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鼠害与草原沙漠化

2019-02-12吾热娅提古丽克维尔

兽医导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沙鼠旱獭鼠害

吾热娅提古丽·克维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蝗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中心站,新疆乌鲁木齐 830004)

鼠害历来是影响我区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害鼠不但啃食牧草,与家畜争食,对牧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由于挖掘活动,还引起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导致草原荒漠化或沙化[1]。据第5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新疆仍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

草原荒漠化和沙化是新疆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据统计,新疆有35%的草原已经形成荒漠,不仅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影响其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2]。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针对过渡垦荒、超载过牧、不合理采矿、滥砍乱伐等原因造成草原荒漠化和沙化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并给出了防治对策建议[3],但对鼠虫害等生物灾害对草原荒漠化和沙化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对鼠害与我区草原荒漠化与沙化关系进行简单探讨。

1 草原鼠害危害现状及对草原荒漠化和沙化进程的作用与机理

据2014~2018年的鼠害发生与防治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新疆近五年草原害鼠平均每年危害面积约为4.86万km2,主要危害种类有黄兔尾鼠、大沙鼠、赤颊黄鼠、草原兔尾鼠、子午沙鼠、印度地鼠、红尾砂鼠、长尾黄鼠、根田鼠、柽柳沙鼠、褐斑鼠兔、旱獭、天山黄鼠等。其中黄兔尾鼠、大沙鼠和子午沙鼠是新疆危害面积最大和危害程度最为严重的鼠种,旱獭的危害面积虽不及前述鼠种,但其在南北疆草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

黄兔尾鼠属于体型较大的害鼠,以昼间活动为主,行动迅速。夏季主要以多种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取食时先将洞口附近植物彻底取食完后,再转移到其它植物丰盛地段,致使整个草场成片出现“斑秃”。秋季以各种草类的草籽和草根为食。该鼠是群栖动物,洞穴呈集群分布,每一洞系通常有洞口5~8个,洞口旁堆有小土丘,洞口之间有明显的“跑道”相连通。在危害严重区,洞群所在之处,植被稀疏,甚至寸草不生,在风蚀或雨水的冲刷下容易成为次生裸地或者沙化地[4]。

大沙鼠和子午沙鼠在新疆的危害面积及危害程度仅次于黄兔尾鼠。大沙鼠危害严重区,由害鼠挖掘和所推出的土壤母质流泻致使地表面变得支离破碎,大量的鼠洞和土丘都变成了风蚀突破口,容易形成沙化地[5],另外,大沙鼠也会对巢区植被地下根系进行啃食破坏,导致巢区植被全部死亡,形成点片分布的鼠荒地和次生裸地,在干旱多风季节容易进一步恶化。

旱獭的危害面积约占新疆鼠害危害总面积的16%,占比虽然不是很大,但由于其体型、挖掘能力、洞道、巢穴都大于黄兔尾鼠和大沙鼠,对草原的破坏程度更甚。旱獭对草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洞口坍塌和巢穴塌陷而引起的次生破坏[6]。旱獭洞开口较大,洞口的坍塌可以形成陡坎,另外旱獭废弃的巢穴在雨水浸泡、灌入等作用下塌陷形成坑洼,继儿形成陡坎,致使草皮层下松散沙暴露,使风蚀和水蚀能力增强。当陡坎高度大于50cm时还会吸引牛羊前来蹭痒或纳凉,进一步扩大破坏面积。

2 草原鼠害防治现状

据2014~2018年的鼠害发生与防治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新疆近五年草原害鼠每年平均防治面积约为1.36万km2,防治面积约占危害面积的28.0%,其中每年通过投放生物制剂毒饵、新建鹰墩鹰架、物理防治等措施进行防控的面积仅为0.40万km2。由此可见,新疆草原鼠害防治比例偏低,鼠害对草原荒漠化和沙化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3 加强草原鼠害防治对治理草原荒漠化和沙化的重要性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新疆部分草原,鼠害是导致草原沙漠化和草原退化主要因素[7],严重威胁草原生态环境平衡。害鼠终年在草场打洞,啮啃植物根系,推出地表土丘,导致植被被掩盖,草皮层被破坏,使得土壤裸露,水土严重流失,土壤逐渐沙化。因此,加强鼠害防治力度对避免草原荒漠化和沙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草原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加强鼠害防治工作必将对其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当前的新疆鼠害防治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防治力度也不够大,无法从根本上控制鼠害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综合施策,合理运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方法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鼠数量控制在不足危害水平,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避免草原荒漠化和沙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沙鼠旱獭鼠害
零度火焰
你越追,它越远
旱獭洞迎来“看房团”
旱獭造访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探析
草原鼠害防控技术探索
打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