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艺术审美观照下的模糊美感知

2019-02-11鲍佩佩方卫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模糊性美学美的

鲍佩佩,方卫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经验主义美学和分析美学专注于分析艺术作品,认为美是感情,是生活,是性欲等,试图使美学逻辑符号化,赋予其明确的概念,却忽略了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全局和主客体的相互观照。美的三个物理层面是对称、平均、健康,但不对称不代表不健康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意味着审美过程的因果性、相关性、相对性及绝对性都影响着对美的认知。美学被概念模式化过程是一个形而上的哲学思辨问题,美丑可通过艺术转化即对立经过中间过渡,那么极值融合阶段的模糊性作为艺术美与艺术丑的中间环节是否也可以超过一个临界点类似于翘曲点被转化。伴随着开放性系统的形成和交叉性边缘学科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自觉地研究美学来区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系统中的模糊性对人类情感潜意识的作用表明模糊性对美学也有一定作用,艺术审美意识下的美学体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艺术审美意识的模糊性

美包括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三个系统,各系统下还包括数个子系统,子系统仍可裂变为更多类别,然而系统论自身就具有模糊属性,且美的本质是模糊的。无论是美的哲学思辨还是美的科学实证,接受者对美的认识、把握和表现过程中会产生确定与不确定或不可表达的模糊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同一个体而言,主体意识也会随着社会文化、生存条件等审美介质而有所转移,因象征、梦幻、意识流等手法在现代艺术审美趋势中的广泛运用,人类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的经验表达方式愈加难于以单一维度界定,或纯粹的个人情感表现,或形式化艺术活动,审美体验的模糊性越来越大。

二、当代模糊美学感知

(一)模糊美学信号

模糊即对象的乏清晰性和不确定性的模糊程度,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方法性学科,存在属于和不属于的范畴边缘,实际很难对复杂的客观事物作出非此即彼的硬核判断,大多数只能在特征集合里取舍近似值,例如四不像。模糊美学是美学中的模糊现象,在“审美场”中观照作为审美主体和客体的模糊美感 。西方传统审美惯性尊崇美学史上能够引起积极常规情感品质的比例和规则,例如经典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以及荷伽兹在《美的分析》中对感知大小比例的适宜规定了建筑学体系的框架性思考,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也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但这些都忽略了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世界都渗透在美的意识活动的本质之中,进项符号行为延伸出的方法论虽给经验材料在感觉现象和理解方面以秩序规范,也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艺术审美过程中的停滞,成为约束思维的工具。模糊美不受事物局限,强调解剖审美客体的结构,其根源是个性与共性、小众与主流的典型论分析。“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的实验性审美不是陷入排斥合理性主流而亟待成为新定义共性的矛盾循环,这是一个不断修正升华进而反哺封闭僵化意识的过程。模糊美感知间接形象,有想象,有吸引,有完美倾向,可视可感性并不鲜明:即是又不全是,即不是又是,它是多面立体的。本质上是自觉与自发的双向感受审美思维差异。

(二)模糊美学直觉

1.模糊性与明晰性

模糊美学有着坚实的经典哲学基础。中西方美学中最高层次的美学范畴是崇高优美的“典型”与中国山水画虚实相生之类的雄浑飘逸的抽象“意境”。歌德认为类型概念会让人变得麻木漠然,使类型获得一种生气的唯一途径则是回到对个别东西进行完美欣赏时不丢弃有意蕴或高尚的东西,典型观自然发展成明晰性和模糊性的统一;意境直取老子的道和象,体现朴素本质的自然本体和禅意形象思维,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这与无明确的思想、概念或标准语言可表达的模糊美感对应以真为基础、以善为灵魂、以美为造型的明晰性有相互渗透关系。

明晰性追求本质、必然和共性,是有意味的可见形式,经典科学特别是牛顿以后,因物理学上的测量准确度关系,西方对精确完美形象的追求的传统思维模式使人对模糊性有抵触和偏见,直到美国著名数学家查德(L.A.Zadeh)的《模糊集合、模糊逻辑、模糊语言》使模糊成为科学,并将其与精确放在对立又并列的地位,如同审美与审丑意识的矛盾又客观的存在。美虽不一定是比例,比例的大部分是美的普遍规律也无法准确定义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模糊性就是随机性或近似性的一种形式,有限的特殊性提炼的规律并不具有客观性。美是多元取向,美的自身也是具有模糊性,包括亦此亦彼的互渗性。模糊美感中的审美意向是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显现,从美的整体性、多值性、渗透性、混沌性而言,模糊性以极致活力观照了审美意识中的偶然、个性与特殊,更强调美学维度的客观公正性,还模糊以真面目,带来美学的一个解放尝试。

2. 模糊语言

艺术审美离不开情感体验,情感与形式的“极性”关系类似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狭义上的模糊语言是语言的模糊性,分为模糊语词(边界不明、有歧义)和模糊语句(空白、虚化、颠倒、烘托、意境),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找最精确的模糊词表达唯一的“动词、名称”;而广义上模糊语言在认知科学基础上依赖思维,不拘泥于形象与抽象、表现与印象的模糊思维,本质上即是显象和实象无法统一。不知庄周梦蝴蝶,还是蝴蝶梦庄周。哲学上的最高问题根源于梦,梦是模糊的,本身可描述性语言有限。梦与现实的交融和模糊等基本幻象是根本的艺术创造,显梦是已压缩过的潜意识的一种表面显现片段,但艺术不能完全是显意识,否则索然无味,也并非纯潜意识的,否则不知所云。精神范围的显意识和潜意识的模糊性是表现宏观的无限宇宙本体和微观的无限分割的基本粒子的最佳途径,世界是客观的世界,不再是你所知道的世界。此外,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认识的主体对美的把握可表示为“形象思维的模糊数据”,形象思维是数据化、模糊化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是美的模糊性产生的生理机制。独立于艺术整体把握的对现实界的模糊性体现在用模糊语言处理模糊数据:超现实主义的理性处理、立体主义的夸大、抽象主义绘画的局部取舍以及当代意识流小说和电影的再创。糊化处理绘画艺术、摄影艺术以及视觉艺术成为了部分艺术家审视客观世界的飘忽不定性的关键。模糊绘画自然区别于写实绘画,它意味着画家在创作中不是仅仅着意于对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而是希望通过有形有色的艺术突破,放大模糊中缥缈的距离,传达出无形无色的更深层面上的艺术境界——象外之境,是印象主义绘画的一种创新性抽象表现。

德国当代画家格哈德·里希特以照片为基础,将两种相互矛盾的手法(粗糙与细致)并置于同一幅作品中,在忽略细节的同时对照片进行模糊化处理,通过样板的媒体性质与绘画融合体现该距离,突出照相性的灰色及主题的不清晰性,最终以其富于生活化的纯粹照片写实和纯抽象的特点,引起艺术界的强烈回响。西方现代艺术强调个性与理性,在艺术创造和艺术剖析中,抽象引发模糊性,蕴含着无限的幻想空间。艺术欣赏过程中多维发散的创造性和创作时产生的模糊性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无限性不是绝对的,受主观意识和作品的模糊性所影响,或有意的神秘模糊,或开放性模糊;东方绘画艺术中笔法的风骨、布局的匠心、气韵的流动、写意的模糊皆赋予作品恰当的审美意蕴;摄影大师郎静山作品的生“气”即是空间通透感的气韵,自然雾气、油纸道具、软件后期等创作技巧都是为了强化内在韵律,获得观赏美感,达到模糊美的超诣境界,清晰主体对比朦胧的末节的视觉手法使得接受者迷惑,想象空间的轻纱下隐藏着美的、丑的、猎奇的、有趣的……纵横六合,驰骋于无何有之乡;日本的“物派”观念强调关系、关注物无以名状的场所性,重视存在的原初模样,显示新世界的开阔状态,无形对象的“物”感受着难以捕获视觉记忆的模糊美,包容视觉对象延伸意义上的共鸣与生发。故艺术家对于同一种事物即便是同样的表达方式,因细微艺术形态之分亦会呈现出别样的作品。

四、结语

艺术本身存在主题、形象、情节、语言等多种模糊性,同时艺术在创作、审美、欣赏、批评的过程中皆可模糊性变化。在当代艺术审美意识下,无论是艺术品中生命的意境美、生命情感表现的朦胧美,还是表现本质的模糊美,都意味着审美价值不仅仅只是传统观念意义上的感知。“横看成岭侧成峰”,艺术感觉材料的每一物被赋予准确符号功能的过程都伴随着提高、取代、否定和激发控制的模糊性。模糊性自身的高级直觉美感和模糊性所观照的藏拙遮丑的美化效果或“无形胜有形”的意境维度都是审美意识上升的有机形式,具有一定的视觉价值和审美意义。■

三、艺术作品观照的模糊美

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直观欣赏——欣赏对象、形象、典型较为明晰具体)和表现艺术(品味欣赏——结合情感和自由的联想,过程较为朦胧和抽象),艺术在社会发展趋势下悄然发生着改变,自然随性的审美活动大多逐渐被实用性、生活化的审美标准所取代,同传统艺术活动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状态,一些新锐艺术家正试图以一种创新性观念冲出这种僵持的局面。在创新观念中,不重表象,追求精神本源,模

猜你喜欢

模糊性美学美的
盘中的意式美学
模糊性程度和模糊性厌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打破平衡
外婆的美学
好美的雾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