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住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预防策略
2019-02-11王佳刘莉董晓燕
王佳,刘莉,董晓燕
(1.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卫生院,山东青岛 266224;2.青岛市即墨区华山卫生院,山东青岛 266216)
相关医学研究显示,下肢静脉血栓的成因较为复杂,在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下,患者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淤积在下肢静脉中,最终形成下肢静脉血栓[1]。对内科住院患者而言,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在损害患者健康的同时还可能会给患者的生活增添诸多不便、损害患者的劳动力,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如何通过有效医疗手段尽可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对内科住院患者造成的影响从而造福患者,成为当前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关注的一点。基于上述,该文将围绕“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预防策略”进行研究,希望以2018年为研究段为内科住院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提供一定参考,从而降低内科住院患者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的内科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这110例内科住院患者均分为a、b两组。关于a、b两组共110例内科住院患者,必须满足以下3个条件:条件一,这110例内科住院患者不患精神疾病或其他可能影响该研究开展的疾病;条件二,这110例内科住院患者的生命体征必须平稳;条件三,这110例内科住院患者的发病类型无明显差异。在将110例内科住院患者均分为a、b两组后,为保证研究结果可比性,要求这两组内科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如位于a、b两组中的内科住院患者年龄应在相近范围内,平均年龄也应当相差不远。另外,在研究开始前,“内科住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预防策略”研究已经征得相关内科住院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获得相关领导批准。
2 研究方法
2.1 护理方法
在对a、b两组共110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时,对a组55例内科住院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对
b组55例患者采用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预防策略。常规治疗护理的主要为内容有环境保护、定期协助患者翻身等,对内科住院患者而言,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护理方式。与常规治疗护理相比较,采取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预防策略的内科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还将得到静脉保护、健康指导等多种方式的护理。关于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预防策略,具体如
2.1.1 静脉保护 对内科住院患者采取静脉保护,实际上就是避免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下肢穿刺与反复穿刺,同时避免静脉留针时间过长。通过对上述情况的避免,内科住院患者下肢出现血栓的可能将有所降低。相关医学研究显示,与上肢穿刺相比,下肢穿刺更容易引发静脉血栓,故在进行静脉保护时可充分考虑该点,尽可能选择上肢静脉滴注[3]。
2.1.2 患肢功能训练 对内科住院患者采取患肢功能训练时,护理人员应当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并结合患者身体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护理。具体来讲,就是在早期内科住院患者身体实际情况较差时采取被动训练,进行相对简单的患肢功能训练,例如,由护理人员帮助内科住院患者活动肢体关节,等到内科住院患者情况逐渐好转,身体实际情况较好时,护理人员再鼓励患者进行难度稍高的患肢功能训练,例如,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主动下床活动,并在一旁给予相应指导。另外,在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患肢功能训练时需注意一点,为保证患肢功能训练效果,指导干预活动应当遵从“由下至上”的原则。
2.1.3 气压治疗 气压治疗时内科住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预防策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气压治疗,实际上就是借助医疗设备对内科住院患者施加大面积挤压按摩,有效刺激、舒缓患者下肢血管与肌肉,从而改善患者下肢情况[4]。在对内科住院患者施加气压治疗时,有两点需注意:第一点,注意内科住院患者的耐受范围;第二点,将气压参数调至患者承受范围内,保证气压参数合理,以免气压过高对患者造成损伤,或气压过低导致护理效果较差。
2.1.4 并发症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常见并发症进行提前预防,并制定好并发症应对方案,以此减轻下肢静脉血栓对内科住院患者造成的影响。例如,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观察,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
2.1.5 心理护理 内科住院患者因患病,在心理上很可能存在焦虑、慌乱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为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而向内科住院患者施加心理护理,则可有效减少这一阻碍。在给予内科住院患者心理护理时,主要有以下方式:(1)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在熟悉的环境中患者安全感增加,更容易镇定配合相关治疗与护理;(2)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后,医护人员向患者进行病情说明,让患者通过了解自身情况减少内心惶恐;(3)医护人员可与患者加强沟通,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等方式帮助患者舒缓心理压力。
2.1.6 健康指导 从实际情况来件,大部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下肢静脉血栓的了解程度不深,这可能导致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护理人员工作,给护理人员工作带来阻碍。而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指导,让患者及患者家属了解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让患者及患者家属了解相关护理知识,则可有效减少该阻碍,让患者及患者家属积极配合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的进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
2.2 调查与记录
对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的a组内科住院患者与采用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预防策略的b组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同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与记录。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过程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对比结果
3.1 a、b两组内科住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对比
结合表1显示,采取常规治疗护理的a组55例内科住院患者中有9位患者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为16.36%,而采取预护理预防策略的b组55例内科住院患者中只有2位患者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为3.74%,经计算的a、b两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即,采取预护理预防策略的b组内科住院患者的下肢血栓形成概率明显低于a组,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a、b两组内科住院患者下肢血栓形成率对比
3.2 a、b两组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的对比
由表2可知,采取常规治疗护理的a组55例内科住院患者中有48位患者表示对护理表示满意,而采取预护理预防策略的b组55例内科住院患者中有53位患者表示满意,a、b两组满意了分别为87.2%、96.4%,即a组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更满意。
表2 a、b两组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4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与血液异常凝结有较大关联,伴随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可能出现行动力下降等问题。鉴于下肢静脉血栓对患者的危害,患者与医生都应当重视该疾病,对该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护理角度分析,为尽可能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对患者的影响,满足患者的康复需要,除去基础的常规治疗护理外,护理人员还可对患者采取预护理预防策略,通过预护理预防策略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率。
在护理人员采取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预防策略,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采取上肢穿刺,而非下肢穿刺;(2)患肢功能训练时必须“循序渐进,由上到下”;(3)气压治疗必须考虑患者耐受范围,合理控制气压;(4)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提前预防与控制准备,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5)关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让患者尽可能保持愉悦、轻松,积极配合相关护理工作开展;(6)做好患者及患者家属指导。除上述6点外,还可借助优化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等手段,为进一步保障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取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预防策略的内科住院患者,其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治疗护理的患者,故在临床中应注重下肢静脉血栓预护理预防策略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