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陶刻作品《三足神龙》的意蕴风采
2019-02-12吴秋平
吴秋平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1、前言
陶刻,说起来就是一种在陶坯上刻画的创作艺术,这种艺术具备一定的欣赏与实用功能。在历史上我们能看到最早在作品上刻画符号的时间,大概也是可以说是从新石器开始的。在陕西省处的中北部,有一处地方距离现在大约有五六千年历史了,在那个地方,一位考古的工作者发现了一块刻着符号的尖底瓶的一些残片,直径大约是9厘米,高度大约在5厘米,厚度大约在1厘米,瓶口唇部刻有12个烧制前就有的符号,这些符号的意义,现在还不是特别明确,还没有专家给出解答。
2、陶刻作品《三足神龙》的意蕴风采
陶器的出现作为人类社会中非常伟大的一种创举,陶器是直接来自生活中的工艺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一种美学元素。在几千年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民族的文化熏陶下,陶器的发展,凝聚了陶艺人的丰富情感,表现出陶艺人的艺术形式。陶刻艺术的盛行是在清朝,早期的陶刻艺术,是制壶匠人特意请教书先生在壶的底部刻上姓名等内容,这只是一种记号问题并引申于壶体装饰。到了十九世纪,陈曼生的出现,陶刻艺术慢慢发展成型,这个时期创造了陶刻艺术的一段辉煌时期。
对于陶刻艺术的表现,文人墨客的出现是重重将陶刻艺术向前迈了一步,壶也随着字体书画的刻绘而越老越具价值,书画字体也在壶这个载体上慢慢得到传承。作为一名陶刻家,一定要具备优秀的文化涵养、书画功力、刻绘技术手法,这三样都是不能缺少的。在陶刻中,用刀来代替文人手中的笔,在壶坯上刻绘书画的艺术,表现出其中书画的神韵,还有用刀的意蕴,这样才能表现出一种完整的艺术感觉。
由矿石加工而成的陶坯,它的可塑性可以说是相当好,在坯上刻画,其中的各种字体、花鸟、山水都可以用来装饰。书法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字体的书写与表现方式的不一样,在刻绘时候,使用的刀法也不一样,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一些陶刻工作者,并没有领悟到其中的精髓,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这其实和书法艺术的真谛是违背的,不能说是一件完美的陶刻作品了。
《三足神龙》作品以紫砂壶为载体,在创作中加入陶刻、金石元素,壶身刻绘被形象地艺术化表现。壶形巍峨,极具创意。以龙作为主题,在造型上呈现美好的寓意。此壶的大方之美深入人心,这件作品带给大家的是一种美好祝福。壶身镌刻,刀刀如锥,笔法遒劲,极具文化感染力,可以说颇见作者深厚的功力,使此壶充满了古朴的韵味,更具文化价值,把作品的庄严威武和古韵特色凝聚在壶上,壶身的字体刻绘是将一片祥瑞气息铺满紫玉金砂。
在作品中体现出一种金石味这跟刀的使用要求需要很大的联系。单刀的线条比较挺拔,双刀的线条比较厚重,切刀出来的线条更偏向于迟涩一点,削刀就比较轻盈。一个好的刻绘匠人一定要根据作品熟练使用刀法,灵活运用刀法,使作品生动有趣,具有丰富的美感。要想作品流传下去,一定要有艺术价值和技法深度。
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常人都会让人觉得具有很强的书卷气息。书卷气息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作品有韵味,有韵味的前提是有深刻的学识教养,不随波逐流、俗不可耐。一位陶刻家,一定是有高深的修养,善于在作品刻绘前把作品的美感寄托在刻刀上。整个陶刻的过程,都是用刀代替笔,既在表现书法的同时,还要加入自己的想法,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这种平和、自然的用刀风格,与欣赏者产生一种心灵碰撞。
在陶刻艺术中,会有一些人觉得下刀猛了以后,金石味会更浓。其实,真正的金石味不只是这些。有时候体现的是,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和石刻的文字里,还有就是要在金石质地上给人一定的审美空间。石刻上的文字,以夸张豪放为特点,字体线条浑厚、圆劲,挺拔。所以说,陶刻作品要有浓厚的艺术气息,这种气息才是金石韵味。
3、总结
陶刻,说穿了就是用刀法去替代手中的笔,要表现出书法的韵味,也要有一股金石韵味在其中,作为一门极具内涵的综合性艺术,一定要能从现象中看清楚其中的要求,笔法、刀法只是作为一种表达手法,而艺术气息的神韵才是艺术表现的关键。一件做工非常优秀的作品,一定要有非常深厚的艺术气息,得体的书画装饰,才会让人品茗同时产生怡然自得的惬意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