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在菌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2019-02-11陈黛琪洪浚锋黄志昂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5期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诊断效果

陈黛琪 洪浚锋 黄志昂

[摘要]目的 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液细菌培养在菌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疑似菌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者均给予血清PCT检测与血液细菌培养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及不同发热时间阳性率。结果 40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菌血症患者38例,非菌血症患者2例。血清PCT检测结果诊断菌血症患者36例,阴性4例;血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诊断菌血症的患者28例,阴性12例。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检测的准确率高于血液细菌培养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血症患者发热后24、48、72 h的血清PCT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液细菌培养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依次升高。结论 相比血液细菌培养,血清PCT检测可以提高菌血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菌血症;诊断效果;血液细菌培养;血清降钙素原;临床检测

[中图分类号] R714.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2(b)-0056-03

Diagnostic value comparison of serum procalcitonin and blood bacterial culture in bacteremia

CHEN Dai-qi   HONG Jun-feng   HUANG Zhi-a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Rongche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Jiey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Jieyang   522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PCT) and blood bacterial culture in bacteremia.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bacterem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the researchers were given serum procalcitonin test and blood bacterial culture test.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and positive rate of fever in different time were compared. Results Among 40 patients, 38 were diagnosed as bacteremia and 2 as non-bacteremia. 36 cases of bacteremia were confirmed by serum PCT, 4 cases were negative; 28 cases of bacteremia were confirmed by blood bacterial culture, 12 cases were negativ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P>0.05). The accuracy of serum PC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lood bacterial cultur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PCT in 24, 48 and 72 hours after fev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blood bacterial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 it increased in turn.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blood bacterial culture, the detection of serum PCT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bacteremia patients, and has a higher diagnostic value in clinical.

[Key words] Bacteremia; Diagnostic effect; Blood bacterial culture; Serum procalcitonin; Clinical detection

菌血症是少量的病原菌进入血液,引起的轻度全身炎症,属于血流感染的范疇[1]。菌血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发生率较高,且病死率也非常高[2]。一旦患有菌血症,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及时的诊断对提高菌血症患者的治愈率和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作用[4]。在临床诊断菌血症中,血液细菌培养被认为是诊断金标准,但改方法培养时间过长,且阳性率偏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临床诊断血流感染疾病的指标之一,且与感染程度存在一定关系[6]。据国内外研究报告指出,PCT检测在诊断菌血症等一类血液疾病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本研究旨在比较血清PCT与血液细菌培养在菌血症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疑似菌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5~70岁,平均(47.44±14.22)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菌血症患者的体温在38~41℃;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细菌感染、血流感染者;②年龄<18岁者。

1.2方法

给予40例研究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与血液细菌培养检测。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方法具体如下。首先采集检测者的静脉血液,晨起空腹状态下取6 ml血液进行无菌操作,离心分离血清,采用UniCel DxI8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测量血清PCT水平[7]。

血液细菌培养检测的方法具体如下。首先采集检测者的静脉血液,晨起空腹状态下取8 ml血液进行无菌操作,并置于培养瓶中进行血液细菌培养[8]。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及不同时间发热阳性率。①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性=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9]。②记录菌血症患者在发热后的24、48、72 h血清PCT与血液细菌培养检测阳性率。若血清PCT水平(正常参考范围为<0.1 μg/L)>0.5 μg/L,则判断血清PCT为阳性。若血液细菌培养结果鉴定出菌株,则判断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清PCT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

40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菌血症患者38例,非菌血症患者2例。血清PCT检查结果诊断菌血症患者36例,阴性4例(表1)。

2.2血液细菌培养检测的诊断效能分析

40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菌血症患者38例,非菌血症患者2例。血液细菌培养检查结果诊断菌血症的患者28例,阴性12例(表2)。

2.3两种检测方法对菌血症诊断效能的比较

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检测的准确率高于血液细菌培养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两种检测方法不同时间发热阳性率的比较

菌血症患者发热后24、48、72 h的血清PCT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液细菌培养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依次升高(表4)。

3讨论

当人体受到细菌感染后,在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即发生局部炎症。如果细菌由局部炎症部位进入血循环,称之为菌血症。在临床中,菌血症一般发生于炎症的早期阶段,该病症多由细菌进入身体局部病灶然后进入血液中,虽无中毒现象,但血液中能检测到病菌[10]。目前,该病多通过血液细菌培养进行检测,也是对血液感染的最直接的检测方式,然而该措施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1]:①要在发病期或是在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进行采血,且极易受到污染;②细菌数量易影响阳性率;③培养周期长,结果滞后[12]。血清PCT与血液细菌培养对快速、准确诊断菌血症患者效果显著,极大地弥补了常规检测方式的不足[13]。

一般而言,血液的细菌性培养结果受外界因素干扰不大,可信性较大。因此,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临床治疗疾病来说还不够。因为检出某种细菌,虽然对治疗可起指导作用,但由于各种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时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越来越多,因此,必须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PCT作为血清降钙素的重要前提物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临床广泛使用。血清PCT在临床上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指标,是预测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因子。关于PCT的正常值,在不同的人群中有不同的界定,呈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以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PCT在血液中的浓度<0.05 ng/ml。对于年老体弱的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来说,降钙素原的浓度可以>0.05 ng/ml,但应<0.1 ng/ml。PCT增高提示体内细菌的毒素与炎性因子有关,正常情况下,血清PCT水平<0.1 μg/L,而菌血症时,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是早期严重程度的标志物[14]。本研究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菌血症患者38例,非菌血症患者2例。血清PCT检测结果诊断菌血症患者36例,阴性4例;血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诊断菌血症的患者28例,阴性12例。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检测的准确率高于血液细菌培养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血症患者发热后24、48、72 h的血清PCT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液细菌培养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長依次升高。提示血清PCT相比血液细菌培养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发热后的不同时间里再次进行血液培养,可以提高菌血症患者的阳性率,提示临床医生应把握好菌血症患者的细菌培养时间,建议在患者发热48 h后进行血液培养,有效缩短临床诊断时间[15]。

综上所述,相比血液细菌培养,血清PCT检测可以提高菌血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邹裕,朱素仪.探析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4):120-123.

[2]张丹阳,冯超,何圣科,等.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菌血症的诊断价值[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16,10(4):186-189.

[3]杨红云.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血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血清炎症反应介质差异的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 23(1):26-29.

[4]殷四宁.血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菌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1):98-99.

[5]叶龙强,石林惠,董绉绉,等.ICU患者假丝酵母菌菌血症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8-30.

[6]徐立娜,徐长妍,贠振楠,等.ICU菌血症老年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01-303.

[7]顾永辉,卞叶萍,林兆奋,等.血清降钙素原预测危重患者院内获得性菌血症的价值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9(12):1812-1814.

[8]杜利国,杨志清,许喜喜,等.外周血不同感染性指标在血流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0(3):194-198.

[9]夏琳林,刘晓霞,赵展,等.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4):351-354.

[10]张亚峰,吴洪敏,伍彬,等.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PCT、CRP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4):2222-2224.

[11]徐涛,关尚,陈瑞湖,等.台山地区同步降钙素原检测及血培养快速诊断感染[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0):28-30.

[12]郑超,乔陈财,陈奕,等.菌血症患者细菌感染程度与血清PCT、hs-CRP水平变化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7,42(2):122-125.

[13]于宏伟,程阔,马伟立,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鉴别血流感染菌屬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 34(2):243-246.

[14]江益婷,任玉吉,唐恩跃,等.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对血流感染的辅助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1):206-207.

[15]林贵兰,马晓波,逯晓辉,等.血培养阳性患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的差异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3):532-534.

(收稿日期:2019-08-06  本文编辑:刘克明)

猜你喜欢

血清降钙素原诊断效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重症监护室脓毒血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联合测定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性能评价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早期检测的应用研究
鼻咽癌的CT与MRI的诊断效果对比
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