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作品“松鼠壶”造型趣味
2019-02-12都雁冬
都雁冬
大千世界,有着种种让人惊叹的奇观,同样也有着平常我们所忽略的细节,当一件事物太过陌生的时候,人们会震撼于它的第一印象,而当一样事物十分熟悉的时候,人们又往往会忽略它本来的面貌。艺术创作的很多来源很多便是那初次的震撼,以及在回想中获得的恍然大悟,一切优雅可爱的造型色彩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养分,所以自然正是紫砂工艺塑造的宝库。紫砂有着优良的可塑造性,充分的运用这种性质,可以让人回味自然,让创作者可以提炼出其中有趣的部分,作品“松鼠壶”便是这样诞生的。
这把壶的造型创意源自于自然界中可爱的小松鼠,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小动物,传统紫砂壶式中的“松鼠葡萄壶”就是以它为原型创作而成的。不过作品“松鼠壶”的塑造却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是一件造型相当简洁的光素器紫砂壶,它浑身上下并没有进行任何仿生的精细雕琢,而是以自身整体的造型,用抽象写意的方式塑造了“松鼠”这一客观存在,并且由于各个部位紧扣“松鼠”的形态特点,虽然没有任何装饰以及雕琢,但仍然可以顺畅无误的表现出自身的创作主题,任何人第一眼看到它都会被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所打动,是一件非常成功的创意造型。
《松树壶》
这把壶之所以塑造的有趣,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局部的精细塑造以及对整体的把握,将自然界中“松鼠”所具有的特点,完美的融合到传统紫砂壶的结构当中,所以即便这把壶浑身上下没有任何装饰,普通人也能从整体的外观上感受到“松鼠”这一主题的存在。在具体制作的时候,其壶身采用通常的泥片围身筒法,由于壶面弧度较大,所以在拍打泥片的时候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和力度,要在泥片干燥之前,拍出合适的壶面曲线,身圆虚扁,这一造型塑造的是松鼠的腹部,胖胖的小松鼠有一个毛茸茸的大肚子,这样的形体能够顺利的紧扣人的心灵,所以娇憨的外表从肥而不腻的壶身开始;其后世壶口的制作,壶口语壶盖对应的松鼠的脑袋,由于壶身虚扁,而为了突出松鼠的灵动有力,身首就要适当抬高,所以壶盖被适当拉长,如同帽檐一般覆盖于壶口,紧接着就是壶钮的塑造,壶钮是一个硕大的扁圆,以过往的紫砂壶造型来说,这样的壶钮显然太大,但对于松鼠这个造型表现来说着却是必须的,因为自然界松鼠的头顶往往有一撮翘起的绒毛,这些绒毛就好像一顶帽子一样戴在松鼠的头顶,并不比松鼠的脑袋小多少,两者的比例大致处在二比一的程度,同时壶钮的造型与壶身相呼应,这也顺应了传统紫砂壶的工艺制作传统,不至于上下失格,形成单纯造型的堆砌。
在制作好壶钮之后,根据钮、把、流之间的潜在联系,壶流和壶把在整体的造型中也就需要相应的增大,而我们都知道,松鼠都有一条毛茸茸的大耳朵,并且在很长时候这条耳朵是卷起在松鼠身体的背后的,所以作品“松鼠壶”在处理壶把造型的时候,顺势将增大,形成了镂空的胖圈把,看起来就好像是松鼠的尾巴一样。当然胖胖的壶把自然会增加壶体后端的质量,为了前后平衡,壶流也需要相应的做一些调整,而通过观察自然界中松鼠的形态就会发现,当松鼠端坐在地上的时候,它的两条前爪会向前蜷曲的抬起,于是作品“松鼠壶”壶流的曲线就诞生了,其正是模仿了松鼠前爪的姿势,以流口向前,流身中部向前弯曲的样式模拟了松鼠的姿态;这样一来整个松鼠的形象也就完整了。
总结:综上所述,作品“松鼠壶”的塑造时建立在对自然形象细致观察的基础之上,紧扣事物的特点,将这些特点一步一步合理的引入到紫砂壶的结构造型之中,用抽象写意的形式隐含了充足的形体趣味,让人在观赏使用的同时获得了乐趣。其中的关键一是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二还要具有对形体理解、提炼、把握的能力,将所有的元素整合在一起进行整体的设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