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9-02-12王海梅江苏省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226407
王海梅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 226407)
羔羊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王海梅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 226407)
羔羊大肠杆菌病即羔羊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病羊具有败血症的变化或表现为剧烈腹泻。
1 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于初生至3月齡的绵羊和山羊,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发病羔羊肠道或各组织器官内增殖,随粪便等排泄物散布于外界。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其次是通过脐部感染,也有少部分是通过呼吸道感染,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多见于冬春季节。母羊营养不良、乳房部污秽不洁、羔羊生后未吃初乳、圈舍阴冷潮湿、通风不良、气候突变等均与该病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2 临床症状
2.1 败血型 多见于2~6周龄以至3月龄的羔羊,病初体温升高达41.5~42℃,精神萎顿,结膜充血、潮红,呼吸浅表,随后出现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病羊口吐白沫,四肢僵硬,运步失调,视力障碍,继而卧地磨牙,头向后仰,一肢或数肢泳动。病羔很少下痢,少数排出带血的稀粪。死前腹部膨胀,肛门外凸,可视黏膜发绀,多数于发病后4~12h内死亡,很少有恢复者。
2.2 肠炎型 多见于7日龄内羔羊,病初体温升高到40.5~41℃,随后出现下痢,粪便先呈糊状,由黄色变为灰色,随后为液状,带气泡,有时混有血液和黏液。病羊腹痛,拱背,卧地。如不及时治疗,常在24~36h死亡。致死率在15%~75%.
3 病理变化
败血型一般无明显特征性变化。主要是在胸、腹腔和心包内可见有大量积液,内混有纤维蛋白;某些病例的关节,尤其是肘和腕关节肿大,内含混浊滑液和纤维素性脓性絮片。胸膜充血,小点出血。肠炎型患羔脱水,真胃及肠内容物呈黄灰色半液状,瘤胃和网胃黏膜脱落,真胃和十二指肠及小肠中段呈严重的充血及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真胃、小肠和大肠内容物呈黄灰色半液状。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发红。脑膜充血。有的肺脏呈肺炎病变。
4 诊断
(1)可根据前述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以对羔羊大肠杆菌病做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如需进一步确诊,则应进行实验室诊断。(2)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方法为病原分离培养与鉴定,具体操作方法是取病死羔羊淋巴结、肝、心包液等,采用麦康凯琼脂平板及血琼脂平板进行接种,在377℃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24~48h后可见边缘整齐、光滑、圆形、隆起的灰白色菌落和红色菌落,然后对菌落进行细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动物试验、药敏试验得出诊断结果。此种方法的准确性高,而且可以为治疗提供确切的参考依据,但其缺点是耗时较长。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取标本进行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果观察到细菌单个存在,为红色、短杆状、两端钝圆的大肠杆菌,便可做出肯定判断。(3)本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同羊快疫和猝狙很相似,其主要不同区别在:一是本病的患羊多为8个月龄以内的羔羊,1周岁以上的羊患病的极少,而羊快疫和猝狙则不受年龄限制。二是羊快疫患羊肝组织的触片中可看到线条样的革兰氏阳性杆菌,以肝组织做厌氧培养时有梭菌生长。而本病患羊肝组织涂片仅能看到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培养时没有梭菌生长。羊猝狙病羊肠内容物中含有毒素,本病患羊则没有。
5 防治
(1)大肠杆菌对土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敏感,但是必须配合护理和其他对症方法治疗。土霉素按20~50mg/kg体重每日分2~3次口服,或者10~20mg/kg体重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呋喃唑酮按5~10mg/kg体重每日分2~3次内服,新生羔羊再加胃蛋白酶0.2~0.3g;对心脏衰弱的皮下注射25%安钠咖0.5~1ml;对脱水严重的病羊,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20~100ml;对于有兴奋症状的病羔,用水合氯醛0.1~0.2g加水灌服。(2)对母羊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母羊的抓膘、保膘工作,保证新产羔羊健壮、抗病力强,同时应注意羔羊的保暖。对病羔要立即隔离,及早治疗。对污染的环境和用具用3%~5%来苏儿液消毒。
大肠杆菌是环境中常在的细菌,因此定期消毒就能很好地预防该病。另外,大肠杆菌病是初生羔羊的多发病,因此加强母羊的饲养管理,抓好母羊膘情,也能防止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2018–07–23)
S858.26
B
1007-1733(2019)01-00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