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龙吟”的陶刻装饰艺术

2019-02-12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龙吟紫砂陶陶刻

刘 浩

紫砂壶的发端可以追溯到宋朝,到明代的时候逐渐形成规制,流行开来。作为一件喝茶品茗的实用茶具,紫砂壶古朴典雅、造型各异,上面可以用书法、绘画、陶刻等等的手法进行装饰,一直以来深受高官富贾、文人墨客的喜欢和青睐。紫砂原矿这种神奇的泥料,只有在宜兴丁蜀才能觅得其行踪,世世代代的宜兴紫砂艺人把手中的“五色土”幻化成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的各种器型,经过118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烧制以后,又产生了奇妙的色泽变化,遇水则呈现水雾袅袅之情景,把玩日久则散发出幽幽之光,仿佛玉石一般温润尔雅。从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中,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今天,年轻一辈的紫砂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演绎出了紫砂艺术无穷无尽的魅力,紫砂壶更是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茶座佳品和收藏珍品,吸引着许多壶友和收藏家关注的目光。

紫砂器之所以散发浓浓的文化韵味,除了紫砂泥料本身天然而成的质朴色泽和古香古色的造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上面的装饰艺术,我们常见的有镶嵌、泥绘、陶刻等等表现手法,可谓众彩纷呈,各有千秋。其中紫砂陶刻艺术的集大成者,当推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篆刻家陈曼生,正是他和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凤年等人联袂设计创作的“曼生十八式”等一系列经典紫砂陶刻作品,才使得文人紫砂壶更为广泛的流传开来,形成了“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说法。当浑然天成、大巧不工的紫砂器遇到了深刻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二者的结合为紫砂艺术的丰富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文化的艺术生命力,让紫砂完成了从“器”向“道”的华丽转身,拓宽了紫砂艺术的传播渠道和受用人群,成为传承、记录、表达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最合适的载体之一。

《龙 吟》

我的这把“龙吟”紫砂壶,其灵感来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极具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壶身曲线强劲有力,浑圆饱满,充盈着一股挺拔向上之气韵。三弯流婉约隽永,自壶身胥出,出水利索,与壶身衔接之处有着龙嘴的造型装饰,在精致中透露出威武霸气之感,圈形壶把也是龙的形象来装饰点缀,坚挺有力,刚柔相济,端握舒适,和壶嘴遥相呼应,自成一体。壶盖微微向上隆起,加上扁圆四方形钮,犹如层层方形叠加,设计感强烈,层次感丰富。此壶泥料上乘、构思巧妙、工艺精湛、造型瑰丽,宛如苍龙于云水之间吟啸,此等奇伟景象,全部容纳于一壶之中,让人不禁啧啧称赞。然而此壶的点睛之笔在于壶身陶刻“山水之间,可作主人”,八个大字赫然在列,用笔流畅俊逸,纯熟老道,刻绘强调刀锋,遒劲有力,使得整器金石味、文人味、书卷味并举,让人观之,时而活泼灵动,时而磅礴大气,意境深远,宛如神龙一般,见首而不见尾。

我在紫砂陶刻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一直以陈曼生“铁干银钩、简意驭繁”为指导思想,因为紫砂壶本来就不上釉色、素面朝天,本来的纹路肌理就是很好的创作背景,所以简约、古朴、清逸、典雅就是我在陶刻艺术之路上追求的至高意境。一把紫砂壶,配上陶刻内容,让我们在回味茶香、余甘留舌之时,仔细把玩端详,体会壶身铭文之深刻内涵。这把紫砂壶取名“龙吟”,除了形态的捏塑方面有着龙的元素在里面之外,我特意选择“山水之间,可作主人”作为铭文,可以看作是飞龙在天、潜龙入水,山水之间都是它的自由之地的意思之外,还颇有几分欧阳大儒“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情趣和雅兴。在当下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之余,不妨来到山水之间,放松身心,作山水的主人,也作片刻自己的主人,不亦乐乎?

结语:紫砂陶刻艺术以坯为纸、以刀代笔,将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炼于一炉,要求陶刻艺人有着高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基础和审美价值,再加上中国文人的参与而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多样,使其具有了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了众多壶友的喜欢和藏家的高度认可。在今后的紫砂陶刻艺术之路上,我还要在潜心专研经典名作的同时师古而不泥古,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来感恩壶友,回馈社会。

猜你喜欢

龙吟紫砂陶陶刻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宋自重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浅析紫砂陶刻中的书画艺术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加入全球汉诗总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