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孵化器的发展及其对江苏省的启示
2019-02-11周荣华黄承辰侯依青
周荣华,黄承辰,侯依青
(苏州科技大学 a.天平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b.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对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培育和实现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科协从自身优势出发提出的工作立足点。中国科协在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民间科技组织和国际科学计划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宝贵资源。为了更有力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时期发展动力转换的要求,2014年以来,中国科协积极探索新的引智模式,提出和实施了“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试点工作,打造海智计划升级版。经过反复论证和总结初期实践经验,中国科协提出了“科协搭台、政府支持、市场主导、试点先行”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方针。
2016年12月,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中国科协(苏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正式成立,苏州成为继上海、深圳、武汉之后第四个试点城市。对此,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分管省领导担任组长,省科协、苏州市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协调小组,统筹推进苏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一、文献回顾
目前尚没有学者对离岸孵化器做出准确的定义。“离岸”意指海运船只离开港口进行贸易,运用离岸概念较多的领域,如离岸公司、离岸业务、离岸外包等。[1]本文所说的离岸孵化器,笔者将其解读为:在全球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的,为创新企业成长提供指导,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具有科技创新和商业培育的双重功能,以海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技术转移、创新团队及企业孵化、国内外资源对接为目标的开放创新服务平台。
事实上,离岸孵化器是一种将生产性服务向发达国家外包,利用发达国家的优势资源整合国内生产要素,从而提升国内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培育机制。大部分学者认为,离岸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技术含量。阿米蒂(Amiti)等研究发现,1992—2000年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离岸外包对其本土制造业生产率的贡献达到10%。[2]米罗道特(Miroudot)等认为,更高份额的生产性服务中间品的进口有利于提高国内产业生产率。[3]弗朗索瓦(Francois)等研究发现,1994—2004 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生产性服务进口与制造业生产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生产性服务进口可能减少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从而增强制造业出口技术。[4]樊秀峰等认为,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5]李惠娟等研究发现,在我国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构成中,离岸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所占比例趋于上升,且生产性服务业离岸外包对中国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李平等从发包与承包的双重视角,深入考察离岸服务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发现发包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承包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发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随行业技术密集度的增加而增大。[7]
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产业离岸外包与本土制造业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基于自身产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与国外优势资源进行孵化整合是促进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有效途径。由于产业发展存在技术依赖的差异性和地域的异质性,离岸孵化研究应建立在对具体产业分析的基础上。目前,在建的几家离岸孵化器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有侧重、特色鲜明。
二、离岸孵化器的分类和特点
1.离岸孵化器的分类
从所在地来看,离岸孵化器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是离岸孵化器建在海外,比如中国科协日本(东京)海智创新创业基地;第二种是离岸孵化器建在国内,利用自贸区、保税区等政策实施“区内注册、海外经营”或者“海外注册、区内经营”,比如上海自贸区“科创1号”国际孵化器,外联发、药明康德的万众创新中心等。
从主导主体来看,离岸孵化器可以分成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例如,浙江美国洛杉矶海外创新孵化中心是由宁波市政府主导成立的,中国科协日本(东京)海智创新创业基地由中国科协主导成立,这些都属于政府主导型。中美双方在洛杉矶共同建设的孵化器——交联生物(Cross Link Bio)公司,是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江苏交联医药科技园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属于企业主导型,其美国合作伙伴包括南加州生物医药协会、阿尔弗雷德·伊·曼(Alfred E.Mann)研究所等。
从功能来看,离岸孵化器可以分成专业型和综合型。专业型离岸孵化器主要是“预孵化”,比如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AMT)。离岸创业的外国人,一方面可以依托这个平台,利用境内关外的政策降低关税及相关证明申请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平台向更多国内客户展示、试用设备,还可跑到全国各地,直到销售成功、创建在华公司或分公司。综合型离岸孵化器不仅具有“预孵化”功能,还具有加速器的功能。例如中加创新创业园,它选择北美比较成熟的优质项目在广州加速孵化,然后进行产业化。实际上,它是一个离岸加速孵化器,借助广州的科研人员实现本地化,通过广州进入广大的市场以实现产业化。[8]
从关注领域来看,离岸孵化器可以分成大众型和专注型。大众型离岸孵化器不限制行业领域,大部分孵化器都属于这一类型。专注型离岸孵化器关注某些特定领域,例如FCPAE欧洲生命科学(瑞士)海智创新创业基地重点关注生命科学领域。
2.离岸孵化器的特点
(1)目标客户明确。离岸孵化器的目标客户来自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市场主要培育客户,关注具备一定规模但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的优质项目;国际市场主要聚焦市场前景好、增值潜力大、具有投资价值的初创型项目。[9]
(2)运营模式创新。利用线上与线下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投资与孵化结合的综合体系,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人才创新、政策创新、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等四个方面的环境保障,形成资源、资金、技术集成化的服务体系,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不断创新可持续的生态体系。
(3)创新创业环境优质。离岸孵化器不仅提供人才、办公场所、互联网、仪器设备等服务,还提供技术、金融、货物资金进出通道、负面清单、专利审查快速通道等服务。
(4)引才方式宽容。和普通的引进人才不同,“离岸创业”不要求人才“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只强调“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进一步拓宽了海外人才投身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渠道。[10]
三、典型离岸孵化器的发展及比较
1.中国科协日本(东京)海智创新创业基地
尽管近年来日本的经济有所下滑,但日本的科技水平并未下降,日本获诺贝尔奖的人次不断增加,日本的制造业和诸多科学技术领域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可以说,在创新技术改变企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开发经济新动力的今天,我国学习并引进日本一些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已成立的基地有6个,分别是宁波市科协-日本离岸海智创新基地、宁波市江北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日本离岸海智创新基地、宁波海智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海南省-日本离岸海智创新基地、菏泽市-日本离岸海智创新基地、潍柴动力-日本离岸创新研发基地。其中宁波海智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是中国科协海智创新示范基地。此外,浙江省-日本离岸海智创新基地已签署意向性协议,海创联成都基地、海创联杭州基地、海创联长春基地、济南市海智创新基地以及青岛市海智创新基地正在商谈中。
中国科协日本(东京)基地的建设模式为哑铃式。国内海智创新示范基地和海智成果转化基地作为国内创新基地,进行技术中试和产业化;海外华人创新团队和相关企业研发团队作为海外创新基地,进行人才培养、人才推荐、创新技术孵化和创新技术评估推介,两者分工明确。中国科协发挥重要连接作用,将国内创新基地与海外创新基地进行对接,把国内创新基地的技术需求和孵化器建设信息传递给海外创新基地,同时协助引进外国专家、海智人才和创新技术,帮助实现成果产业化。
基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两个基地的资源优势。海外创新基地和国内创新基地在中国科协的连接作用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取所长。海外创新基地将其先进的技术进行预孵化,孵化成功后通过国内基地实现产业化。二是减少风险,降低成本。国内基地只需负责产业化,不需要承担引进国内外人才、技术的成本和风险;海外基地只需负责技术孵化,不需要承担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厂房建设、生产工人招聘等成本和风险。
2.中国科协北美(硅谷)海智创新创业基地
中国科协北美(硅谷)基地具有非常强的创新和人才资源优势,吸引了全美6.2%的高科技人才,约41万人;全美20个科技创新城市,有11个位于硅谷;硅谷人均专利数量是全美人均专利数的14倍;硅谷创办了1.1万家高科技公司,GDP产值7000亿美元,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美技术出口的1/3。
基地有大批项目、技术以及具有创新创业激情的留学人员。7万~8万中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各个高科技公司,涵盖中国需要的所有产业领域,这些人代表了中国在科技产业界的最高水平,他们可以加速中国科技创新。
目前,中国科协北美(硅谷)基地已建成7个离岸孵化基地,分别是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西湖基金、科创慧谷(TiPark)清华科技园、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瀚海科技园、太库加速器、杭州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瀚海科技园、太库加速器是民营的,其他的为政府派出单位。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出租场地,引进项目。有所不同的是,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主要是投资三个美国大学前期项目,支持美国大学基础研究。
基地采用多样化的运营模式。一方面采用自主投资孵化:设立海智双创基地启动资金,直接投资企业团队孵化;和硅谷其他资本合作,与创投基金深度合作;采用“产业+政策+资本”模式进行跨境(国内外)深度对接和服务。另一方面采用多种方式服务中国科协各地海智基地:与国内各地高新区、经开区、留创园建立战略合作;组织回国创新创业大赛及各地项目对接;通过基地为项目搭建产业链和客户;引导国内政府和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和投资;为国内企业提供咨询和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成为国内产业和企业在硅谷的窗口;成为国内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硅谷招才引智的重要合作方;承办各类论坛、研讨会、恳谈会、大赛活动等。
基地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海外基地的自主性。基地可以自主选择,决定单独投资或者与其他创投资金合作。二是充分发挥海外基地的资源优势。硅谷通过多种方式,如与各个开发区合作,引进高技术人才和先进技术,为项目搭建产业链和客户,引导国内政府和企业参与基地建设、投资等,服务中国科协各地海智基地。
3.中国科协-FCPAE欧洲(比利时)海外智力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中国科协-FCPAE欧洲(比利时)基地以管理创新为先导,以企业国际化需求为推动力,以专业化服务和人才覆盖为手段,采用海外智力和中外企业合作的经济或非经济运作模式,发挥欧洲专业人士的智力优势,以人才辨别和对接服务企业,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欧洲海智离岸双创基地人才聚集平台,力争在3~5年内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外创新资源汇聚中心、专业化离岸服务中心、创业项目孵化中心、国际创客合作中心、海外人才储备中心、技术成果转移中心。
基地的运营模式是以中国-比利时科技园(以下简称“中比科技园”)为基础,聚集国内外有实力的高科技孵化园、创新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具有国际人脉关系和国际业务能力的服务机构,打造“一带一路”欧洲海智离岸双创基地项目合作平台。同时,积极响应中国科协提出的“离岸创新创业”和“柔性引智”人才战略,探索与海外人才灵活机动和务实的合作模式,实现高端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项目对接过程注重品位品牌,让投资人与优秀的创业者、行业里的并跑和领跑企业精准对接,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此外,基地还设立欧洲海智双创基地项目专家组,由专家组对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大数据等行业项目进行评判。
基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吸引优秀海外资源。基地与中国科协海智办、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中比科技园都有密切联系,通过它们可以发掘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二是准确高效的评估创业项目。基地设立欧洲海智双创基地项目专家组,由专家对行业项目进行评判,充分利用专家深厚的专业知识,避免出现由于对行业不了解而不能客观公正地评判项目的现象。
4.典型离岸孵化器发展的比较研究
中国科协日本(东京)海外智力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中国科协北美(硅谷)海外智力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中国科协-FCPAE欧洲(比利时)海外智力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孵化项目来源和孵化项目类别上各有不同。
第一,孵化项目来源不同。中国科协日本(东京)基地主要是通过中国科协将国内创新基地的技术需求和孵化器建设信息传递给海外创新基地,同时协助国内创新基地引进外国专家、海智人才和创新技术。中国科协北美(硅谷)基地除了为中国科协提供项目对接机会,还自主投资孵化项目。中国科协-FCPAE欧洲(比利时)基地主要是以中比科技园聚集国内外有实力的高科技项目。
第二,孵化项目类别不同。中国科协日本(东京)基地主要是学习并引进日本一些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中国科协北美(硅谷)基地的项目主要涵盖了中国所需的高精尖产业领域。中国科协-FCPAE欧洲(比利时)基地主要是以打造“一带一路”欧洲海智离岸双创基地人才聚集平台为目的,重点关注“一带一路”项目。
四、离岸孵化器发展对江苏省的启示
1.江苏离岸孵化器发展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离岸孵化器工作具有投资环境优越、海外认知度高、孵化体系健全、海外资源丰富、团队年富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全球多元化布局初步形成等优势,但也面临资金与人才进出便利性低,以及孵化器的管理运营和服务水平低、有机融合度不高等问题。
第一,离岸孵化器政策支持力度偏弱。目前,以离岸孵化器为重点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仍是临设机构协同管理。根据海智工程发展现状,中国科协(苏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依然是科协唱主角甚至独角的状态,尚未体现离岸创新创业是项全局性工作的性质。江苏省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离岸孵化器建设与管理的有关文件,相关的政策还没有具体落实。
第二,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度不高。离岸孵化器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以数量和物理空间论英雄的粗放发展思想,没有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孵化的项目与当地优势资源匹配度较低、产业融合度低,基地孵化能力较弱,所孵化的项目对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向转变的影响有限。
第三,孵化器的管理运营和服务水平较低。离岸孵化器的管理运营和服务水平尚未跟上初创企业的发展步伐,不对称的发展促使孵化器运营管理和创新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离岸孵化器的运营人员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老辣眼光的优秀人才以及具有专业水平的运营团队,因而为创业者提供找寻资源等服务水平偏低。
2.江苏省提升离岸孵化器实效的措施
第一,完善组织机制,健全顶层设计。建议中国科协(苏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更名为“国家(苏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突破科协唱主角甚至独角的现状,充分体现离岸创新创业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借鉴浙江和深圳经验,将以离岸孵化器为重点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从临设机构协同管理转变为省级固定机构领导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江苏省离岸孵化器建设与管理有关文件,在国家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工作的基础上,推动江苏省省级离岸孵化器工作,负责统筹协调省级离岸孵化器建设、审议相关政策文件和重大活动方案、协调落实支持政策等工作。
第二,坚守精品意识,聚焦发展重点。离岸孵化器发展要摈弃统计数量和物理空间论英雄的粗放发展思想,坚守精品意识,强调资源优势、孵化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将为江苏省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贡献作为价值尺度。设立离岸孵化器,首先要关注申报单位的资源整合与孵化实力,优先支持符合江苏省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和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与自主可控产业体系建设相关的科技资源整合项目的发展;优先支持在集聚海外创新资源和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
第三,深化服务创新,营造有利环境。为了提升江苏省离岸孵化器工作的实效,省科协应联合相关部门和各地科协加强离岸孵化器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借助江苏省政务云或中科协云平台建立离岸孵化器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离岸孵化器统计、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建立海外创新资源线上对接服务平台,构建双向互动的人才、项目需求和信息发布融合发展长效机制,打造面向全省的国际科技合作创新载体网络;积极推进离岸孵化器与科技和人才市场、创投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企业等紧密合作,建立常态化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先进技术项目专家咨询、对接转化机制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