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泗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探究

2019-02-12邓衍安陈军辉

兽医导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泗县示范场粪污

邓衍安 陈军辉

(1.安徽省泗县大路口畜牧兽医水产站,安徽泗县 234334;2.安徽省泗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安徽泗县 234300)

泗县是农业大县,也是畜牧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泗县畜牧业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性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畜牧业在保障城乡肉食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畜牧业发展现状

(1)畜禽水产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18年,全县生猪存栏61.38万头、出栏92.15万头;家禽存栏1960万只,出栏3120万只;肉羊存栏34.37万只,出栏66.98万只;肉牛存栏6.05万头,出栏4.34万头;肉类总产13.04万t;禽蛋产量4.53万t;畜牧业产值34.4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5.5%;畜禽产品在保障稳定数量的同时,质量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2)畜牧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规模化养殖比重显著提高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发展迅速。截止2018年底,全县培育部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培育省市龙头企业21个,其中省级畜牧龙头企业3个,市级畜牧龙头企业18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4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10个。省级安全优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市级安全优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打造畜禽产品品牌20多个。

(3)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畜牧业科技贡献率逐步上升。通过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和畜牧技术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工作,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使先进适用养殖技术转化应用率大幅提高,主推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80%以上,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在品种培育、标准化养殖、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重大疫病防控、畜禽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机械化生产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4)养殖业污取得新突破,生态效应初步显现。为了把新时期畜牧业建设成为环境良好、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新型畜牧产业,泗县县委、政府在支持畜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在探索和寻求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逐年加大对养殖业污染减排事业的投入,并出台相关政策,划定了禁养区。通过推广大中型沼气和发展生物有机肥、普及应用秸秆青贮、生猪发酵床养殖和粪便循环利用等一批综合配套模式和技术,使泗县养殖业污染治理初见成效。截止2018年底,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已配套粪污治理设施装备464家,粪污治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7.7%,粪污治理设施运行的规模场464家,运行率达90.3%,为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县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在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基础上,泗县着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累计完成收贮青贮玉米0.3万hm2,不仅有效加速了草食畜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草食畜加工流通,完善了产业化经营,丰富了畜牧业发展内涵,对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农村经济做出了贡献。

2 存在问题

(1)产业整体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不足,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2)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

(3)养殖业用地难、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畜禽政策性保险覆盖面窄,除生猪外的多数畜种未纳入保险范畴。

3 几点建议

3.1 构建畜牧业安全体系

牢固树立安全是畜牧业发展底线的意识,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突出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确保生态安全;严格规范兽医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生物安全;加强畜牧投入品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3.2 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

充分发挥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的示范效应,从场址选择、场区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品种选择、饲养规程、投入品使用、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严格审核把关,做好标准化创建工作。积极探索畜禽标准化养殖新模式,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设施自动化水平,积极推广养殖场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实现粪污堆积发酵还田、生产有机肥,推行养殖场“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沉淀氧化-沼气利用-达标排放”的生态模式。

3.3 促进畜牧产业链延伸

支持大型养殖企业向加工业延伸,打通产业发展瓶颈,从屠宰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不断延伸畜禽产业链条,使加工业成为带动现代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动力,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模式,在加工企业与畜牧业合作社、养殖场(户)之间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牧场开展养殖合作。

3.4 实施生态环保养殖示范工程

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范养殖、聚力治污,引导和鼓励养殖场采用粪便堆积发酵、干清粪、干湿分离、污水三级沉淀、沼气发酵和有机肥制作等粪污处理技术,积极推广“种养结合、粪污就地消纳”等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结合全县养殖布局情况,按照政府搭台、企业运作模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建设统一的有机肥厂、沼气(发电)处理中心和污水集中处理站

3.5 培育打造一批畜牧品牌

加快畜牧业品牌建设,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认证和管理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3.6 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县乡畜牧兽医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和完善畜牧兽医检测仪器、办公设备、采样工具等设施设备。加强动物防疫、检疫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落实饲养场备案制度,强化养殖场(户)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畜牧投入品的采购、使用等各项台帐记录。

猜你喜欢

泗县示范场粪污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安徽泗县:山芋让村庄发展更红火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安徽泗县:“扶贫瓜”走进城市餐桌
Top Republic of Korea's animal rights group slammed for destroying dogs
我愿意
——献给地震灾区的志愿者
第四批全国农垦现代化养殖示范场增加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