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曰“无友不如己者”歧解辨析

2019-02-12

关键词:忠信交友论语

“无友不如己者”出自《论语·学而篇》“君子不重”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以上是未断句的文本。依南朝梁皇侃著《论语义疏》,标点如下: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本文旨在对历史上有关“无友不如己者”的诸种解释进行辨析,以求得符合孔子本义的确诂。但首先涉及不同的断句,这反映了不同的理解。依皇侃的理解,这句话与前后几句是并列句,以“君子”为共同的主语。他解释道:

又明凡结交取友,必令胜己。胜己,则己有日所益之义。不得友不如己,友不如己,则己有日损。故云无友不如己者。[注]皇侃:《论语义疏》,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3页。

皇侃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友。南宋朱熹的解释同皇疏:

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0页。

今人杨伯峻也是这么译解的。不过,他说“译文只就字面译出”,并指出:“古今人对这一句发生不少怀疑,因而有一些不同的解释。”[注]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页。他实际上做了取舍,但未去纠缠其中的是非。

为什么自古以来有不少人对这句从字面上看并不复杂的话产生歧解?主要在于他们认为这句话于理不通。皇侃在提出自己的见解时,也列出了若干不同的看法。其中一条是:

或问曰:“若人皆慕胜己为友,则胜己者岂友我耶也?”[注]皇侃:《论语义疏》,第13-14页。

这样的质疑似乎很有逻辑力量:若是人人都只选择比自己强的人交友,结果将是人人都交不到友。

北宋苏轼的疑问也是如此:

东坡云:“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注]程树德:《论语集释》,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45页。

苏轼认为,人们通常是乐于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的,那样的话,就容易自我满足、不思进取,而不进则退。苏轼指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人的本性有获取成就感和优越感的需要,这在等而下之者那里更为常见。所以,他认为这不过是一句提醒的话罢了,不能真的作为一条交友准则,否则是交不到友的。

今人南怀瑾也按照同样的逻辑来提出质疑:

照他这样——交朋友只能交比我们好的,那么大学校长只能与教育部长交朋友,部长只能跟院长做朋友,院长只能跟总统做朋友,当了总统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无友不如己者”嘛!假如孔子是这样讲,那孔子是势利小人,该打屁股。[注]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由上可知,皇侃提到的“或问”在历史上影响甚大。于是,许多人试图作出新的合理解释。影响比较大的如元代陈天祥:

如,似也。南北《广韵》、中原《韵略》“如”又训“均”。不如己、如己、胜己凡三等。不如己者,下于己者也。如己者,与己相似,均齐者也。胜己者,上于己者也。如己、不如己当以德言,不可以才能论也。己为君子,彼未君子,彼之所为无己之善,是之谓不如己者也。己为君子,彼亦君子,彼之为善与己均,是之谓如己者也。如己者德同道合,自然相友。孟子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此皆友其如己者也。如己者友之,胜于己者己当师之,何可望其为友耶?如己与胜己既有分别,学者于此可无疑矣。[注]程树德:《论语集释》,第45页。

陈天祥认为,“无友不如己者”不是指要和“胜己者”交友,而是要和“如己者”交友。他还指出“如己者”才叫“友”,“胜己者”应该叫做“师”。

陈天祥以“胜己者”为“师”的说法不确。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师”是泛指,即只要有强于自己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不必指作为职业的老师。至于“如己者”为“友”,皇侃在《论语义疏》中也提道:

或通云:“敌则为友,不取不敌者也。”

敌,相当。“敌者”,即“如己者”。那么,“无友不如己者”,就应解释为要和跟自己同等水平的人交友。这种解释,皇侃曾予以驳斥:

然则求友之道,固当见贤思齐,同志于胜己,所以进德修业,成天下之亹亹也。今言敌则为友,此自直论才同德等而相亲友耳,非夫子劝教之本旨也。[注]皇侃:《论语义疏》,第14页。

皇侃是在捍卫自己的说法,他认为孔子劝教(劝学)的本旨是“见贤思齐”,求友之道固如是也。

有人认同皇侃的解释,但也有人觉得像孔子这样奉行有教无类思想的“圣人”,固然要“见贤思齐”,却怎会将不如己者拒之门外?于是,便弥缝其说,务求周密。如王夫之:

“无友不如己”,非拒之也,不恃之以辅吾仁也。“不如己”,则只能赞我之善;不能摘己微细之失。[注]王夫之:《四书笺解》卷三,《船山全书》,第六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第165页。

又如杨树达:

友为求结纳交也。纳交于胜己者,则可以进德辅仁。不如己之人而求与之交,无谓也。至不如我者以我为胜彼而求与我为交,则义不得拒也。[注]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2页。

王夫之、杨树达的说法,代表了古往今来人们相当普遍的一种心理,即圣人应是完美的。其实这样说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不交友不等于不交往。反之,交往不等于交友,在孔子那里,交友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一种为学相益的关系。

与朱熹同时的张栻,在其《南轩先生论语解》中提出了包含上述两种说法的解释:

“无友不如己者”,取友之道,不但取其如己者,又当友其胜己者。以友天下之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此取友之道也。若友不如己者,则足以惰志而害德矣。[注]《张栻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98页。

从逻辑上来说,张栻解释的外延是充足的:孔子只说了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友,至于要交什么友,无非如己者和胜己者两种对象而已。

还有人另辟蹊径,将“不如己者”解释为与己不同道者。如清代江声:

不如,所为不相如也。不相如,则彼此皆无所取资,友之何益?故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同焉为学,己则志在潜修,下学而上达,彼则志在求名,务博以矜世,是即不如己者。盖同志为友,志同则相切相摩,日就月将,交相益也。不如是,则友之何益。[注]江声:《论语竢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3页。

近人吴林伯持有同解:

“无友不如己者”,不与不似己者为友。“似”者何?道也。友之道必相似,不然,佛氏之“外道”,孔子谓之“异端”,“攻”之斯害(《为政》),焉能为友?故孔子断言:“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荀卿沿孔子取友之意曰:“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荀子·大略》)此“无友不如己者”确诂。[注]吴林伯:《论语发微》,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这两位的解释似乎言之有理,但只讲自己认为应有的道理,并没有从语言依据上着眼,寻求本有的道理。

还有一种解释,把“无友不如己者”解释为没有朋友不如自己。如今人李泽厚:

“无友不如己者”,作自己应看到朋友的长处解。即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并非真正不去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或所交朋友都超过自己。[注]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12页。

这个解释或本于南怀瑾。[注]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第34页。这样的道理,单独说起来言之成理,但也没有从文字依据上着眼寻求孔子的本义。董楚平批评这是现代人读古书容易犯的毛病:以今解古。即拿现代人的思想愿望对古书进行“合理化”的改造,只求“言之成理”,不求“持之有故”。[注]董楚平:《论语钩沉》,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1页。

董楚平批评的“以今解古”的问题,岂止现代人,孔子之后的“古代人”都程度不等地有这样的问题。以上诸种解释转换了表达的方式:孔子讲的是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友,解释者讲的是跟什么样的人交友。历代学者共有四种意见:(一)要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友;(二)要和与自己同等水平的人交友;(三)要和比自己强或与自己同等水平的人交友;(四)要和与自己同道的人交友。从逻辑上说,第一、二种解释不周延。第三种解释是对的,但不是孔子要强调的。第四种解释偏离了文字本义。

皇侃存列的解释还有一种:

或通云:“择友必以忠信者为主,不取忠信不如己者耳,不论余才也。”[注]皇侃:《论语义疏》,第14页。

北宋邢昺疏同此。依这个解释,本章的断句可略做调整: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那么,本章就由四个并列句变成了三个:第一句是讲为学,意思是君子不厚重就没有威严,坚持学习就不会鄙陋(即避免所谓“厚重少文”的问题)。第二句是讲择友,意思是君子择友以忠信之人为主,不跟这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友。第三句是讲改过,不是指一般的改过,而是对前两者做过头了的(重则易固、友不如己者)予以改正(学则不固、无友不如己者)。

笼统地讲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友,确实和孔子的惯常主张不尽一致。“见贤思齐”固然是他的一贯思想,但他本人“学无常师”,“入太庙,每事问”;而且他在“学而不厌”的同时,也“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从他说“乐多贤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等来看,他也没有为交友划定严格的小众的界限。所以,将“无友不如己者”与“主忠信”联系起来考虑,并将“不如己者”限定为择友“不取忠信不如己者”,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忠、信是孔子学说中的重要概念,“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占四项教学内容中的两项。忠、信是做人处事的原则,曾子日省三事,首即“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篇》),孔子则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述而篇》)。孔子时代所讲的忠、信,适用于广泛的主体之间。比如“忠”,孔子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篇》),这种君臣观念与后世那种单向的支配与服从观念有很大的不同。“无友不如己者”,实际上是讲不要与不能够像自己一样讲忠、信的人交友,因为若对方不讲忠、信或忠、信程度不如自己,双方的朋友关系就无法维持下去。

综上所述可以认定,皇侃列举的“或通”的解释是符合孔子本义的。

此外,与“无友不如己者”有关,皇侃疏关于“过则勿惮改”的解释尚可一论。他自己的解释是:

友主切磋,若有过失者,当更相谏诤,莫难改也。

这个解释,后人少有从之者。他还列举了另一个解释:

一云:“若结友过误,不得善人,则改易之,莫难之也。”故李充云:“若友失其人,改之为贵。”[注]皇侃:《论语义疏》,第14页。

这个解释,后人也多未重视。

以上两个解释有个共同点,就是不把这句话单独理解,而是与前一句话结合在一起理解。从孔子把交友看得格外重要来讲,于道理上是讲得通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话在《论语》中的另一章重出: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罕篇》)

《论语》中重出的话,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后人窜入,一种是重要的话重复记载。不管是哪一种,两句话都应作为一句话来看待。据此,本章的断句还可略做调整: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试将本章译成今文。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厚重就没有威严(厚重的人难免固陋),坚持学习就不会固陋;要把忠信作为做人的原则,不要跟(在这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友,一旦搞错了就不要怕改正。”

猜你喜欢

忠信交友论语
孔子论交友
如何读懂《论语》?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联墨双馨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