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抗桥粒芯蛋白1和3抗体在天疱疮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2019-02-12周小芳宋志强邓向芬顾洪芝钟白玉翟志芳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天疱疮敏感度表皮

周小芳,宋志强,邓向芬,顾洪芝,张 恋,钟白玉,翟志芳

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类累及皮肤和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疱病,组织病理表现为棘细胞层松解。患者血清内存在针对主要抗原为桥粒芯蛋白1(desmoglein1,Dsg1)和桥粒芯蛋白3(desmoglein3,Dsg3)的自身抗体,该自身抗体是诊断天疱疮的免疫学指标之一,同时其抗体水平高低与病情变化相关[1,2]。笔者回顾性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临床拟诊为天疱疮患者的血清抗Dsg1和抗Dsg3抗体的阳性率,对其在天疱疮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首诊时拟诊为天疱疮的患者113例,其中男62例,女51例,年龄12~83岁,平均(47±3.7)岁。纳入标准:①首诊拟诊为天疱疮;②患者临床皮损面积>10%,皮损表现为红斑、糜烂,伴或不伴有水疱、大疱损害;③同时行皮损组织病理、直接和(或)间接免疫荧光检查;④临床资料完整。已经确诊为天疱疮或经过治疗的患者,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除外。

1.2 方法

1.2.1 ELISA检测法 应用Dsg1抗体和Dsg3抗体诊断试剂盒(ELISA,日本MBL公司),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结果判定:Dsg1 ELISA:ELISA指数≥20 U/ml为阳性;ELISA指数14~20 U/ml为不确定;ELISA指数<14 U/ml为阴性。Dsg3 ELISA:ELISA指数≥20 U/ml为阳性;ELISA指数7~20 U/ml为不确定;ELISA指数<7 U/ml为阴性。

1.2.2 组织病理检查 常规皮肤活检术取红斑或水疱侧皮肤送组织病理检查,正常皮肤侧送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同时抽取外周血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1.2.3 天疱疮诊断标准[3]①临床表现为皮肤松弛性水疱和大疱,尼氏征阳性,常伴有黏膜损害;②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内棘层松解;③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血清中有表皮棘细胞间天疱疮抗体;④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皮棘细胞间有IgG、C3沉积。此外,外周血Dsg1抗体和(或)Dsg3 抗体检测阳性是近年新增的天疱疮诊断新方法[4]。

2 结果

113例患者中,77例确诊为天疱疮(包括红斑型和寻常型)。77例患者组织病理均表现为表皮内棘层松解。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皮棘细胞间均有IgG网状荧光沉积。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示表皮棘细胞间有IgG、C3、IgA、IgM网状荧光沉积39例;表皮棘细胞间有IgG、C3、IgA网状荧光沉积7例;表皮棘细胞间有IgG、C3、IgM网状荧光沉积1例;表皮棘细胞间有IgG、C3网状荧光沉积30例。确诊为天疱疮的77例患者中,Dsg1抗体及Dsg3同时阳性的39例,阳性率为34.51%,Dsg1抗体阳性的 71例(含39例双抗体阳性的患者),阳性率62.83%,敏感度为92.21%,特异度100%;Dsg3 抗体阳性45例(含39例双抗体阳性的病例),阳性率39.82%,敏感度58.44%,特异度100%。36例非天疱疮患者Dsg1 抗体和Dsg3抗体均阴性。

3 讨论

天疱疮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棘细胞间IgG和C3沉积,同时,血清内存在针对主要抗原为Dsg1和Dsg3的自身抗体,因此,通过ELISA法检测Dsg1、Dsg3特异性抗体,可作为一种新的天疱疮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技术。该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还可以区分寻常型和落叶型天疱疮[5,6],而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检查该抗体有助于指导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以及判断病情的转归[8,9]。

本研究对113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77例患者经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直接和(或)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确诊为天疱疮的77例患者进一步分析,其Dsg1抗体阳性 71例(62.83%),敏感度92.21%,特异度100%;Dsg3抗体阳性45例(39.82%),敏感度58.44%,特异度100%。36例其他大疱性皮肤病患者Dsg1 抗体和Dsg3抗体均阴性。总体上看,Dsg1抗体检测在天疱疮诊断中的敏感度较高,达92.21%,这与李洪文等[7]报道抗Dsg抗体在天疱疮中的总阳性率90.5%结果相近。闫言等[8]报道抗Dsg3抗体水平与口腔黏膜损害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Dsg3抗体阳性患者多伴有明显口腔黏膜损害,本文Dsg3抗体敏感度(58.44%)稍低,可能与患者例数以及入选患者的天疱疮类型有关,但二者对天疱疮的诊断均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有研究表明,天疱疮患者血清抗Dsg抗体与疾病表型、病情活动性存在明显相关性。朱海琴等[9]的研究表明,抗Dsg1和Dsg3抗体类别与天疱疮临床类型有关,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抗Dsg1和Dsg3抗体滴度有上升趋势。冯素英等[10]的研究表明,在天疱疮的不同阶段(天疱疮患者治疗前、病情缓解且糖皮质激素开始减量时、糖皮质激素减量至相当于初始量1/2时、维持治疗开始时以及随诊2年时)检查体内Dsg1和Dsg3 ELISA指数是不同的。通过ELISA测定其存在抗体及其滴度变化,对临床做出正确诊断,进一步监测病情的活动,制定糖皮质激素减量的计划,预测疾病的反复或复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4,5]。该研究由于病例数偏少,未对Dsg1、Dsg3抗体与不同类型天疱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需要今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比较分析。

综上所述,ELISA方法测定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抗Dsg1抗体和抗Dsg3抗体,方法简便,对患者创伤小,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检测其存在和滴度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天疱疮敏感度表皮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天疱疮合并症的研究进展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天疱疮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水果
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β防御素-2在天疱疮中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