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0.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作用对比分析
2019-02-12郑州大桥医院450000赵云云
郑州大桥医院(450000)赵云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三组,A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1~52岁,平均(31.5±0.9)岁;B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55岁,平均(32.6±1.2)岁;C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1~57岁,平均(33.2±1.5)岁;组间比较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三组麻醉前均常规禁食、建立静脉通道等,取患者仰卧位,指导患者手臂自然放置;以便携式超声系统扫描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对前斜肌外下方类圆形低回声神经干进行探查,以7号针头行走,链接延长管与注射器,自超声探头外侧进针,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麻药物罗哌卡因15mL;A、B、C三组注入药物浓度分别为0.3%、0.4%、0.5%;均由同一麻醉师完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麻醉效果,优:用药后20min,以针刺法检测各神经支配区域疼痛程度均为无痛;良:经针刺法检测患者可见轻微疼痛感,需加用镇痛辅助药物;差:未达到手术麻醉要求,需行全身麻醉[1];对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对三组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以SPSS20.0处理,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以t与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麻醉效果比较 A组:麻醉效果优、良、差者分别为22例、8例、0例;所占比率分别为73.3%、26.7%;B组:麻醉效果优、良、差者分别为26例、4例、0例;所占比率分别为86.7%、13.3%;C组:30例患者麻醉效果均为优,占100%;三组比较,C组麻醉优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X2=9.23、4.29,P=0.002、0.038)。
2.2 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A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3.2±1.2)min、(6.9±1.0)h、(5.5±0.5)h;B组:各项指标时间分别为(8.1±0.8)min、(9.0±1.1)h、(7.2±0.8)h;C组:各项指标时间分别为(5.1±0.7)min、(7.3±1.2)h、(12.4±1.2)h;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均明显缩短(t=19.369、31.935,P=0.000、0.000),且C组短于B组(t=15.458,P=0.000);镇痛维持时间比较,B组明显长于A组与C组(t=7.737、5.720,P=0.000、0.000);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比较,B组与C组均明显长于A组(t=9.870、29.071,P=0.000、0.000),且C组长于B组(t=19.748,P=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 A组中仅1例患者出现霍纳综合征,发生率为3.3%;B组中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霍纳综合征1例,SPO2下降1例,发生率为6.7%;C组中霍纳综合征3例,SPO2下降2例,声嘶1例,呼吸困难1例,发生率为23.3%;A组、B组均明显低于C组(X2=6.41、4.32,P=0.011、0.038)。
3 讨论
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且斜肌间沟具有潜在性间隙,局部给药后可达到完全扩散的效果,从而可完全阻滞臂丛神经[2]。但由于肌间沟臂丛部位血管丰富,若局麻药物使用不当则极易引发毒性反应,因此,选择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麻醉药物非常必要。罗哌卡因与传统的布比卡因具有较为相似的化学结构,但其安全性更高,故而逐渐得到推广。本次研究中对低、中、高三种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0.4%浓度的罗哌卡因其麻醉效果优于0.3%的罗哌卡因,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0.5%浓度的罗哌卡因,可有效减少霍纳综合征等现象发生,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0.4%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