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9-02-12

兽医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肌注血清型猪只

乔 伟

(河北省卢龙县家畜改良站,河北卢龙 06640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a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以胸膜肺炎和出血性坏死性肺炎为特征的一种猪呼吸道传染病。各种年龄、性别的猪对本病均易感,其中以1周龄~4月龄的猪易感性高,病死率可达5~30%。在新引进猪群中多呈急性爆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20%以上,最急性流行死亡率高达80~100%。自Pattison等于1957年首次报道后,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此病发生。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养殖方式大部分以分散饲养为主,本病发生较少。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加上国家及地区间引种工作的日益频繁,本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大高于从前,本病的发生呈爆发趋势,对养猪业的危害日益严重。充分说明PCP在我国已广泛流行,并有扩大蔓延之势。

1 病原特性及流行特点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多形态的有荚膜的小球杆菌,无运动性,不形成芽孢。在室温下可存活2~4 d,4℃存活7d,-25 ℃可存活2个月。根据培养时是否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又称V因子),可将App分为生物Ⅰ型和生物Ⅱ型,生物Ⅰ型为NAD依赖株,包括血清型1型~12型和15型,其中1型又可分为la和1b两个亚型,5型又可分为5a和5b两个亚型;生物Ⅱ型的生长不依赖NAD,但需要其他特定嘌呤或嘌呤前产物以辅助生长,含有2个血清型,分别为血清型13和14。病料中的菌体两极着色。致病菌有荚膜,能产生毒素。

病猪,隐性感染的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特别是亚临床感染的母猪是病原的主要贮存宿主,在本菌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虽然不会通过垂直传播,但通过直接接触经呼吸道传染,影响到仔猪的安全。通过空气传播,可从一个发病猪舍跳跃式传给另一个猪舍。也可以被病原污染的车辆、工具、器械以及饲养人员流动等间接接触传播。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每年多发生于4~5月和9~12月份。饲养环境突然发生改变、转群、混群、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潮湿、气温多变等应激因素,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北美地区的流行血清型为1、5、7型;欧洲多为2、3型和9型;在亚洲,日本多见2型和5型,韩国则为2、4、5、7型,台湾地区主要为1型和5型,而中国大陆已分离或检测到抗体的血清型有1、2、3、4、5、7、8、9型和10型[6]。

2 临床特征

2.1 最急性型

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不食,出现短期腹泻或呕吐。病初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后期可见呼吸困难,有时病猪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初生仔猪发病常见发生败血死亡。

2.2 急性型

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1℃,精神沉郁、厌食、不愿站立、呼吸困难、咳嗽、皮肤发红、鼻部出血,常于发病后2~4d死亡。

2.3 亚急性型

病猪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沉郁、不食、不愿站立、皮肤发红、呼吸困难严重、咳嗽、张口呼吸。

2.4 慢性型

病猪轻度发热,有的不发热,精神不振,食欲不佳,间歇性咳嗽,不愿活动,四肢无力,生长迟缓,皮毛无光泽。

3 剖检变化

3.1 最急性型

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状带血的分泌物。肺充血、出血和血管内有纤维素性血栓形成。肺泡与间质水肿,淋巴管扩张等。

3.2 急性型

喉头充满血样液体,两侧性肺炎,常见心叶,尖叶和膈 叶的一部出现病灶,病灶区呈紫红色,坚实,轮廓清晰,肺间质积留血色胶样液体。胸腔内有淡红色渗出液,腹腔有时也有纤维素渗出液。

3.3 亚急性型

肺脏可能出现干酪样病灶或含有坏死碎屑的空洞。

3.4 慢性型

肺脏上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主要发生在膈叶),结节周围包裹有较厚的结缔组织,结节有的在肺内部,有的突出于肺的表面,并在其上有纤维素附着而与胸壁或与心包粘连,或与肺粘连。

4 防制措施

4.1 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

猪场要严格兽医卫生消毒措施,人员、车辆、物品等进入生产区一定要严格消毒、定向流动;猪舍内外环境要按计划定期消毒,并搞好污水处理,尽可能防止病原体侵入猪群。猪只一律分群隔离饲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一批猪只全部出栏后,猪舍要彻底清扫,冲洗,消毒3次,然后空舍3d才可进入猪只。

4.2 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猪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尿污物,减少有害气体对猪只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与损害;保持干燥,防止潮湿,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繁殖;秋、冬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温,通风;饲养密度不要过大,给以充足的清洁、安全的饮水和全价营养饲料,以增强猪只的抗病能力。

4.3 引进猪只一定要严格检疫

要选择健康种猪场引种,先检疫后进猪,猪只到场后要隔离检疫1个月。阳性猪只一律淘汰,不准当种猪使用。隔离检疫期间要补注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兰耳病及胸膜肺炎多价血清灭活苗,并通过饲料或饮水添加有关药物进行保健,最后确认为健康者方能进入生产区饲养。

4.4 免疫预防

仔猪:2月龄首免,首免后2周2免,每次每头肌注2ml。

后备母猪:6月龄免疫1次,隔3周后加强免疫1次,肌注,每次每头2ml。

生产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1次,肌注,每次每头2ml。

种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肌注,每次每头2ml。

4.5 药物保健

(1)保育仔猪、育肥猪在发病季节可选用下列方案进行保健,每月2次,每次用药7d,可有效的预防胸膜肺炎与呼吸道各种病原的感染。

方案1:清开灵粉(中药制剂1000g),氟康王(10%氟苯尼考粉,细胞因子制剂)400g,抗菌肽300g,拌入1t料中连续饲喂7d。

方案2:板兰根粉1000g,甘草粉200g,抗菌肽300g,利高霉素1000g,拌入1t料中连续饲喂7d。

(2)生产母猪、妊娠母猪与种公猪在本病流行季节可选用下列方案进行药物保健,可有效的预防本病的发生与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

方案1:清开灵粉1500g,支原健(氧氟沙星、佐剂)500g,溶菌酶100g,拌入1t料中连续饲喂7d。

方案2;板兰根粉1500g,西尔康(多西环素,佐剂)800g,5%爱乐新800g,拌入1t料中连续饲喂7d。

4.6 病猪的治疗

对病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方案推荐如下:

清开灵注射液(小猪每头10ml,中猪15ml,大猪20ml)或者板兰根注射液(0.2ml/kg)加倍健(免疫核糖核酸,75kg体重1ml,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一次,连用4~5d;同时肌注泰拉菌素(每40kg体重1ml),每2d/次,连用3次,或者肌注2.5%恩诺沙星注射液(0.1ml/kg),每日1次,连用4~5d。

5 注意事项

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初期疗效尚佳,所以最好是先做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的药物用于预防与治疗,其效果倍增。同时要根据病情和发病的不同阶段更换用药,以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

猜你喜欢

肌注血清型猪只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规模化猪场仔猪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型鉴定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