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思考
2019-02-12覃容飞
覃容飞
关键词:文化自信 中职 语文核心素养 新思考
课 题: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中职语文课例研究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GXZZJG2018B015)研究成果。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生核心素养”一词,“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学科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在“核心素养”新教育理念的推动下,也逐渐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中职语文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倪文锦指出:“从学生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具体化过程,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应该在于课程。”随着中职语文新课标的改革与重新修订,新课标也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列入其中,并将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界定为中职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语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自信”,又赋予语文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在文化自信视角下,语文课程如何从单一的“语用”培养转向“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培养,是摆在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要义
理解“语文核心素养”,首先要准确理解“语文素养”。从内涵来看,语文素养内涵相对广泛,包含“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内容。语文核心素养“核心”一词的加入,又赋予其新的内涵要义,包含“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发现与鉴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四方面内容。综合两者对比,语文核心素养更侧重强调学生获得掌握知识、能力、方法等显性的能力和获得情感态度、个性习惯和经验修养等隐性的内在品质,其素养培养更具时代发展共性。
二、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一部分。语文学科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其落实前提、实施途径、应用效果值得深入研究。然而,现实的情况不容乐观。当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服务于专业”一直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其明显地割裂了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忽视了母语“思维、审美”的培养和母语“文化”的传承。一是语文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师实践教学有很多的思想局限,容易把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认定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把文化知识的学习认定为教材内容的学习,没有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整体培养。二是语文教学没教出语文味。“语文”即语言、文字、文化。语文课的授课实情是,教文字、教内容、教文体表达方式,却忽略了“文化传承”,没有关注到语文素养培养的综合性及母语优秀文化的传承性。
三、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途径
语文课的特征是三个“语”: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为目的。语文教学应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始终把学生的素养培养放在首位,将语文核心素养落在实处,让语文的文化魅力感染、滋润中职学生的心灵。
1.解读语言,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积累文字
语文是母语学科,母语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载体,而语言文字又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集中体现,从热爱母语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其具有适应就业、交往和继续学习需要的表达能力。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具有区域地方语言特色的优秀文章,为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积累语言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如:《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中莫言的《卖白菜》。莫言描述了“糠菜半年粮”的一段痛苦回忆、辛酸往事。文中出现大量具有地方和时代特色的个性化语言“木橛子” “嘟哝” “箢篼”“炕席” “侍弄” “篓子”。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笔者注重“长文短教”,以语言理解与感悟为核心,注重语言解读、语言积累,解读词语“箢篼” “炕席” “篓子”,了解山东及周边一带区别于南方气候及习俗所使用到的不同器具。“箢篼”:竹篾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了解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传统手工艺“博白藤编”,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土手工艺品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土特色物件的自信与自豪感。解读“炕席”,明确:“我国北方农村以及部分城市普遍睡火炕。火炕的是由土坯或砖块搭成,炕面多由沙土抹成。为了清洁,炕面上要铺上一层席子‘炕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解读、积累,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笔下的区域、时代特点及鲜明的人物形象。
2.欣赏感悟,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沉淀文化底蕴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对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理解、借鉴、传承能力及表现出来的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感悟语言魅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审美意识,沉淀内化为自身文化底蕴,从而形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欣赏体验,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体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内涵的优秀文章,为学生语言实践、文化内涵提升提供很好的范例。如《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香炉》。这是一篇小小说,由香炉引出的一个故事,引发我们的社会思考:这个社会缺少的同情与关怀却在一个外鄉人阿良的身上凸显。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深挖文章的“明线”和“暗线”,构建起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纽带。这篇小小说字面上全部围绕“香炉”而展开,但这仅是教学的一条明线,其暗线则蕴含在“香炉”之外:我们要掌握中华传统文化才能“识香炉”,有恻隐关爱之情才能“抵香炉”,有君子坦诚、感恩回报之品才能“喜香炉”,有智而不斥者才能“明香炉”。这样一条蕴含无数哲理,包罗世间万象的暗线,考问了学生的心灵,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构建了与作者交心的桥梁。敬老爱老有福、传承文化有益的强大力量得以表达出来,让学生形成百善孝为先的思想观念,并在行动上关爱老人、孝顺老人。
3.开放训练,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态度
开放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开放、自主”特性,其综合实践性很强,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态度有重要作用。
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实施开放训练,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展示个人才华,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好的助推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态度的教学内容。
以《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为例,教师以“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诗”为题要求学生进行好诗推介,引导学生活动前按照流程“主题分类——收集资料——准备好诗——制作诗集——推介好诗——诵读好诗”准备。教师將班级分为5个小组,按照古诗主题分类给出任务清单,每一个小组分别负责咏史诗、山水田园诗、战争(边塞)诗、闺怨诗、送别诗。五种主题分类涵盖古诗词的主体诗词内容,分类方式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目标明确,积极参与到收集材料、制作诗集、推介好诗、诵读好诗等教学环节。
如第5组学生展示李叔同《送别》,重点介绍李叔同写作本词的背景、接受外来文化影响及其在任教期间的具体实践。李叔同于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先后接受了西方写实主义的绘画教育,促进他在思维、审美以及个人追求上更为务实。由于接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熏陶,他回国后在任教期间不断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大力推进新型的美术教育,从而诞生了著名的《送别》。生离死别是人生一件大事,《送别》传达出“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等常人通感,艺术魅力经久不衰。这组学生在该诗推介上,打破常规,不单停留在诵读这一单一层面上,还将《送别》翻唱为歌曲《长亭送别》进行了示范唱诵。小组组长介绍道:“以前,我们觉得诗词刻在课本上,我们遥不可及。现在,我们在开放式的活动中与古诗词对话,品出了作者的思想、文化、思维,品出了作品的韵味与魅力。而这首广为传唱的《长亭送别》让我们着实为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所倾倒。”学生的这番话语,让笔者既惊又喜。开放性的语文综合实践及训练,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间中展开兴趣的翅膀,集思广益,钻研古今,通读内外,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的积极性,提高其文化素养,也更加坚定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四、小结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是永远生长的命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跟时代要求而发展变化,不断向时代、向生活汲取教学养分。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文化自信视角下,语文教师更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落实到语文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中,确立并构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途径,发扬母语的优秀文化传承作用,树立起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推动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与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 (6).
[2]赵莹莹.从“语文素养”看“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1).
[3]赵福楼.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6(4).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