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02-11马岩张川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青年教师

马岩 张川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成熟和发展,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升。高校青年教师逐步发展成为高校科学研究、事务管理和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主体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分析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问题,如何科学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满意度;优化与培训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研人员的年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由于青年教师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在激励和促进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所实施的举措直接影响到高校的长足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在了解青年教师发展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构建起科学合理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路径,使得青年教师能够切实按照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发展路径,能够极大的激发青年教师发展潜力,促进高校发展。

一、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特点

构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应当基于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特点的深刻剖析和深入了解。尤其是在我国政治经济发展至新时代,高校外各要素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更加期望自主开放便捷的工作环境

随着目前国家整体环境的发展,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更加倾向于自身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流程更加自主、开放和便捷。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而言,该群体更加看重的是自我的快速成长,对于高校较为繁琐的行政规定和约束性措施较为反感。更加倾向能够按照自身的想法和规划,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身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更加期望明确合理科学的工作要求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对于自身的工作要求,往往希望学校给予明确的界定和要求,同时对于自身工作岗位的要求和职责确定也应当与岗位能力相适应。并且对于高校人事部门出台的管理文件与制度,也期望能够有明确、既定的发展方向。而这一类的工作要求和方向,也应当与自身能力相契合,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其积极性。

(三)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更加期望多种多样多元的工作选择

在目前的高校发展过程中,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应当是多元的,而高校青年教师所体现出的新的特点,便是期望在高校中,诸多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均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高校应当对于每一个工作岗位进行明确的界定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一方面而言,与先前高校教师体现出明显的不同,在先前的高校教师群体中对这一发展要求并不明显。

二、高校青年教师目前职业规划现状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直接影响到这一群体的工作积极性问题,这一群体对于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上进心较足,但是生活和工作的竞争压力大,同时面临生活上的各种责任与压力,导致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规划的状况并不乐观。

(一)多数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高,但是职业满意度低

在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度比较高,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的主要职责,能够努力做好教师的角色,能夠以立德树人作为自身根本任务。但是,同时也存在另一现象,就是多数青年教师对于目前所处的职业位次和具体职责满意度存在问题,普遍认为自身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与自身的工作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导致职业满意度较低。

(二)多数青年教师有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以短期规划为主

多数青年教师会对照高校的人事制度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会选择较为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在高校目前存在“多条腿走路”的背景下,多数青年教师都能够按照自身发展路径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而问题在于,多数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均为短期职业发展规划,青年教师对于自身近1-3年的职业发展较为熟悉和了解,但是缺乏长期的计划和预期,缺乏对于中长期的举措和保障。这也成为一个目前青年教师职业规划新的特点。

(三)多数青年教师发展能够受到学校重视,但是影响和困扰因素较多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高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往往组织丰富的活动。但是,学校的重视与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多数时间,高校的重视和措施,不能够直接满足青年教师发展的直接诉求。主要是由于青年教师的发展受到社会和家庭诸多因素的干扰,而且由于工作年限的问题,发展的困难和瓶颈无法得以满足,对于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就存在一定的影响。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构建

基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特点和目前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应当对环境进行分析后,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路径分析和体系构建。虽然高校各自情况不同,但是在路径构建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大致相同,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开展。

(一)增强校园文化建设,让青年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各个高校中,基本所有高校均具有自己的校训,而校训的精神,高校多注重在学生中的广泛传播和解释,对于青年教师群体,也应当强化对于校训精神的传播。使得青年教师在学习校训精神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校本文化,通过对于学校文化的了解和熏陶,能够对于自身工作环境产生认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青年教师群体开展职业规划。而且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能够产生构建起长期职业规划的动力。

(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帮助其开展自我认知和合理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群体中应用较为广泛,而在教师群体中,往往对于已经具有职业的群体而言,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经常被忽视。因此,应当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根据青年教师群体的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帮助青年教师开展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途径和方法,使得青年教师能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按照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人事制度,对青年教师以理解包容和鼓励

一个学校的人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发展方向,极大的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人生规划。尤其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科学合理的人事制度尤其重要。而且,由于该群体职业刚刚起步,对于其职业发展,应当适当的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包容,使得其能够更加自主的选择自身的发展道路,能够更加从容的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文晋.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8(24):42-44.

[2] 刘华.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激励机制[J].教育现代化,2017,4(49):195-196.

[3] 王鹏程,李博.高校青年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管理关系研究——基于塔里木大学240名青年教师的调研[J].教育现代化,2016,3(27):179-181.

[4] 梁业胜.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探讨[J].高教论坛,2011(06):89-92.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透视高校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