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创新主导工业设计驱动福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析
2019-02-11曾祥远
曾祥远
(福建工程学院 设计学院,福州 350118)
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经过长期粗放式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国务院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行动纲领,全面阐明了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的理论思想、行动指南和政策方针。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以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为导向”,发展“工业设计和创意”①。福建地处“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的核心位置,制造业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闽委发〔2015〕11号)明确了福建未来十年制造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举措,特别提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工业设计能力”②的任务。以创新为本质,以制造业为土壤相伴发展的工业设计,势必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相关研究综述
(一)制造业升级的经济学研究
学术界已掀起对制造业升级研究的热潮,许多学者从全球价值链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视角,提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地位、结构、机理、模式、路径等等。普遍认为路径选择、要素禀赋、人力资本、市场扩张、技术进步、制度优化、外商直接投入、“两业”融合等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动力。Humphrey和Schmitz概括了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路径的四个层次: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③。张剑等(2007)从OEM、ODM、OBM等三类不同层次的中国企业升级路径实例,指出中国制造业只有“嵌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才能改变“中国制造工厂”的地位④;袁平红(2013)认为应强化市场能力、流通服务、产业融合促进升级⑤;白清(2015)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外包、集聚、与制造业价值链融合、高级要素投入可推动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⑥;季良玉(2016)构建了自主技术创新的框架,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策略⑦。
对福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成果。余凤英(2014)指出福建制造业存在研发能力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提出应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加强产业集聚以及闽台制造业对接等对策⑧;叶琪等(2017)运用2000—2015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数据面板,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状况、创新动力、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程度等四个制造业升级的动力要素,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最大,提出应从制造业服务化、技术自主创新、价值链提升等方面促进升级⑨;陈岚(2018)从生产要素结构和制度供给两方面研究,认为应优化要素配置和供给结构,实施动力切换、技术创新、制度改革等⑩。
上述研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制造业升级的内外在动力和策略建议。多数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转型升级最大的内驱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可发挥外在促进作用,以致忽视了其他可能的升级路径。事实上,技术领先未必获得市场的认可,加上我国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的存在,削弱了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③。在坚持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探索工业设计创新开辟了制造业新的升级路径。
(二)制造业升级的工业设计创新研究
Verganti(2009)提出了区别于技术驱动和市场拉动之外的设计驱动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来源于新的意义,新的意义通过设计活动产生,意义创新的内涵是对社会文化系统的探索,重点是把握社会文化发展方向,是根本性变革的创新11。赖洪波(2017)以设计驱动创新为视角,分析了“小米”“太火鸟”“iPod”等企业设计驱动创新升级的演化机制,提出工业设计是引领制造业创新系统构建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
近几年涌现出工业设计驱动福建制造业升级的学术成果。林宁思等(2017)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角度,分析了福建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现况与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政策扶持、产业集聚、人才培养、闽台合作等方面的策略12。林伟等(2017)认为福建工业设计应从聚合与架构、跨界与融合、引领与“换芯”的角度自身转型,才能促进制造业的升级13。曾祥远(2017)分析了“八闽杯”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汇两岸”“聚创意”“促转型”“融发展”为核心价值的产学研模式对福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机理14。这些研究讨论了工业设计对福建制造业升级的地位作用、政策建议等议题,尚未探及到驱动升级路径的层次。
二、方式创新下工业设计对制造业的升级机制
柳冠中先生创立的从“造物”转为“谋事”的设计事理学方法论,指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下的当代设计是探索物品、过程、服务的方式创新——“谋事”15。“事”的结构化为外部因素(目的)和内部因素(手段)构建的关系系统。外部因素包含人、时间、空间、行为、信息和意义等决定“应该怎样”的目的要素,内部因素包含组织、管理、原理、技术、材料、结构、工艺、造型等决定“可以怎样”的手段要素,方式创新就是协调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适合关系16;工业设计是产业结构创新的机制,是将工业生产引入社会文化体系,“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可持续生存发展”,“协调需求、制造、流通和使用等各社会环节”,统筹“系统整体利益的理论、方法、程序、技术、管理和社会机制活动”的总称17;企业中工业设计创新活动可分为外观、原理、功能、整合集成等四种设计创新层次,且呈螺旋式循环上升,本质上是对生产资源整合与调配的方式创新15。
方式创新的内涵是从“造物”转为“谋事”,是一种协调关系,将矛盾和限制因素转化为创新机会的工业设计思维,是发现、分析、判断、归纳问题的本质,进而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它整合了全球价值链、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侧改革、设计驱动型创新等制造业升级的经济学视角和创新研究理论。从制造业内在机制看,“物”的产业链环节是工业制造(产品)—营销流通(商品)—消费使用(用品)—环境保护(废品),而“谋事”改变了只关注产品制造的思维,转向以研究生产、流通、消费、回收(销毁)等产业环节中的矛盾要素,充分利用知识和资源,系统协调上述产业链环节中的制约因素,将矛盾转为设计机会,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物品、流程或服务)。
三、福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福建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闽政办[2016]46号)是福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政策依据。规划指出福建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效益滑坡,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不足,要素成本上升,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等制约因素,倒逼产业转型升级18。本文基于方式创新的工业设计思维,从OEM、ODM、OBM、OSM四个不同类型制造战略的企业层面提出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OEM企业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即原始设备制造商,是以购买设备、引进技术、控制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根据其他品牌企业的委托订单生产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基本不投资技术开发和品牌推广,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曲线的底端。这类企业通过对外加工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而逐步发展壮大,如福建石狮和晋江的大量服装鞋帽企业,为耐克、康威、阿迪等品牌代工。在中国经济新常态时期,生产要素优势日渐式微,其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需转型升级。课题组考察了福州、漳州、泉州、南平等地OEM型企业,有不少还处于“设计无知”的状态,企业根本没有工业设计部门或人员,即使是部分已获批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设计的力量也被严重低估甚至边缘化。
这类企业首先必须转变思维,需认识到工业设计对生产制造的作用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地位。应运用方式创新的“谋事”思维,分析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可以确立两条升级路径:一是设计为生产服务,二是设计推动向ODM初步转型。前者主要研究生产过程的矛盾与限制,如探索优化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材料供应、产品结构、模型制造与模具开发等生产环节,工业设计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产品造型设计和产品结构设计,以利于实现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好制造的好设计”的升级目标,是从“直观层面”制造产品差异;后者是指当生产制造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企业掌握了比较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主动向产业链的前端转移,即自主决定“生产什么”,开发企业自主产品,注重研究产品的终端顾客(市场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用户分析,企业的工业设计团队和市场营销人员、技术工程人员充分合作,以利于实现占有市场、获得竞争力的“好销售的好设计”的升级目标,如福建九牧厨卫、恒丽电子、步特鞋业等企业。
(二)ODM企业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即原始设计制造商。主要根据其他品牌企业的产品构想或功能要求,提供产品设计、制造和后期服务,或者A公司的产品设计被B公司看中后被引进生产,配上B公司品牌销售。这类企业一般难以承受自主技术创新的长周期、高投入和高风险,以发展工业设计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福建大部分为专业工业设计公司(如福建考克、泉州迪特、厦门拙雅等)和自主拥有工业设计机构的制造型企业(如茶花集团、松霖科技、冠捷科技、大千振宇集团等)。调研发现,企业虽然非常重视工业设计,但往往设计研发周期极短,缺乏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思考,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多是退缩到产品外观设计或适度的改良设计,难以产出根本性创新的高附加值产品。
这类企业的升级路径一是产品升级,二是逐步向OBM转型。产品升级即开发新产品,拓展产品功能,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从方式创新的谋事观着眼,首先认真研究影响产品定位的外部因素系统,就是围绕用户生活方式探究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分析造成这些需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根源,创造符合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具有意义创新的差异化产品,即以“用户生存方式定义市场”15。另一方面,用设计思维选择、整合现有的技术条件,提高新技术的市场化运用,实现技术与需求的匹配,在“使用层面”和“观念层面”制造产品差异,达到集产品功能差异和文化品质于一体的“好语义的好设计”的产品升级目标,帮助企业获得持续增值的能力。
对于已拥有比较成熟的制造链系统和营销渠道的ODM企业,以工业设计为支点,撬动其向OBM转型会成效明显。立足企业的设计能力,分析行业特点和趋势,进行系统的消费需求研究,借助“意义创新”的理念实施品牌定位,根据市场细分的原则推出系列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在设计中强化品牌的语义识别性,打造品牌管理与运营系统,建立品牌地位,逐步实现“好设计的好品牌”的升级目标。
(三)OBM企业
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即原始品牌制造商。企业自行创立产品品牌,生产、销售自主品牌的产品。这类企业拥有强大的工业设计能力、核心制造技术和营销网络渠道,在长期的市场培育中建立了以用户价值为导向的自主品牌,从而获得品牌的高附加值。由于技术创新和渠道建立提升品牌价值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因而以工业设计来建设品牌成为企业的创新手段,如福建味家、立达信照明、七匹狼实业等企业。
运用方式创新的工业设计思维创造具有战略意义的商业服务模式,促进OBM企业升级。工业设计不仅通过产品语义与用户的交互体验塑造了品牌价值,更是通过商业模式重新定义企业的品牌意义,是整合、集成层面的创新,是从“体验”的层面塑造“产品”差异。比如iPod以全新的设计语言带来全新的音乐体验,它并不局限于新颖的界面交互来聆听歌曲,还能通过i-Tunes网站下载音乐,在经济上支持音乐产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模式是企业品牌发展的框架,它不仅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方式,更是传达精神意义、信念使命、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通道。社会文化正是通过工业设计引入到工业生产,在研究“事”的过程中,理解社会文化动态和商业机会的关系,重新发现用户的价值主张,调整产业结构及价值链位置,从而发现一种具有新的战略意义的合适的商业模式。
(四)OSM企业
OSM(Original Strategy Manufacturer),即原创战略管理制造商,是OBM发展的更高层次。这类企业以战略设计和文化植入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是宏观策略的制定者,如厦门金牌橱柜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升级路径应将从原有制造业产业链中的一个特定环节获得的能力转移到新的产业领域或转向到一个新的价值链,实现产业创新,进而实现社会创新。这是工业设计协调产业关系,调整、创新产业结构的高端服务层次和战略化阶段,推动构建社会协同机制,引导国家经济社会朝向健康、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工业设计组织和少数OBM企业是向OSM升级的主阵地,福建省正待建设中的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未来将在推向OSM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国家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福建制造业传统产业规模比重大,升级难度高,亟需通过优化结构、强化创新、产品升级,向高端产品链、价值链延伸;新兴先导产业规模较小,且创新成果产业化不足,有待挖掘产业发展潜能,形成规模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18。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工业设计,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全省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型企业,可以从工业设计在OEM、ODM、OBM、OSM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内涵,检视企业的制造战略层次和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方式创新的“谋事”工业设计思维,厘清产业升级方向,选择合适的转型路径,仔细研究制约转变发展的矛盾因素,以工业设计协调产业内外部关系的原则,重组资源和创新要素,创造新的运行机制和服务系统,逐步实现从流程升级(OEM)—产品升级(ODM)—功能升级(OEM/ODM/OBM)—链条升级(OSM)的转型,形成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产业链和新型特色工业文化发展格局。
注释:
①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1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htm.
②中央政府网.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EB/OL].(2015-07-28)http://www.gov.cn/xinwen/2015-07/28/content_2903409.htm.
③卓慧娟.工业设计行业与制造业升级:机理、现状与对策[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
④张剑,袁洪飞,吴解生.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地位的提升[J].企业经济,2007(6):95-98.
⑤袁平红.多重视角下的制造业升级文献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3(12):184-190.
⑥白清.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5(4):17-23.
⑦季良玉.技术创新影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⑧余凤英.福建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71-73.
⑨陈岚.供给侧视角下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8(1).
⑩叶琪,翟昆.区域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实证——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商学院学报(原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5):21-28.
11王聪.关于设计驱动式创新实现路径的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12林宁思,杨志鹏,吴峰.福建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发展研究,2017(6):81-84.
13林伟,张楚楚.工业设计在福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J].工业设计,2017(5):57-57.
14曾祥远.工业设计与福建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学研新模式研究[J].工业设计,2017(12):30-31.
15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结构机制思考[J].设计,2013(10):158-163.
16柳冠中.事理学论纲——概述[J].设计,2013(9):114-115.
17柳冠中.急需重新理解“工业设计”的“源”与“元”——由“产业链”引发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9,25(1):99-108.
18福州市人民政府网.《福建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解读.[EB/OL].(2018-5-21)http://www.fuzhou.gov.cn/ghjh/ghjd/201708/t20170825_1631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