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2019-02-11何春燕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卧床下肢

何春燕

(武威市凉州区第三人民医院,甘肃武威 733000)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来说,是指深静脉内血液异常的凝结,在左下肢多发,属于血管外科常见、多发的疾病[1]。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表现主要是: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疼痛,查体时腹股沟区或(和)腓肠肌压痛以及Homans征阳性,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而无法及时诊治[2]。在急性期,患者血栓易脱落,而发生肺栓塞,属于患者猝死重要的一个原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人类的健康存在较大威胁,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危险因素比较多,危险因素可单独存在,也可多种并存[3]。为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选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3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该院诊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3例)进行研究,23例是男性,30例是女性;患者年龄在0.3~8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是(55.12±4.25)岁;30例患者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患者是右下肢肢深静脉血栓、10例患者是双下肢肢深静脉血栓;12例患者是周围型、10例患者是中央型、31例患者是混合型。44例患者是急性期、9例患者是慢性期。9例患者并发症肺栓塞。患者住院时间在1~40 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4.11±3.15)d。19例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异常升高,48例患者D-二聚体异常升高。

1.2 方法

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实施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收集患者的性别、个人史、年龄、既往史、D-二聚体水平、临床表现等,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总结危险因素

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护,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超过40岁、外科手术、骨折外伤、高型半胱氨酸血症、卧床或者瘫痪、产后或者妊娠、恶性肿瘤等。详见表1。

表1 总结危险因素

2.2 总结外科手术类型

外科手术主要是普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骨科手术。详见表2。

表2 总结外科手术类型

2.3 总结骨折创伤

骨折创伤类型主要是下肢骨折。详见表3。

表3 总结骨折创伤

2.4 总结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类型主要是胃肠道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详见表4。

表4 总结恶性肿瘤

3 讨论

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血液高凝、血流滞缓以及静脉壁损伤,所以可引发上述情况出现的行为和疾病,都属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4]。在该次研究中,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内容如下。

3.1 卧床或者瘫痪

因为患者卧床或者瘫痪,致使自身运动少,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很多疾病都能导致机体长期卧床,如神经系统损伤、脑卒中、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而且严重内科疾病患者、外科手术患者也可能需长期卧床,如果患者未开展被动运动,其下肢肌肉泵的作用就会减弱,特别是比目鱼肌静脉丛,血管内膜局部缺氧,血流缓慢,白细胞粘附、抗凝物质减少、凝血物质累积,而易形成血栓[5]。

3.2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患者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是:手术时间长、麻醉时间常,患者下肢肌肉松弛,再加上术后卧床,使下肢肌肉静脉的泵血功能下降或者丧失,致使下肢深静脉的血流减慢;手术体位特殊,再加上气腹等原因,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受到影响;手术患者禁食水,再加上术后补液不足,导致机体脱水,而血液高凝。手术创伤致使机体出现应激反应,激活凝血因子,再加上术后血小板会反应性的升高,导致机体高凝。同时,各类手术存在独特的致病因素:妇产科手术是对盆腔进行操作,而影响到下肢静脉以及盆腔淋巴等回流;下肢手术、腰椎手术对下床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部分普外科手术的创伤大,特别是胃肠手术者要开展完全胃肠外营养,易发生补液不足[6]。

3.3 骨折创伤

患者的骨折创伤类似于手术,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骨折患者需石膏固定或者卧床休息,使肢体活动受限,进而导致小腿肌肉泵功能下降、静脉血流滞缓,而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3.4 产后或者妊娠

对于年轻女性来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产后或者妊娠。原因主要为:在女性妊娠时,机体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凝血因子、血小板等增加,致使机体高凝;随孕周增加,孕妇的子宫会逐渐增大,而逐渐压迫到下腔静脉以及两侧髂静脉,阻碍下肢静脉系统的回流;同时,产伤、剖宫产、产后卧床休息等也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7]。

3.5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致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很复杂,主要同肿瘤生长致使机体高凝、压迫侵犯血管、化疗、手术等有关。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水平明显的增高,而且当肿瘤组织坏死崩解后,会致使凝血机制发生异常。同时,在盆腔生长的肿瘤、腹股沟肿大淋巴结等会对静脉造成压迫,而致使静脉回流受阻;恶性肿瘤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时,危险性明显增加;化疗药物可损伤血管壁,而且化疗药物存在细胞毒性、血管生成抑制作用,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

3.6 下肢静脉疾病

主要是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既往史、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等,血栓复发同既往残留血栓存在一定关系,部分患者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同华法林停用存在一定关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曲张静脉的血流缓慢,易发生血栓。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因右髂动脉在左髂静脉前走行,而挤压静脉血管,使左下肢易形成血栓。

3.7 风湿免疫性疾病

部分风湿免疫性疾病也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白塞氏病等。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患者的狼疮抗凝物、抗心肌磷脂抗体等高于常人,引发全身血管炎性反应和血管内膜受损,易发生静脉血栓。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会累及到四肢关节,机体长期活动受限且畸形,而影响行走,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3.8 其他危险因素

除了上述的危险因素之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新的一个危险因素,临床目前未明确其具体机制。部分严重内科疾病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肺部感染、肾病综合征等,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所以在治疗原发病同时,还要考虑发生血栓的风险。

总之,下肢深静脉血栓在40岁以上人群中多发,患者大都急性起病,常累及左下肢,主要是混合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肢肿胀、疼痛,部分患者并发肺栓塞,部分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异常升高、D-二聚体异常升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超过40岁、外科手术、骨折外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卧床或者瘫痪、产后或者妊娠、恶性肿瘤等,部分患者未见明显的诱因。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卧床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