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社会研究中资料收集的时间长度探究

2019-02-11南豪峰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5期
关键词:社会调查毛泽东

摘 要:毛泽东社会研究的资料收集环节耗费的时间大多在十天左右。长期处于领导岗位事务繁忙使得毛泽东不得不缩短资料收集的时间。毛泽东对于研究对象的熟悉、合理选择的访谈对象提供的具有密度和强度的信息都使得短时间也能够保证研究的有效性。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调查;资料收集;时间长度

当下的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的资料收集往往要求一年以上的时间,一般的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需要数月的调查时间,就是问卷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少也得数周的时间。毛泽东的社会研究一般需要多长时间?这个时间长度是否合适?

一、毛泽东社会调查中的时间长度

可以视为毛泽东调查研究方法论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并没有对研究的时间做出说明,倒是毛泽东的调查报告和他后来的一些文章、演讲、谈话、信件和指示中有一些关于研究的时间时间长度方面的资料。下面将之摘录整理。

从上表可以看出,毛泽东的社会调查持续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寻乌调查》是十几天,《兴国调查》是一周,这两个调查都明确说明了研究的时间长度,而《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原文中没有明确涉及这一议题,这里的时间是后来的研究论文加以说明的。

实际上自1930年代起,毛泽东在其文章、讲话、谈话和信件指示中多次提到了调查研究要耗费的时间长度。1944年同英国记者斯坦谈话中讲到,“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一切活动中找出几个令人满意的和令人不满意的典型例子,经过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得出具体结论,以求得必要的工作改进。这种观察实际情况,研究好的和坏的典型例子所用的时间,有时是几个星期,有时是几个月,有时甚至是几年。虽然用的时间比较多,但这种方法却使我们能同现实发展情况始终保持密切联系,能了解人民的愿望和需要,能向党内外工作出色的人学习。”毛泽东在这里讲的是几周、几个月或几年,时间比较长,而他后来的一些表述中时间就没有这么长了。

1956年毛泽东同参加中共八大的拉丁美洲一些党的代表的谈话中讲到“要争取和依靠农民,就要调查农村。方法是调查一两个或几个农村,花几个星期的时间,弄清农村阶级力量、经济情况、生活条件等问题。像党的总书记这样主要的领导人员,要亲自动手,了解一两个农村,争取一些时间去做,这是划得来的。麻雀虽然很多,不需要分析每个麻雀,解剖一两个就够了。”,毛泽东这里讲的是几个星期,没有讲几个月或几年。

1961年1月毛泽东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该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中南局、西南局、华东局负责人和这三个地区所属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上讲到“书面报告也可以看,但是这跟自己亲身的调查是不相同的。自己到处跑或者住下来做一个星期到十天的调查,主要是应该住下来做一番系统的调查研究。”这里毛泽东讲到的调查研究的时间长度是一周到十天。1961年1月毛泽东给田家英的信中,指示田家英、胡乔木和陈伯达组成三个小组,分别到浙江、湖南与广东农村做调查,“时间十天至十五天。”1961年3月毛泽东给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彭真以及北京会议各同志“也希望小平、彭真两位同志在会后抽出一点时间(例如十天左右),去密云、顺义、怀柔等处同社员、小队级、大队级、公社级、县级分开(不要各级集中)调查研究一下,使自己心中有数,好好指导工作”。毛泽东1961年1月和3月的两次指示的时间都是十天左右,没超过十五天。

1970年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中讲到“你回美国去,我希望你作点社会调查研究。对于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资本家、各个阶层作调查,看他们的生活,看他们的情绪。去调查一个工厂,我是说中等工厂,千把人的,用一个星期够了吧?”“如果调查两个工厂也只有两个星期。调查一个农场,一个星期也够了吧?”,“调查两个农场也是两个星期。加起来四个星期,也只有一个月嘛。再调查两个学校,一所中学,一所大学,半个月时间。”毛泽东跟斯诺谈话中显示,毛泽东认为对于一个农场、中学、大学、千把人的工厂的调查用一周的时间就差不多了。

从上面的引文可以发现,毛澤东认为社会调查中资料收集的时间长度为十天左右,从表1中也看到,他实际进行的调查研究大约也是十天左右,最长的《寻乌调查》也就是十几天,不到20天的时间。

二、短时间内的调查能否保证调查的有效性?

毛泽东社会研究中资料收集时间为什么这么短?这么短能否保证调查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解释:

(一)毛泽东处于领导管理岗位决定了不能像单纯的学者那样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毛泽东的这几篇调查报告甚至是在领导战争的空隙中完成的,哪里有整块的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毛泽东给斯坦因的谈话主要谈的是自己的经验。

(二)研究的时间长度跟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熟悉程度有关。如果一名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农村,肯定需要大量的时间。而毛泽东人生阅历极其丰富,对中国国情本来就有很多认识和理解。

(三)只要访谈对象具有差异性,有“信息密度和强度”,就能够保证研究的有效性。研究的有效性是否能保证关键是看短时间内访谈对象能否提供大量的有用的“抓住主要矛盾”的资料和信息(Data)。《寻乌调查》尽管只用了十多天,整篇报告却有7万字左右,涉及到政治区划、交通运输、商业状况、土地关系、土地革命等诸多领域。现今的研究者甚至通过《寻乌调查》来研究1930年代寻乌县的民俗和地权阶级分化。不能说研究的时间短就没有保证《寻乌调查》的质量。

(四)短时间内只要研究目的能够实现,就应该说该项研究有效。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中讲到,资料搜集终止的标志是理论饱和(Theoretical saturation),就是“当搜集新鲜数据不再能产生新的理论见解时”,收集资料的工作就可以截止。毛泽东的很多调查研究的目的是给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对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执行进行监控、评估和矫正。对某个具体议题进行十天左右时间的调查,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 《木口村调查》原文无说明,根据原文可推断,调查当在一天之内完成.

[2] 《长冈乡调查》原文无说明,引用自杨尚奎,回顾和学习毛泽东同志的<长冈乡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第141-148页.

[3] 《才溪乡调查》原文无说明,引用自黄春开.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才溪乡调查[J].福建党史月刊,2008年第12期,第21-23页.

[4] 毛泽东.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M].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194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研究方法创新研究(编号:15XSH003)。

作者简介:南豪峰(1983- ),贵阳学院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研究方法。

猜你喜欢

社会调查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委托开展社会调查之探索
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