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2-12杨忠良
摘 要:高中数学的逻辑性很强,对于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思维能力的强弱关系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坏。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较为枯燥、呆板,加上高中数学复杂性和概念性都比初中时提升,思考的过程直接决定着学生在解题中是否顺利。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1-0032-02
引言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性和概念性内容多、难度大,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不能仅仅重视对解题思路和数学概念的讲解,而且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以使学生不仅仅是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打破学生的定向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高中数学。
一、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问题,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个想就是思维在工作。数学这门学科中包括的内容和思路是非常广的,在小学和初中的课堂上,学生或多或少地已经在解题中有一些逻辑思维推理。但是到了高中,学生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照搬书本上的例题模式,而是需要学生综合所学内容去分析问题条件和结论的差异,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这种推理思维需要更大的发挥和想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是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
如何才能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何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入思维训练之前必须先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再引发思维训练。
数学知识在一些学生眼里是单调枯燥的,其实数学知识中有着大量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考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知识点中的这些因素用教学方法将其联系起来。一般相应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理论联系实际对应法、演绎对比法、个案分析法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其他内容緊密联系,唤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参与其中,查阅数学学科及其他学科关于“解决问题”方面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然后进行调查、对比和分析,找出问题答案,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主动思考的机会,并形成经验。
同样是解决这类问题,新的教学方式在概念、法则以及思路上都有了改变,让学生成为创设主导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多做这样的类比和分析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逐步清除学习中的障碍,改变原有思维模式固化的消极影响,全面地扩大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变性[1]。
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的函数内容时,前期可以准备一些优秀事例讲解给学生听,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后,再精心设计一些与在初中学习过的函数内容相衔接并有趣的题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要分散难点,让学生普遍都能解答成功,这样就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并使其思维保持活跃。在做完题后,教师再适时地讲解题目中的要点,学生理解后,再去要求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在式子的变化中引导学生思维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唤醒思维的发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不用一味地自己讲,可以要求学生一起探讨,让学习氛围保持轻松的状态,始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及状态,同时对学生有不同的引导与指点,让学生乐于思考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大胆质疑,多表扬、多肯定,让学生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轻松学习了知识,还能感觉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衔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引导学生推敲关键知识点
思维能力中的抽象概括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的基础。具有较好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收集数学信息时,积极主动而且速度快,在各种信息收集后还能进行抽象概括,找准知识点。那么,如何将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呢?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特别重视“分析”和“综合”这两种情况,在教学文本内容中反映的数与形的关系将其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来,然后概括为特定的关系和结构,做好示范引导工作[2]。
在解题中教师需要去寻找教学知识难点中的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地方,找出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关键,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抽象的认知,从而为进一步理解题目找到突破口。这个过程就是逻辑推理过程,其中要注意是每一步才都要有根据,这样教会学生用这种方式去发掘解题方法,就是教会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及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习惯,让学生养成在遇到新的题目时也能自发地找出题目特殊细节后隐藏的普遍性,将题目从难变易,然后再找出学习内容的本质,做出总结。学生在解题中能习惯性地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将题目解出来,就证明养成了自主学习、自主思维的学习方式,而这正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有难度的工作,需要教师在该过程中随时注意细节,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三、让学生学会“以点向面”,学会思维散发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借助数学知识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善于挖掘数学课程中的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展现,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来感知数学知识,并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学会“以点向面”的发散思维,从一个知识点衔接到其他知识点,让各个知识点间可以架起桥梁,引发关联,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无处不在。
结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兼备的人,其中的“智”就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加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并非只是单纯地为了解决数学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对教学目的最好的诠释。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问题的解决为契机,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这个课题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洗礼,更是对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
[参考文献]
阮延明.基于抽象思维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20):58-59.
吴云.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40.
作者简介:杨忠良(1982.11—),男,安徽宿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曾获荣誉:市优质量课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