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作品“玉瓢壶”创意创作谈
2019-02-12杭书兰
杭书兰
谈到紫砂壶,很多人都知道其丰富多彩造型多变的外形,而在种类繁多的紫砂壶造型之中,“石瓢壶”是其中一款经久不衰的茶壶样式。很多创作者认为石瓢这一造型有着“跌不破的形”的特点。这并非是指做成石瓢样式的紫砂壶就摔不破,而是指它的造型十分凝练,无论从那个角度都能够产生良好的视觉观赏效果。这似乎也印证了清代陈曼生与杨彭年在石瓢壶上留下的铭文“不肥而坚,是以永年”这句话可谓概括了这一造型的精髓,是所有做壶人都心生向往的境界。
正因为石瓢的造型是如此优秀和受欢迎,所以历代紫砂创作者都试图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双手塑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石瓢造型,其中就有瞿子冶的“子冶石瓢”,顾景舟的“满瓢”、“高石瓢”、“矮石瓢”等等。这些风格各异的石瓢造型展现出各自不同的形体魅力,不断拓展这石瓢这一造型家族的成员,眼前的这件作品“玉瓢壶”便同样也是从原本的石瓢造型衍变而来的,其在制作的时候将玉石的形体特点融入其中,诞生了一件别具风味的全新作品。
《玉瓢壶》
紫砂历来都有着“紫玉金砂”的美称,这是因为紫砂烧成后的表面质感在某些时候可以达到“类玉”的效果,同时在维持这种效果下,紫砂泥料内隐含的黄色砂砾会来散发出金色的光芒,所以在作品“玉瓢壶”当中引入“玉”的概念是完全可行的。我们都知道玉器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独特的工艺美,自古以来玉器都给人一种环环相扣的精工细作,玉的形态有很多,但几乎所有的“玉”都表现出玲珑剔透的整体性,一件玉器往往给人直观上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将“玉”这个概念引入紫砂壶的造型创作中首先就要设计一个整体,从整体上把握“玉”这一创作题材。当然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紫砂优良的可塑造性可以让我们做到这一点,这离不开细腻严谨的基本工艺,也离不开基于整体的形体设计。
基于玉的整体性,在作品“玉瓢壶”的成形过程中,完全采用暗接法来进行镶接,通过脂泥消除棱角,让壶流、壶把、壶钮和壶足都与壶身、壶盖形如一个整体,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对壶把的改造,传统石瓢壶把上下两端镶接在壶身之上,通常呈倒三角形态,但三角形在玉器造型之中是极少出现的,镂空的三角那就更加稀少,与通常人们对“玉”的认识不符,所以在这把壶上需要加以修改,从原本的倒把三角修正成圆圈,构成一个“玉环”形式,但这样一来,原本石瓢造型所给予的视觉冲击力也就不复存在,这时候就需要思考从别的方面来补充这种视觉感受,将壶把增肥就是一种办法,这样的造型在过去出现的极少,所以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椭圆的圈把也与“玉”的圆润相互契合。
在过去的制壶经验中,创作者基本延续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壶流、壶把以及壶钮三者的形态要能够相互关联,表现出同样的形体艺术风格,所以当壶把产生变化以后,壶流和壶钮也就相应的产生了变化。在壶流的制作商,由于把端较为肥胖,倘若依旧采用原本的细直流则壶产生前后严重不平衡的状态,所以流身同样加大,但要注意,壶流本身质量的增加是有其形体极限的,其长度和宽度依据壶把的形态相应增加和减少,同样案接于壶面。最后是壶钮的制作,在这把壶上,壶钮的形态相对更加简单一些,只需要将壶把的“玉环”形态加以移植,镶接在壶盖表面上,而根据壶钮与壶盖、壶身的大小比例,钮的质量要适当缩小,同时制作壶盖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壶盖的厚度,由于壶盖与壶身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要让两者形成整体感相当困难,即便采用截盖的形式,其子母线的处理又十分难以取舍,因为“玉”的边缘是不存在棱角的,截盖倘若兼顾了这一点,那截盖也就不是截盖了,显得不伦不类,所以不如将壶盖与壶身制作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玉器”,这样一来处理起来圆润美观,制作起来也方便了很多。
最后,则是壶钮与壶底部的线条融合处理,三乳钉足的茶壶形式过去有很多,要增加整体感,就要从钉足与壶底部的组合线条入手,带有曲线的壶面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时候整体的壶面也就没有了类似于“子冶石瓢”的那种“瘦”感,更加接近满瓢的饱满圆润,流、把、钮三者的形态则表达了出强烈的“玉器”的形态感,提供了充足的整体性,“玉瓢”的创作属性也就自然浮现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