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品牌的专业化、长效化、制度化探析

2019-02-11王锐兰穆莉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5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

王锐兰 穆莉

摘 要:志愿服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专业公益服务为定位的东华大学“松江片区小学公益普法志愿服务项目”,立足于法学专业,依托院、校两级共同培育“公益品牌项目”,通过专业化、外延丰富的培训实践,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按需授课,建立有效的经验传承机制,形成了品牌活动长期发展的保障,可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化、长效化提供借鉴,同时也为项目日后的开展提出思考性建议。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公益品牌

作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生力军,在校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担当起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相继被各高校作为实践育人重阵,但问题和挑战也接踵而至,如何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如何将志愿服务育人功能有效发挥而非重过场、走形式?如此等等,成为高校团学组织、公益社团积极探索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长效化、专业化、制度化问题

(一)专业化面临瓶颈制约

志愿者专业化困境。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拥有较为强烈的意愿,除了一些需要较强专业知识公益服务项目,大多数项目对于开展服务的志愿者存在这“低门槛、轻专业”的特点。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参与科普宣传和公益支教志愿服务的人数实属可观,虽然大学生群体素质和学识整体较高,但在支教过程中如何与服务对象有效交流、如何正确解释和普及新型科技产物的机理和运用等方面,同样需要专业化志愿者。

依托专业化组织和平台困境。“面对广泛深入的社会志愿服务需求,大学生志愿服务愿望强烈,但缺乏以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为定位的专业性平台支撑,无法充分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1],高校现有的志愿服务大多依托学生性社团组织,资源获取能力弱,组织规范和活动流程相对缺乏,导致志愿活动组织和项目实施存在发展困境。

志愿服务专业化困境。除了志愿者专业化面临困境、依托的組织和平台行政化现象严重、提供的专业技能培训难以实现之外,高校支援项目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志愿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所能筹集到的资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难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经费专项的缺乏,导致活动开展的质量、服务提供的专业化均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难以专业化,构建成一个闭合回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使得志愿服务专业化面临困境,如图1所示。

(二)长效化遭遇现实挑战

大学生流动性大,挑战志愿服务长效化开展。在志愿者管理中常常遇到志愿者流失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志愿组织的管理模式存在不足之外,人口的流动性也是志愿者流失的一大因素,特别是高校参与公益服务的大学生,流动性更大。此外大学生刚入校在从众心理、好奇心理的驱动下成为志愿者,但随着年级升高、课业加重,坚持下来实则少数,存在着较强的流动性。同时,新招募的志愿者需要时间进行培训、培养组织认同感,使得人员延续性存在问题,影响志愿服务长效化。

志愿服务经验积累和传承不足,挑战志愿服务长效化开展。“优秀志愿工作经验的累积和传承不足”[1],是对志愿者服务长效化开展的一大挑战。高校志愿者管理模式多为“独立型”(项目式管理),即志愿组织和志愿者是相对独立的,对志愿者的管理随着项目的结束而结束。这就导致了一项志愿服务结束后,缺乏相应的总结反馈机制,志愿者在活动中累积的经验做法难以传承。影响志愿服务的长效化开展。

(三)制度化仍然规范不足

志愿服务的立法有待推进。多年来我国志愿服务法制保障不足,主要表现为地方立法缺口大、质量参差不齐。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志愿服务条例》(后文称《条例》),虽然填补了我国志愿服务领域在国家层面立法的空白,从宏观层面明确了志愿服务管理架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权利及义务,为各地提供了统一的参考标准,但仍不完善。

志愿者激励机制单一。我国目前的志愿服务激励主要依靠荣誉奖励与表彰,缺少多样化激励途径,这种荣誉奖励和表彰只能满足大学生一时的“实现需要”。由于“成长需求关注相对较少、激励力度有待加强”,难以有效的在精神和物质上进行激励,直接影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同时作用于所提供的志愿服务质量,这不利于高校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志愿者保障机制不完善。志愿服务作为一项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高尚事业,在号召社会广泛参与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条例》对志愿者的地位、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明确提出“在组织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依然缺乏社会层面对志愿活动的认可制度、以及志愿组织获得资金支持和专业培训的保障。

二、“培育高校公益品牌项目”的实践

针对上述志愿服务所面临的问题,东华大学“松江片区小学公益普法志愿服务项目”在实践中,依托院、校两级资源共育共建“高校公益品牌项目”,东华大学以“普及法律常识,从娃娃抓起”为宗旨的“松江片区小学公益普法志愿服务项目”,是由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学生自愿结成、利用每周二下午课程闲暇的时间,走进松江片区多所小学开展普法宣讲,以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为目标,以“专业”公益品牌项目为定位,自2013年开展至今,致力于协助小学培养小学生的法治思维。五年来,项目团队积极探索,先后与松江第二实验小学、张施小学、东华附属实验小学实施结对共建,扩大普法范围;相继聘请专业导师,不断提升普法专业性,院校双方以“培育公益品牌项目”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模式,实现了志愿服务的专业化、长效化、制度化。

(一)立足法学专业,强调“法治理念传播者”使命培养

松江片区小学公益普法志愿服务项目,致力于培养7-12岁年龄段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意识以及传播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旨在通过小学公益普法活动,让法学学子走出课堂,将专业所长运用于实践,作为法治理念的传播者,感受法学人所承担社会责任。该项目立足于法学专业,强调法学人使命感的培养,从专业课堂、到实践活动,都以一名法律人的基本素养为要求,加强同学专业认同感、培养使命感,增强了项目团队的凝聚力,提升了成员的归属感。

(二)构建“培育公益品牌项目”,开展志愿服务实践

在立足于专业性质和特色搭建课外实践平台的背景下,在学院团委的促成下,2013年普法项目申请成为学院极具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2015年普法项目申请成为校级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同时获得学校志愿服务专项经费支持。此后,由学校团委牵头,统一给予志愿者工时认证、注册上海市志愿者、将该项目和优秀志愿者推荐参评校级及以上的荣誉。在这一模式之下,整合了院校两级资源,共同推进项目可持续化发展,为志愿者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例如,构建“培育公益品牌项目”开展志愿服务之后,依托校级团委资源,向后与张施小学、东华附属实验小学实结成共建;聘任导师从原有的法学专业教师扩大到松江区司法局和东华大学附校工作人员,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给予专业性的指导;累计开展主题志愿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达900余人,覆盖受益学生5 000人次,在校内外形成较大影响力,也获得了2017年度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参评项目中唯一一个大学生公益服务项目。受到的关注也从院校级拓宽到区市级,可谓是构建“培育公益品牌项目”开展志愿服务的获益者。

(三)注重多方培训与实践结合,提升项目团队专业性

项目团队依托区、校、院三级资源,聘任了包括专业老师、司法工作人员、小学教师,从法学专业知识的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的培养、切合小学生兴趣点开展教学,不断加强服务的专业性和长期性,建立一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专业法学科普队伍。

关注志愿者培训与实践,提升普法队伍专业化水平。对参与普法项目的志愿者提供专业化、体系化的培训,能够满足其参与志愿活动,以期提高专业知识、学习相关知识的动机。除了聘任导师开展培训之外,志愿者还参与以普法为外延的实践活动,通过邀请校内外法学教授开展“周周讲”,及时了解法律关注焦点,研讨在普法活动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聚焦问题专业化;通过模拟庭审现场,学以致用,生动贴切实战化;参与法学竞赛,与上海市司法局及上海各高校合作,建立法治联盟,打造独居特色的法学品牌,走出校门高端化。

组织开展专业性的技能培训,不仅对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大有助益,也让志愿者从培训实践中,提升了法学专业知识、满足了其专业学习的需求,这也是普法项目得以五年来一直保持法学专业学子参与度高达95%以上的原因。此外,针对高校志愿者开展专业化的培训,也能够加强志愿者团队的归属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对接需求授课,提供深层次志愿服务。项目团队与各合作学校达成定期合作模式,以每学期5-6次的授课频率,保证授课质量和实效。因材施教,針对不同学校背景和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件。例如,针对张施小学学生多为外来务工子女的大背景,团队在志愿普法过程中更加注重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以期达到最佳普法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侧重基本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的培养与引导,而对于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更侧重《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等法律知识的普及。

创新普法形式,重视趣味性、互动性。为了增加受众学生的积极性,项目团队积极创新普法形式。例如,自编自导自演普法剧、法制小品或者拍摄微电影;组织放映法制宣传片等。依托各所小学的场地资源,把“普法长廊”引进校园,将法律宣传文化墙、宣传橱窗建在学生最常见、最需要的地方;定期制作小海报、小册子,普及日常生活中的维权小知识、法律小常识。此外,项目注重普法的延续性与时效性,设立法律咨询摊位、信箱,帮助老师和同学快速解答法律疑难。

(四)建立“传帮带”机制传承经验,确保服务项目延续性

大学生拥有较强的流动性,随着学业增加、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新招募的项目志愿者需要一段较长的适应期和磨合期,难以有效组织和管理。为了解决项目延续性难题,项目团队依托院校级品牌项目优势,建立了“传帮带”机制,新生入校期间便推进“高年级+低年级”共同开展活动形式,用一个学期的时间逐步代领新加入的志愿者深入了解项目特点、不断学习授课技巧,同时确立了“高年级+低年级”协同参与法律竞赛,不断提升志愿者的热情和认同感,构建“高年级逐渐淡出、低年级渐入直至独挑大任”的螺旋式循环机制,以确保普法志愿服务的延续性。

三、“培育高校公益品牌项目”的实践思考

东华大学“松江片区小学公益普法志愿服务项目”,以其专业化、分层次按需授课,以及院、校两级共同培育“高校公益品牌项目”的实践模式,获得了法学专业志愿者和相关社会领域的认同,也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为了确保项目长效化开展,不断扩大活动影响辐射范围,进一步提升志愿者团队建设、志愿服务高质量,在此对项目的完善机制进行思考。

(一)构建“区、校、院”共建共育机制,扩大志愿服务辐射面

“松江片区小学公益普法志愿服务项目”在前五年的经验累积下,已经成为了松江区具有影响力的公益服务项目。但是仅仅依靠一所学校大约五十名的法学专业同学,面向松江三所小学开展普法活动,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频次不高,受众不广”的困境。

为此,在院、校两级共同培育的基础上,构建“区、校、院”三级共育共建机制,集中精力和优势资源,重点培养。结合地缘优势,由政府牵头联络松江大学城七所高校的法学专业,扩大专业普法团队规模的同时,也逐步扩大目标群体和服务对象,联动政府、高校,争取更多资源,共同培育高校志愿服务品牌化,有效扩大志愿服务的辐射面。

(二)注重媒介效应,发挥媒介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正向促进作用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大众参与的事业,所指的媒介可以等同于大众媒介。“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中最大的权力运作工具就是大众媒介”,注重并合理运用媒介效应的影响,有利于发挥媒介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正向促进作用。目前,普法项目尚未关注对外传播,鲜少使用院、校两级的官方媒介平台对志愿活动进行宣传,使得志愿活动、志愿者很少收获关注,不利于向社会传递志愿服务的动态和信息,也没有发挥媒体报道对提升服务热情和质量的正向作用。

同时,依托构建的三级共育共建机制,联动“区、校、院”三级宣传平台,发挥新闻报道对志愿者的正激励作用。

(三)加强营造仪式感、归属感、荣誉感,完善激励机制

普法项目的激励机制中最为欠缺的,便是忽视了仪式感的营造。参与普法的志愿者目前尚未拥有统一的“标示物”,例如志愿者服饰、袖章、旗子等。应投入资金购置“标示物”,对志愿者而言,因为拥有统一的“标示物”,“能明确志愿者的角色与身份,还能加快形成与融入团队的速度,更能让外界快速认识到该群体的存在并提升认同度”。

除了投入资金购置“标示物”之外,还应当重视总结工作,举办总结表彰和经验交流会,为志愿者发放服务证书、感谢信、纪念品等,这一环节其实是“志愿者对志愿服务产生并提升理性认知的重要环节”,更是一种仪式教育。此外,以群体性活动来呈现纪念意义的时刻,宣布志愿工作的结束,并营造一种归属感和荣誉感。

四、结语

通过对东华大“松江片区小学公益普法志愿服务项目”、“培育高校公益品牌项目”实践模式的反思可以发现,以贴合志愿者专业、依托多级联动共建共育为基础,在管理、培训和服务提供上实现专业化、长效化,是有效整合志愿者的服务愿望、实现服务动机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可行途径,能够使高校志愿者服务既有专业化平台依托,又有组织管理、文化建设、动力支持和长效机制保障,可以极大地集聚大学生志愿者,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高校大学生不断在志愿服务中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高琼.“公益社团+志愿者”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创新——以西安交通大学“英仔爱心社”为例[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7, 9(4):92-96.

[2] 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5号),2017-06-07.

作者简介:王锐兰(1965.08-),女,汉族,江苏启东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非营利组织管理;穆莉(1994.02- )女,回族,四川绵阳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非营利组织管理。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