可持续的体质跟踪服务,也有助于进行数据的横向、纵向对比与分析,为后续大数据国民体质相关研究提供详实有效的支撑材料。
最后,增加反馈信息的预警功能。
测试后成绩与干预效果反馈,不仅要通知到每位学生,还应该反馈到其班级、年级、院系,甚至到其家人,这也是一种负责的工作态度与一种正向的激励方式。[5]根据学生测试成绩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的等级,可在成绩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绿色、蓝色、橙色与红色等醒目的提示标识,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以提升学生对自我健康关注的紧迫感;如果学生产生对自身责任的明确意识和重视自身健康的愿景,那么锻炼与教育效果自然水到渠成,运动习惯的养成也指日可待。
3 结语
综上所述,体质健康测试是新时代在顶层设计的战略布局下开展的常态化工作,其涉及国家、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的多方利益,如何实现多方利益协调共赢,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多种运作手段来实现。
测试不仅是一项规定与强制措施,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激励与唤醒方式。在实际测试中,只有规范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各个操作环节,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完善测后评价与服务,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得到真实的测试数据,并激发学生对健康风险的预警,产生改善体质的动机与行为,从而实现测试的预期目标。
体质健康测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体系,如何调整测试项目的合理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进而将单纯重视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初级评价阶段,转为关注身心全面发展、社会适应良好的完善阶段,期待教育实践结合科研创新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