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与探讨

2019-02-11李京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预见性围术下肢

李京霞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山东临沂 276000)

下肢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骨折症型,具体包括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髌骨骨折、股骨远端骨折等。下肢骨折后,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受到骨折及手术影响,患者活动受限,需长期卧床静养,而在缺乏活动的情况下,人体下肢深静脉血液流动缓慢,甚至有可能凝结,阻塞血管,无法正常回流,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一并发症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会产生淤滞性溃疡、继发性静脉曲张等后遗症[1-2]。而且,如若不及时治疗,血栓可能脱落,转移至肺部,引发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为保障患者安全,在下肢骨折围术期,应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一并发症的防护。此次试验旨在探究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价值作用,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为研究段,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该院给予手术医治的90例下肢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5例。采集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下:(1)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5:20,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22岁、71岁,中位数年龄(47.03±6.12)岁;其中,股骨干骨折1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股骨远端骨折7例,其他4例;(2)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5:20,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23岁、70岁,中位数年龄(47.36±5.98)岁;其中,股骨干骨折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股骨远端骨折7例,其他3例。从性别及年龄分布、骨折类型等基本资料上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研究的意义。患者经超声、CT检查确诊,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将凝血机制异常患者排除在外。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按照下肢骨折围术期标准化护理方案,实施基础护理措施,密切观测病情变化,将异常信息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采取对症处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案如下:(1)心理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常存在恐惧、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心理敏感脆弱,而负性情绪会增加生理应激反应,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的语言、行为、神态,掌握其心理特征,及时疏导其负性情绪,告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遵照护理人员指导,做好预防措施;(2)健康宣教。给患者发放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宣传手册,基于患者的知识背景及认知需求,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手册内容,让患者了解这一并发症在下肢骨折术后的高发性,掌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具体危害,提高警惕,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做好预防工作,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将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评估结果告知患者,督促患者积极配合相关护理操作,杜绝可能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行为;(3)静脉护理。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量,手术操作精细化,减少对于正常生理组织,尤其是下肢静脉内膜的损伤,按照规范使用止血带,术后修养期间,如若患者需长期输液,可应用静脉留置针,尽量不要在下肢静脉穿刺,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前绑扎止血带的时间,在应用尼莫地平、甘露醇等刺激性药物时,加强药液渗漏防范,如若穿刺部位红肿,涂抹适量喜辽妥软膏,有效预防浅表血栓。(4)饮食护理。围术期强化饮食干预,术前多补充热量与优质蛋白,保证机体营养状况,术后饮食宜清淡,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低脂肪食物,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多食用可降低血液黏度的食物,如说芹菜、海带、黑豆、燕麦、黑木耳、山楂、猕猴桃等,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控制在2 000 mL左右,促进排尿。(5)运动干预。术后取平卧位,患肢足跟下垫软枕,使患肢与床面成30°角,每2 h翻身1次,给予按摩,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联合应用弹力袜、足底动静脉泵等,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用枕头垫高膝盖部位,以防髋部过度弯曲,压迫静脉,造成血流回流障碍。

1.3 判定标准

干预后,采集患者适量血液标本,测定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功能指标,记录两组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计算发生率,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例数,计算护理满意度[3-4]。

1.4 统计方法

此次试验所记录的基础数据,录入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若计算得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D-二聚体为(0.35±0.08)mg/L,纤维蛋白原为(2.30±0.32)g/L,凝血酶时间为(18.12±1.35)s,凝血酶原时间为(13.58±0.92)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8.12±2.05)s,对照组D-二聚体为(0.54±0.11)mg/L,,纤维蛋白原为(3.65±0.29)g/L,高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为(14.02±1.16)s,凝血酶原时间为(10.01±0.8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 (31.14±1.85)s,短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护理指标对比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6.67%,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术后并发症,会影响到术后康复速度,而且有致死的风险,是围术期护理干预的重点对象[7-8]。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基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而开展的全方位护理工作,应用于下肢骨折围术期,能够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指标对比[n(%)]

此次试验中,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研究结果显示:经积极干预之后,观察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从中可知,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颇高[9-10]。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围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围术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