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lonna关节成形术在治疗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2019-02-11李万年陈建华王元顺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头股骨

李万年,陈建华,王元顺

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青海西宁 810005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临床骨科非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多发于青少年人群。当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原则是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的,早期治疗可以使用较为简单的手法复位加上外固定,预后可取得良好疗效,但是如果青少年患者失去这次早期治疗的最佳机会,由于该病变比较复杂多样就需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而且单一的手术方法通常无法将所有病变都解决,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病变进行多次手术,不仅手术较为复杂,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找到一种全面的手术法方法式,从根本上提升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一直临床骨科高度关注的话题[1-2]。该文主要就2013年3月—2018年3月以来该院对30例30髋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实施改良Colonna关节成形手术及股骨粗隆下旋转以及短缩截骨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采用改良Colonna关节成形手术及股骨粗隆下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的30例30髋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均在年龄10~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21岁,男18例,女12例,其中左侧20例,右侧10例,髋关节脱位I度16例,II度12例,III度2例,所有患者在基础资料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均已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关节脱位的患者,存在严重听力障碍的无法医务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该次研究由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且所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①术前准备: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骨盆X线片、双髋关节三维CT检查,患肢采用股骨髁上或者胫骨结节进行牵引,持续牵引3~4周。②手术方法 取患者侧卧位,选择Kocher-Langenbeck进行切口,将阔筋膜切开,将其大腿内旋后,找出臀中肌后缘与大转子后上方的转子窝,使用摆锯做厚度为约1.5 cm的大转子截骨,注意大转子窝旁的骨组织需保持完整,以免对其下方走行的旋股内侧动脉深支造成损伤。把已分离的大转子同臀中肌推往髋关节前方,由关节囊后下方住置向前上方进行臀小肌剥离,注意不要将梨状肌腱切断,以免损伤其下方支配股骨头的旋股内侧动脉深支穿行。于患者髋臼上缘将粘连的关节囊剥离至真臼上缘,对关节囊和髋臼上沿髂骨以及周围肌肉粘连进行彻底松解,并把后上方的关节囊剥离至髋臼上缘,让关节囊前部、上部以及后上部充分显露,为防止损伤到患者旋股内侧动脉,需沿其股骨颈长轴于大转子前方以纵形方式将关节囊切开,并切除多余松弛的关节囊,对剩下的关节囊进行紧缩缝合,并把股骨头包裹于臼窝内部。直视下进行髋臼清理和扩创,整理之后的臼窝应光滑平整,且略微大于股骨头。关节囊在股骨颈的附着位置通常偏上,应该以钝性方式将其往远端推移,尽量让股骨颈伸出,使股骨头复位直达臼底。如果复位难度较大,则可使用髂腰肌切断,再行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对过大前倾角进行矫正,矫正前倾角通常为20°;如果股骨头位置过高,可采用股骨近段短缩截骨术 (1~3 cm左右),对钢板固定截骨处进行重建,使用2~3枚大小为3.5 mm或者4.5 mm的皮质骨螺钉对大转子截骨块进行原位固定。手术需于电视中密切观测患者髋关节包容情况。手术后,为患者放置引流管,并依次进行缝合。③手术后,患者患肢外展内旋位石膏固定时间为6~8周,之后可用轻手法进行外展、旋转、屈曲髋关节以及自行于床上无负重活动28 d,之后于保护下进行落地行走,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定期使用X线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手术后,随访患者2个月~5年,平均时间为3.5年,观察3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依据先天性髋脱位疗效评定标准为:患者临床功能总分为15分,患者髋关节及股骨头可正常活动,无任何不良状况,功能评分达到13~15分为治愈;患者髋关节脱位基本恢复,无再次脱位发生,髋关节发育正常发育,功能评分达到10~12分为显效;患者髋关节脱位情况有所改善,无再次脱位发生,髋关节发育基本正常,功能评分达到8~9分表示有效;患者髋关节脱位无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功能评分低于8分表示无效,(治愈+显效+有效)/总病数=总有效率。满意度以打分的形式进行评定,满分100分,85分以上非常满意,60~85分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病例数。

1.4 统计方法

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两组对比以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3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

经术后2个月~5年随随访结果显示,30例患者30髋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治愈19髋,显效7髋,有效3髋,无效1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6%,且均无再脱位和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发生。

2.2 比较30例患者临床治疗的满意度

治疗后,30例患者中,21例表示非常满意,7例表示满意,2例不满意,临床治疗的满意度为93.33%。

3 讨论

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的生物力学会发生改变引起髋臼软骨退化,因此,需要通过手术恢复其髋关节结构与生物力学功能,使髋臼可以正常发育。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主要是由于患者髋臼、股骨头本身的形态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且软组织跟随股骨头逐步上移后加重其挛缩症状,因此,采用单一性的手术方式无法将所有的病理状态都解决,需依据患者实际的病态情况选择多种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联合治疗,以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3]。有学者通过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对Colonna关节囊成形术进行了改良,这种改良后的新型治疗方式有效的降低了股骨头坏死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其髋臼修整采用髋臼锉,可以使髋臼成形更完美,且获得了长达20多年良好手术效果[4]。从解剖方面来看,起于股动脉的旋股内侧动脉于髂腰肌和的耻骨肌间,通过闭孔外肌和短收肌间至髋关节后方,其终支则在股方肌深侧沿闭孔外肌下缘往外上到转子窝,最后从闭孔外肌腱浅面或者深面跨过,直接延续至旋股内侧动脉深支[5]。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属股骨头血供命脉,仅仅依靠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就可为股骨头提供足够血供,而改良Colonna关节成形手术方式可更好的使用大转子后方外旋肌群保持完整,充分保护其中穿行于旋股内侧的动脉[6]。从髋关节生物力学方面来看,髋关节结构恢复正常后,其髋臼也会随之正常发育,进而保持髋关节的稳定,增加股骨头应力面积的增加和应力分散,且可通过手术减短关节外展杠杆臂长度,避免外展肌牵拉.降低其关节压力,促进患者髋臼与股骨头塑型,可有降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7]。

前倾角度增加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最主要的一种骨性病变,较大前倾角会引起髋关节前脱位或者半脱位,依据术前三维CT对患者股骨颈前倾角度的大小进行明确,术中复位无法达到头臼的同心圆关系,而行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纠则可以对较大的前倾角进行纠正,提升髋臼对其股骨头的包容度,增加股骨头的应力面积,使髋臼与股骨头塑型更好,且避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通常认前倾角45°就需要实施此手术,纠正的角度大约为20°。手术中,如果患者已经进行过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松解术,股骨头脱位依旧较高,难以复位,则可在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的基础上再行股骨粗隆下短缩截骨,以降低术后髋关节的压力,避免股骨头再脱位或者坏死[8]。

关节脱位行改良Colonna关节成形手术以及股骨粗隆下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既能恢复患者髋关节原有的生物力学性能,大幅度提升股骨头的包容性,又可以降低髋臼指数,有效降低术后再脱位情况和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9]。该次研究也显示,治疗后,30例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66%,且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治疗的总满意度达到了93.33%,均无再脱位和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发生。这一研究结果与郭威[4]研究得出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及治疗满意度95.00%基础本一致,表明Colonna关节成形术在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疗效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改良Colonna关节成形手术、股骨粗隆下旋转以及短缩截骨术进行治疗不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头股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