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防治经验小结

2019-02-12包爱容

兽医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鸭疫渗出物雏鸭

包爱容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畜牧兽医渔业局,广东云浮 52750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别名较多,如“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等。本病传染性较强,重点危害30日龄以内低龄雏鸭,一旦感染发病致死率几近100%。随日龄增长,育成期以后的雏鸭抵抗力逐渐增强,表现出一定的耐过性,但生长发育明显减缓、综合生产性能大幅下降,可导致养殖亏损,且发病场长期难以实现净化,历史病复发风险极高。所以,规模养鸭要高度重视防控本病。

1 病原学解析

本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和慢性交叉、败血性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菌经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不能运动,不形成芽孢,临床上对氟苯尼考(增效与丁胺卡那联用)、盐酸林可霉素(增效与头孢曲松钠联用)、硫酸庆大霉素(增效与头孢曲松联用)、安普霉素(增效与头孢菌素联用)等呈高敏,对传统沿用的青霉素、土霉素类呈中敏;持续干燥、高温、光照及消毒作用将其大量灭活,因此通过养殖环境控制、消除病原菌适存环境条件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病率;该病原菌可对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等多器官系统组织造成不同程度损伤,所以免疫力低下的低龄雏鸭一旦感染发病多为预后不良。

2 临床症状

2~7周龄雏鸭是重点发病群(高度易感群),发病较急,发病72h以内陆续死亡,少数耐过的康复鸭生长发育明显滞缓,且终身带毒、排毒,成为本场潜在的终身传染源。成年鸭和种鸭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多呈阴性感染过程。症见病鸭精神倦怠、昏迷嗜睡、厌食、眼鼻有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鼻孔堵塞致呼吸不畅,眼周羽毛粘结形成明显的“眼圈”;湿热下痢或严重腹泻,粪便稀薄、颜色异常且带消化不全腐臭味;肢体乏力,运动失调,呈扎堆畏寒状;濒死前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如角弓反张、共济失调、癫痫等。剖解变化:由于病原菌的靶心病灶具有广泛性,所以内脏实质器官、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广泛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剖解可见心、肝、脾、肺、肾等重点脏器不同程度的水肿、充血或出血;心包膜、肝脏表面见明显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及少量炎性细胞(单核细胞、异嗜细胞),形成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气囊显浑浊、增厚且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肿大、色变(土黄色或红褐色),伴肝周炎、肝坏死;脾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呈斑驳状;脑膜充血及出血,脑膜上也有纤维素渗出物附着;鼻窦内充满干酪状分泌物;皮下局部水肿,后背部及肛周常见坏死性皮炎,皮肤和脂肪层之间见淡黄色渗出物。

3 流行特点

本病较高发于高温高湿、污染指数超标的环境条件下,春、夏季久雨放晴后会出现发病小高峰期。主要传染源是病鸭和康复鸭,被病原菌污染的饮食源、用具、饲具、垫料等均是潜在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黏膜等途径传播,外伤感染是常见的传播途径之一。2~7周龄雏鸭是高度易感对象,是本病的重点保护对象;成年鸭一般较少发病。

4 预防措施

本病预防重在加强饲养管理、抓好养殖环境控制、重点保护高敏易感群,主要措施有:①病史区(场)采用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疫苗整群接种,肉鸭在7~10日龄进行首免,肌注或皮下注射0.2~0.5ml/羽,间隔10~15d后再进行强化免疫1次(0.5~1ml/羽)。接种疫苗期间,推荐混饮或拌料内服多种维生素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②对易感群采取保护措施,实施分群、分区饲养,以及实施分栏网养等,合理控制单位面积上的放养密度,尽量减少雏鸭机械性创伤和接触地面污染物的几率。③妥善管理饮食源,严防饲料过期变质,严防饲料及饮水源被各种病原体污染。④养殖环境长期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采光充足的适宜条件,每周至少对整场环境清扫保洁、彻底消毒1次,春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有必要采取带鸭消毒处置。⑤规模养鸭要禁止将不同来源、批次、日龄的鸭混养,禁止不同品种的家禽混养,禁止随意合并群或转舍饲养。⑥发病场及时采取整群药物防治净化措施,优选高敏抗菌素对症控制,推荐采用“复方阿莫西林+黄芪多糖”或“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黄芪多糖”混饮,遵药物使用说明,1~2剂/d,连用7~10d。⑦病史区、发病场要坚持“全进全出”经营管理制度,养殖期末全出后整场到位清扫、冲洗保洁,并严格消毒3次以上,休养期最好达到半年以上再投养下一批次,以降低历史病复发风险。

5 治疗方法

本病对症治疗要考虑耐药性、药敏性,最好用药前先作小批量药敏试验确定最佳用药方案。笔者结合长期兽医临床实践总结推荐经验处方为:①重症治疗(食欲不良或绝食超过12h以上),“黄芪多糖+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复合氨基酸口服液”或“黄芪多糖+盐酸林可霉素+头孢曲松+复合氨基酸口服液”混饮,遵药物使用说明,早晚各喂1剂、连5~10d。实践证明混饮给药比药饵拌料内服效果好,绝食较久、过度虚弱的病鸭要配合10~20%葡萄糖液灌服以补充体力。②整群防治(轻症,尚有食欲),采用“可溶阿莫西林+黄芪多糖”混饮,遵药物使用说明,早晚各喂1剂、连5~10d。

猜你喜欢

鸭疫渗出物雏鸭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浅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治疗
4株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结合FCM聚类和边缘感知模型的眼底渗出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