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优化配置及管理

2019-02-11姜琦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5期
关键词:配置医院管理

姜琦

[摘要] 该文以国内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为研究核心,阐述了国内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理论,讨论了国内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现状。并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优化配置及管理路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各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利用率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12(b)-0166-03

Optimized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in Hospitals

JIANG Qi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ing, Ch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large-scale medical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domestic hospitals as the research core, expounds the theory of large-scale medical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n domestic hospitals, and discusses th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medical equipment in domestic hospitals status quo. It also carried out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path of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in hospital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utilization of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in hospitals.

[Key words] Hospital; Large medical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在人们基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医院诊疗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应用水平提高提供了机遇。但是由于我国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指导约束规范,导致多数医院出现了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不科学、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大型医疗设备浪费严重。再加上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医疗部门虽然为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提供了充足的政策支持,但是没有设置严格的配套设备绩效监督审核标准,导致各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过程中,大多不会考虑各地区地方差异及人口需求,最终出现无法顺利回收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成本的情况。部分医院甚至以增加服务量的方式诱导患者使用不必要的大型医疗设备,以达到成本回收的目的。上述错误的管理方式,不仅影响了整体医院诊疗过程的科学有序进行,而且影响了整体医院在社会民众群体中的权威性及公信力。因此,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诊疗服务,结合内部需要理论、健康需求理论、技术效率理论等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理论,针对现阶段医院内部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问题,对院内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路径进行适当分析,就成为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在常规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1  国内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理论

1.1  内部需要理论

为保证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公平性,设备管理人员可以以医院内部疾病发生类型为判斷依据,确定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服务方法。

1.2  健康需求理论

健康需求理论主要是以需求为基础,进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规划。以健康为需求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浪费现象。

1.3  技术效率理论

技术效率理论主要是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技术效率进行分析,数据可靠稳定性较高,且资源配置方法较便捷,成本较低[1]。

2  国内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现状

2.1  缺乏深入的设备配置预测分析

由于先进大型医疗设备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价格,受利益驱使,各医院在没有对院内设备需求进行量化分析的情况下就大量购买大型医疗设备,影响了院内大型医疗设备应用效益的充分发挥。

2.2  设备配置绩效管控不严格

由于缺乏严格的设备绩效监督审核标准,导致各医院肆意购买大型医疗设备。整体配置使用管理负担较大,影响了配置管理工作科学进行[2]。

2.3  设备配置管理不全面

受区域经济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影响,部分医院仅注重设备购置阶段管理,但对设备购置前期计划、后期执行模块不重视,导致院内设备管理人员不了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运行现状,也没有为其配置相关的技术,造成了医院内部大量大型医疗设备闲置。

3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优化配置管理路径

3.1  构建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预测模型

在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预测模型构建过程中,为了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进行直观分析,医院首先可以需求量法为依据。综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多重回归模型,在大型医疗设备服务需求量预测模型中设置人口密度、每千人口医师数、每千人口病床数、人均GDP等几个模块。利用该区域卫生年鉴、函调等权威资料,构建多重回归模型。

其次,以特定年份大型医疗设备服务需求量预测为目标。结合特定种类大型医疗设备工作量,构建以工作量为横坐标、以工作效率为纵坐标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可以获得特定种类设备标准年工作指标数值。同时考虑到人口、社会资源供给、经济等因素均会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服务需求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可以从社会资源供给、人口、经济水平3个方面出发,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服务量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优化。优化完毕的大型医疗设备服务量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为K=a+bX+mY+nZ+qE[3]。

上述公式中K为每百万人口大型医疗设备服务量(检查例次数);X、Y、Z分别为人均GDP(元)、人口密度(人/km2)、每千人口医生数;E为每千人口病床数。a、b、m、n、q均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待估参数。

在上述模型应用过程中,可以直接代入国家统计体系中权威指标及数据记录,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同时可以预测该地区大型医疗设备总量配置标准、其他地区同类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总量配置标准,整体预测分析具有较为突出的宏观性及实践价值。

3.2  加强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审计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工作的强化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因管控不严导致的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频繁购置问题。在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医院可以采用调查、座谈等方式。与信息网络中心、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科室、财务室、物价室等机构沟通,征询医疗设备管理情况及医疗设备配置数据记录。

其次,从经济效益、科研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设定对应的审计指标。如收费标准、工作量、购置价值、年均折旧成本、年均净收入、患者满意度、收入预算完成率、设备对科研项目研究数据辅助情况等。随后以院内大型医疗设备基础数据为依据,确定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方法。如同类项分析、单台分析等。同时进行设备使用登记本、手术麻醉系统等设备使用信息记录表的收集[4]。

最后,根据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审计结果,从设备立项前审批入手,构建单机核算数据档案。并将其与PACS等信息系统、收费系统内部数据进行关联匹配。根据关联匹配情况,对院内大型医疗设备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平台、审计评价体系。通过严明的绩效奖惩手段,落实各科室在大型医疗设备申请模块的效益承诺[5]。保证各科室在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前明确自身工作责任,为后期投资决策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3.3  制定以PDCA为主导的设备全寿命配置管理体系

以PDCA为主导的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配置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可以从根本上防控分级诊疗、医保控费、药品加成等新医改政策对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效益的影响。因此,医院可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模块入手,面对大型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进行完善的配置管理体系的构建。

首先,在计划模块,医院可以根据前期搭建的大型医疗设备服务量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大型医疗设备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随后确定预算金额,并制定保障性管理制度。

其次,在实施阶段,医院可根据计划,利用同口径、同方法的原则,优化配置管理方案。同时根据全行业、属地性管理原则,结合《xx区域卫生规划(208-2020)》,确定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情况与卫生部门批准的诊疗项目相一致[6]。且医院内部配备具有与设备运行要求相符合的水电、环保、防护等基础设施及熟练使用该大型医疗设备医师或其他操作人员。

再次,针对计划期数据与实际投资收益率偏差,医院可以将检查结果与《xx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对比。结合群众健康需求,依据区域空白填补、阶梯配置的原则,进行该医院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MRI(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SPECT(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LA(医用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总量、配置分量的测算。如对于现阶段仍然存在大型医疗设备空白区域内二级乙等或者200床以上综合医院、100床以上专科医院,且现有大型医疗设备利用率在80.0%以上,年门急诊人次在1×105以上,X光机年摄片量在1×104张以上的,基于卫生资源配置均衡的目的,可以在其与该区域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暂行办法相符后,配置临床实用型CT机或者800 mA以上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同时对于800床以上,且现有大型医疗设备及CT平均开机利用率均在80.0%以上的情况,可以增加配置一台CT,或者DSA;而对于经批准后配置、使用CT年限在两年以上,且内部具有500床以上的三级乙等医院,在现有大型医疗设备利用率达到80.0%以上,且年门急诊人次达到1×105以上,年住院手术人次达到0.2×104人以上,则可配置一台MRI。对于部分业务指标要求较高的医院,可以增加配置一台。

最后,根据PDCA全寿命循环模式效益论证特点,医院可将年度设备购置计劃与医疗发展水平、现有同类项设备使用效率、医院宏观发展前景、设备性价比、投资回报率等因素紧密结合,逐步提升内部人员对大型医疗设备效益管理工作的认识。必要情况下,可与所申请科室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执行文件。促使各科室明确大型医疗设备申请目标责任,避免盲目申请对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工作造成的负担[7]。

此外,由于医院内大型医疗设备价格较昂贵,为了保证大型医疗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医院可与其他医院联合。以医院集团的形式,推进内部各医患集中到医疗技术龙头机构。或者构建大型医疗设备诊断治疗中心,实现大型影像诊断、治疗设备的有效应用。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提高自身社会利益,医院大量购买大型医疗设备,导致设备资源浪费严重,且增加了患者治疗经济负担。因此,医院应依据健康需求原则、内部需要及技术效率原则,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设备使用率不高、设备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预测模型。同时对现有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全寿命管理,逐步缓解院内大型医疗设备大量闲置情况。

[参考文献]

[1]  寇月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政策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11):137-140.

[2]  饶艳华.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7,36(4):62-66.

[3]  何露洋,陈英耀,黄晓玲,等.中部A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平性评价[J].中国卫生资源,2017,20(4):300-303.

[4]  周慧婷.医院成本控制下医疗设备的配置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9,40(2):89-92.

[5]  周瑾.浅论新常态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审计[J].财会学习,2017(5):123-124.

[6]  孙健,王前强.广西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8):131-133.

[7]  张丽华,刘春玲.浅谈PDCA在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8,177(4):90-91.

(收稿日期:2019-09-16)

猜你喜欢

配置医院管理
论高校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
计算机Linux网络操作系统特点及服务器配置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萌萌兔医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