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社会组织评估新视野
——评《结构、技艺、文化:社会组织评估新视野》

2019-02-11徐顽强

关键词:新视野技艺指标体系

徐顽强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治理创新进程中,各类社会组织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在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9年2月9日,全国社会组织数据系统显示全国登记社会组织已超过81.6万个,其中民政部登记社会组织已达2300个。社会组织巨大的体量和增速也呼吁着社会组织治理的对应转变。一方面,政府充分肯定社会组织在助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提供社会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了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引导和监督。为了落实从中央到地方的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各级政府也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第三方评估的引入、专业学术机构的建立等相关工作的展开都表明社会组织治理评估逐步走向成熟。目前,国内的社会组织评估制度体系建设始于2010年《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国内的评估工作仍主要停留在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经验阶段,基于国情考量的评估工作较为缺乏,亟待革新。

王守文博士的《结构、技艺、文化:社会组织评估新视野》一书就是诞生于该背景之下。该书基于国内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样态,以全部社会组织为评估对象,提出了以结构(Structural)、技艺(Craft)、文化(Cultural)三个维度为视角的SCC社会组织评估理论。作者认为完善社会组织评估的意义在于,既可以全面反映社会组织的运行现状,也能够以此为基础挖掘其改进空间,指明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引导社会组织不断自我革新,以日益增强的组织使命感推进社会组织提高自主性建设,进一步优化其治理结构与管理能力。同时,不断鼎新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也可以引导社会公众的捐赠等资源投向,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公众的资源捐赠水平。当然,提高社会组织评估能力, 更加精准地界定与厘清参与活动的领域和具体内容,更有助于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度。

全书的写作遵循着从基础理论的梳理过渡到中外社会组织评估差异对比,再到SCC社会组织的理论构建以及社会组织评估的关键控点(评估主体、评估方法、评估指标)的框架思路,以此进行章节安排。

《结构、技艺、文化:社会组织评估新视野》首先从治理理论、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评估理论梳理了社会组织评估的理论支撑,进而详尽对比了国内外社会组织评估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的异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组织起步较早,对国内社会组织评估实践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首先,应树立起评估机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保证评估工作的客观公正。其次,构建起一只专业、系统、多元的评估队伍。再次,吸纳具有专业理论背景的学者和团队参与社会组织评估。最后,充分应用评估结果,发挥其高价值的示范效应。为此,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与完善:完善现有的法律;树立正确的社会组织评估观念;结合国情,搭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能力较强、团队专业、独立性强的第三方社会组织评估机构;加强社会组织评估的监督工作。

《结构、技艺、文化:社会组织评估新视野》所提出SCC社会组织评估理论是SCC维度在社会组织发展生命周期评估中的应用。SCC维度源于希尔和列恩教授针对公共管理领域的公共管理主体研究所提出的结构、技艺和文化三维视角。而SCC社会组织评估理论就是围绕社会组织的生命周期提出结构、技艺和文化三个阶段的理论假设,根据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评估主体、评估指标等评估要素的选择,从而判断社会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阐释其发展特点,提出对策建议,并为政府和社会行为的选择提供依据。该理论认为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创始、成长、成熟三个阶段。SCC社会组织评估理论并非是线性的维度切换,而是结构到技艺再到文化的不断循环的周期,一个周期的终结将是组织下个周期的开始,并保持不断循环。

创始阶段考察的是组织的结构维度,即健全的组织结构、科学的管理体制、规范的章程、制度和规则。S-structure(结构)维度的社会组织评估首先需要对社会组织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其次,明确结构维度的评估内容。最后,明确结构维度评估结果对不同社会主体的影响。成长阶段则考察的是社会组织技艺维度,即组织技能、员工技能及应急处理。C—craft(技艺)维度的评估,一方面要求社会组织的领导要具备较高的内部领导水平,另一方面要求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金融、营销、公关等,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创造能力、战略能力等。成熟阶段则考察的是文化维度,即公益使命和价值观念、组织激励以及公信力。C—cultural(文化)维度,针对成熟期的组织在文化的层面上给予判断和分析,用可持续的眼光来探讨组织的良性发展和未来,促使社会组织更好地完成其组织使命。

作者认为,SCC社会组织评估理论优势在于能够反映社会组织发展的阶段和能力大小,还克服了参与式评估法、BSC评估法、APC评估法、德尔菲法、DEA评估法、功效系数评估法等社会组织评估主流方法的缺点。单一孤立的标准只能片面反映社会组织发展的某一状态,甚至会出现对社会组织整体评估失真,因而不能脱离系统化的评估体系。SCC社会组织评估理论更侧重于对社会组织发展阶段和能力的评估,以此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合理分级,政府可以根据等级划分采取分级应对的策略,对结构阶段重点监管,技艺阶段重点培育,文化阶段重点支持。同时,评估结果可以使社会组织清晰定位自己的发展阶段,根据所处的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现自我完善和修正。

作者进而分析了SCC社会组织的评估模式,即一定的评估主体选择合适评估方法并根据科学评估程序对社会组织等评估对象,围绕组织、技艺和文化维度下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有效应用的方法、策略、措施的总和。SCC社会组织评估模式的关键点共有三个:评估主体、评估方法以及评估指标体系。

在评估主体上,作者认为社会组织评估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应充分调动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社会组织的评估与监督。除社会组织自身、政府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主导的混合部门外,独立于服务主体和客体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最适合作为SCC社会组织评估理论的载体。第三方评估机构是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成长过程、部门设置、面临的政策环境、资源获取途径和组织价值使命具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其次,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能够积极吸收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参与,从结构、技艺、文化三个维度协调多元主体利益,实现对社会组织的科学、公正评估。最后,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可以节省社会资源,扩大评估对象范围。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过程不受政府等其他组织的影响,评估结果得到政府的认可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

在评估方法上,作者比较分析了多维服务质量评估法、3E评估法、DEA评估法、BSC评估法、功效系数评估法等现阶段主流的评估技术方法。在评估指标上对比了美国马里兰州非营利组织联合会的示范性评估、日本财团法人和社团法人现场评估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深圳社会组织评估指南、台湾地区社团和财团法人的评估程序)认为社会组织评估方法、社会组织评估标准对社会组织评估具有极大的影响,SCC社会组织评估理论基于动态评估及阶段划分原则对社会组织进行结构、技艺和文化维度的技术方法优化配置,建议根据不同的技术方法由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社会组织评估。

在评估指标体系中,作者结合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具体特征,围绕SCC社会组织评估体系的结构、技艺、文化三大评估维度,在结构维度应用功效系数评估法、技艺维度应用3E评估法、文化维度应用BSC评估法对指标进行量化,应用德尔菲法确定整体权重和不同指标之间的权重,建构起SCC社会组织评估理论的指标体系。同时还针对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为评估对象设计了分类指标体系,并且在结构、技艺、文化维度下各有侧重,以兼顾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特点,反映不同类型社会团体的需求。

《结构、技艺、文化:社会组织评估新视野》从学理上而言,较好地实现了结构、技艺、文化三大维度和社会组织创始、成长、成熟三个生命周期的理论耦合,构建了SCC社会组织评估方法体系,并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各有侧重地设计了分类评估指标体系。该理论体系视角新颖,评估指标科学严谨,既弥补了国外社会组织评估方法不适合国情的缺陷,又解决了当前国内社会组织评估理论的指标单一、侧重不足的症结。在内容安排上,此书详细阐释对比了当前社会组织评估的国内外经验,总结了社会组织评估主体的构成,并梳理了主流评估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进行了评估指标的筛选和量化,涵盖内容丰富,行文深入浅出,易于阅读学习。

但此书也存在值得改进之处,在业已建立分类详细的社会组织评估指标后,并未安排章节进行指标的实际应用和验证分析,值得在后续的工作中加以完善丰富。

综上所述,《结构、技艺、文化:社会组织评估新视野》是一本充分运用社会组织评估的理论、比较国内社会组织评估实践、建构SCC社会组织评估理论体系的社会组织评估学术专著,对有志于学习社会组织评估相关内容的教师、学生群体或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具有较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新视野技艺指标体系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后冥王星时代“新视野”要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