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拙归园田
——浅谈紫砂壶“金瓜满园”的造型和田园韵味
2019-02-12蒋志敏
蒋志敏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金瓜满园》
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龚春(供春)。 “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供春壶是模仿树樱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制作的,然后刻上树樱的花纹,烧成后受到世人喜爱。早期的紫砂壶中,类似供春壶这样以大自然中的事物为载体,将花草树叶作为元素融入壶中的作品不计其数,例如竹段、松鼠葡萄、南瓜壶等。这些作品带着大自然的气息,带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作品往往都是妙趣横生、情趣超然的。
其实做壶的时候,也是一种人生,停下手里的活,去外面走走,生机盎然的春天里,百花齐放,泥土里都散发着芬芳;枝繁叶茂的夏天,荷塘、蛙叫、虫鸣,别有情趣;金秋十月的秋天李。硕果累累,空气里都弥漫着丰收的喜悦、银装素裹的冬天,沏一壶热茶,坐在炉火边,人生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本文分析的作品“金瓜满园”正是作者走进自然,看到秋天大片金黄的累累果实,有感而发设计制作的。这样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田园生活为基调,走进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散发出的气息宁静、质朴、返璞归真。
“金瓜满园壶”带着浓浓的田园风情,别具闲趣。壶身采用了经典的圆形身筒,但是作者设计的重心较低,并没有像传统茶壶那样刻绘贴塑于壶身,而是根据的、流、把的高度,重心都转移到壶的下半部分,壶底更是设计的别出心裁,拉长了人的视觉范围,增加了视觉效果,令人回味无穷。整把壶线泥质上乘、用料讲究、颜色恰当、线条流畅,比例适宜、晕色细腻,让人赏心悦目。
壶嘴与壶把都是呈瓜藤状的。壶嘴粗壮有力,藤蔓的凸起枝节形态逼真,三弯流的出水干净利落;藤蔓弯曲形成的壶把苍劲有力,线条自然流畅,没有任何声影停滞的感觉。壶钮这是成金瓜形状,瓜连着藤和叶以贴塑的表现手法匍匐于盖面,生动而写实,不张扬不造作,朴实稚气浑然天成。
壶身圆实润和,从壶身中间开始一直到壶底部遍布了瓜蔓和金瓜。秋天是一个承载着收货和喜悦的季节,金灿灿的瓜果,一串串饱满沉实,压弯了枝干,垂落下来,整个果园都笼罩在这样的丰收喜悦中。作者正是因为走进了生活,走进了田间果园,才会将累累金瓜贴塑在壶的下半部分,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设计,也是作品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一串串果实遍布壶的地步,瓜蔓缠绕,作者的技法精良全部体现其中。细品此壶,田园风情尽显其中。
诗人范成大诗语“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描绘了一幅自然生动的清新画卷,这是在金刚水泥中生活的人们所不能体会的。如果你曾经到过乡村,或者现在正居住在乡村,那么你一定会感受到乡村与拥挤的城镇完全不同的清新风味。在这里,一壶清茶,一缕阳光,山涧一捧水,可能就是生活本身了。你可以无尽的贴近自然,在山水间,在田间劳作间,在乡里乡亲的欢笑间感受生活的真谛,这也是作品“金瓜满园”的主题。
结 语
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又超脱生活的。紫砂壶艺术传承已久,艺人们精心雕琢自己的技法,构思新颖的造型,选择让人耳目一新的主题,让自己的作品可以做到在形、态、神、气方面都独树一帜。这些技巧或者思考都是需要在生活的基础上的,任何艺术都是来自生活来自于自然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高雅出众,跳离生活,最后只会让作品空洞乏味;而一味的追求平时无华,疏于对艺术最求,作品会脱离市场需求。只有两者合二为一,加上紫砂艺人的不停追求,紫砂艺术才能渊源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