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个相统一”在教学中的应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为例

2019-02-11

关键词:统一传统文化

陆 畅

(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相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相统一”不仅对思政课的教学有整体的指导意义,对于其中特殊的专题,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也具有借鉴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164。因此,从“八个相统一”的视角来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对改革创新思政课和专题课教学方法,以及“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这一专题教学的内容来讨论“八个相统一”方法的具体运用。

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夸大的口号宣传,而是用学理性的理性分析和以理服人的方式达到政治性说明。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中,笔者曾多次组织学生讨论“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遭遇”问题,颇能说明政治性和学理性的辩证统一。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不具有科学性和实证性,与现代社会所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完全背离,应该彻底抛弃;有的学生以中医的不可实证性和传统武术的“花架子”来具体说明。与这种观点针锋相对的是,有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具有区别于西方近代科学实证主义的独特性,传统文化崇尚直觉主义和形象思维,有自己诠释世界的方式,并且这种思维方式曾经对近代欧洲启蒙运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有的学生认为,在“西学东渐”观点盛行时,我们常常忽视“中学”也曾“西渐”的事实,《周易》对莱布尼兹的影响就是最好的说明。此外,双方还围绕传统文化中自由与平等理念的缺乏、“三纲五常”、君主专制制度等主题展开了激烈辩论。

笔者在充分听取学生不同观点后,结合近现代思想史的基本史实,做了如下总结:以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在遭遇挟枪炮而来的以科学、理性、民主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文化时,其独霸天下的地位受到挑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端,并形成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三股思潮——保守主义(新传统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保守主义思潮认为,传统文化固然因崇尚道德理性没有给知识理性留有空间而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但不应全盘打倒,应在限制道德话语权的同时,融合中西文化和哲学;自由主义思潮认为,传统文化是造成君主专制体制、中国缺少科学精神乃至近现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必须彻底否定,全盘西化,才能通过启蒙达到救亡的目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兴起的新思潮,它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深刻看到传统文化的阶级属性,认为对传统文化不应一棍打死,也不应无条件继承,而应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学理上分析三股思潮的观点后,笔者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与三股思潮对照,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学术性和理论性地分析各派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论据,这是学理性指导的过程;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是政治性指导的过程。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理性的分析不仅不会影响政治性的正确,恰恰能够为政治性提供理论说明,既发散了学生思维,又统一了政治意识。

二、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3]。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首先要从知识上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其次引导学生看到这些丰富内涵中体现的爱国主义和道德情操的正面价值,在每次文化危机、亡国危机中展现出来的家国情怀对中华文化心理塑造的重要贡献;最后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时代价值。

从传统文化的内容来看,核心部分是以儒道佛三家思想为基础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其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学术思潮中,有儒家“修齐治平”的家国观、以德治国的治理观、天人合一的思维观、仁义礼智信的德性观;有道家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等理念;也有中国佛学当下顿悟、止观并重的智慧观。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往往具有碎片化、片面化等特征,全面系统地介绍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利于让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避免人云亦云的空谈现象。

在讲授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后,笔者会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炼出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和道德情操等正面价值内容,并让学生以演讲、精彩一课等方式阐述自己的理解。在谈到爱国主义在引导人们不做亡国奴中的重要作用时,学生纷纷发言,并以岳飞、文天祥、林则徐为例,具体说明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与爱国意识在不同历史形态中的生动表现。

价值是知识的指导方向,知识是价值的内容充实,二者互相补充。不存在没有价值引导的纯粹知识,所谓的纯粹求知的科学精神,是将价值性隐藏起来了,并非完全阙如。既然知识有价值指向性,正确的价值引导对于知识的展开就尤为必要。相反,如果只有价值性的强调而无知识性的说明,也会显得空洞,不仅难以令人信服,而且无法在知识层面、科学层面上经受考验。比如,如果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和细致的梳理,只是根据“常识”对其大加批判,是难以服人的。因此,价值性与知识性的辩证统一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办法。

三、 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3]。批判性思维对打破封闭思维和成见禁锢、容忍不同的意见和声音、鼓励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从历史上看,任何重大的改革创新都是在批判、打破旧事物束缚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如果只批判不建设,只解构不建构,就容易走向虚无主义。

对待传统文化也应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程)的导论中,笔者对传统文化做了概论性的介绍,并就此询问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不一致。有的持肯定态度,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礼义廉耻的道德理念可以作为为官者的官箴,仁义礼智信可以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借鉴资源。有的持否定态度,认为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理性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礼教吃人、父权过大容易束缚人的自由。辩论后,笔者在肯定学生批判性思维可贵的同时,鼓励他们给出建设性的方案。学生在经过独立思考后给出很多方案,但这些方案鲜有新意。可见,批判容易建设难。

批判是建设的前提,建设必然要批判错误的思潮。质言之,也就是批判的界限问题。一定程度的批判有利于建设,但如果批判过甚,超越了界限,就容易陷入否定一切、打倒一切、不顾是非原则的虚无主义。因此,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一方面,应正视传统文化中的弊端,对其中封建迷信、专制文化应持批判态度;另一方面应在批判的基础上强调建设性,不能成为“文化虚无主义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4]“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164“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5]339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事实上就是“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5]313,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3]。和思政课教学类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的理论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学术性、通俗性五种特征。首先,具有思想性。这要求学生在思想层面上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根据时代和国情的不同,考察传统文化在古代、近代,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理论表现。其次,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这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中都有所体现。再次,具有学术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态、重要人物的思想等方面有学术性的研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学术研究能力,以学术研究支撑教学,以教学推动学术研究。最后,具有通俗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需要教师把艰深系统的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易于接受。从这个角度看,实践性一方面是专题教学为实现通俗性的教学方式,即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是专题教学服务社会、培养新人的目标体现。

在传统文化的理论教学之外,笔者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指定学期内以个人或分组形式到省内外与传统文化内容相关的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并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实践体会。为证明确实参与了实践活动,该生必须在实践地点门口及内部标志性景物边拍照,并洗出照片贴在实践手册的贴照片处,老师会根据完成情况给学生打分。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地点主要集中在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如苏州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以及各地历史文化名人的纪念馆等。在实践体会中,学生们不仅详细叙述参观过程与感受,还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感受到历史的生动再现,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坚定了文化自信的信念。课堂理论教学指导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反哺课堂理论教学,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五、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3]。统一性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由教育部统筹安排、统一要求、规范管理。在教学目标上,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课程教学的统一目标,不能站在文化虚无主义立场上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违背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依照教育部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要求,大力开发、拓展相关课程,从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不同学科的不同视角全面介绍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在教材使用上,应以部编本教材为准,在知识传授的同时,统一政治意识;在教学管理上,做到教师资料库建设、教师培训、学生实践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统一管理。

统一性与多样性实质上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一方面,普遍性要在特殊性中体现,特殊性是普遍性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在特殊性中也存在着能够反映某种客观规律的普遍性。二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如果只强调统一性,不免走向僵化、封闭、教条,缺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灵活性,因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只强调多样性,缺乏依照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建立起来的统一管理规范,缺少意识形态的统一指导,不免失去政治方向,远离主流话语体系。因此,二者的互补与结合,尤其是充分发挥多样性,对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和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地方文化特色、高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时代主题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首先,充分发挥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文化优势,以吴文化、江南文化为载体来阐述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空间形态,弘扬苏州历史文化名人的文化精神,并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结合,重点宣扬范仲淹、范成大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文徵明、唐寅、周顺昌、金圣叹不畏权势的独立精神,顾炎武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理念。其次,拓展教育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师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场景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再次,因材施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传统文化教育,并结合新时代的主题精神,做到古为今用。教学的灵活多样性丰富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也进一步充实巩固了统一性。

六、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指“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具有主导性,这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的把控与协调,教师的主导性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有自觉意识的个体,有自己的认知规律、知识需求和接受特点,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统一的,过分偏重前者会出现教师的“一言堂”,而学生缺乏听课热情,甚至低头玩手机;过分偏重后者,又会导致课堂秩序难以把控、学生讨论不得要点、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结果。巧妙地拿捏二者比重的分寸,是与教师长期的教学经验分不开的。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笔者曾鼓励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人物为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方式可以在以下几种中任选:主题演讲、微课堂、舞台剧表演、台上辩论、分组讨论、语音或视频形式的口述史、采访人物的视频、表演视频等。学生积极参与,除了视频展演,其他形式都有涉及,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后,笔者会做一个简短的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为鼓励学生参与主体性的表达和对其参与的肯定,教师应在平时成绩中予以酌情加分。这样一来,“00后”为主的大学生为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的观点极其深刻),必须课前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制作课件,最后口头表达出来。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学生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课件制作能力(文字、图片、视频的合理安排),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以幽默、通俗且具有逻辑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说,通过参与课堂展演,学生们全方位地锻炼自己才能,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有益。

为使教学更情景化,笔者曾要求学生将《论语·先进》中“侍坐”章用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接受任务后,学生进行周密的分工安排,如写剧本、选角色、定服饰、学古礼、备道具等等。经过多次排练后,学生们在课堂上正式演出,并赢得台下阵阵掌声。有的学生课后评论,曾点“春风沂水”那段表演令人印象特别深刻;有的学生认为,孔子饰演得最好,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孔子的精神;参加演出的学生则认为,这种课堂表现形式很新奇,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加深了对孔子思想的领悟。笔者在学生表演后进行评论总结,从学生的服饰讲到春秋时代服饰的样式与变迁,从侍坐弟子的座次和弟子们发言的顺序来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代的礼节,从孔子“与点之意”中引导学生体会孔子的生命精神。这次情景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正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的集中体现。

七、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求教师“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3]。之所以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方法,是因为“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可能自发生成,需要有意识地从外部进行教育和引导”[6]。但是,如果一味地采用单向性强行灌输的方式,不仅容易导致学生的思想认识浮于表面,有敷衍之态,还会触动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换成启发式教学,耐心听取学生观点和意见,与学生平等交流,民主讨论,以理服人而非以势服人,变硬性灌输为软性灌输、柔性灌输,则效果更好。 在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中,笔者曾就“传统文化中的节俭美德”主题展开讨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部分学生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节俭恰恰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一种阻碍因素。面对这种与主流意识形态唱反调的学生,笔者不但未给予批评,让其强行接受主流观点,反而追问他们自己的观点和之所以质疑的理由。部分学生认为,作为前现代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和中世纪的欧洲社会一样,节俭被奉为美德,这确实有助于当时的社会进步,但放在消费社会的今天却未必合理。如果没有改变先前节俭的消费习惯,人们怎么可能为满足自身欲望而在科学上有所创新?欲望引导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现代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如果奉行寡欲和节俭,就不会有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生。在听完学生的理由后,笔者表示高度赞赏,肯定他们可贵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同时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消费主义的弊端(如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攫取,破坏生态环境,超前或过度消费致使大学生陷入网贷而自杀)。笔者在提出消费主义问题后,首先给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然后从哲学高度对现代社会进行反思(如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反思);最后指出节俭作为一种美德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仍有存在和发扬的必要。学生表示愿意接受笔者观点,并且愿意课后阅读相关文献。在整个讨论过程中,笔者没有强行灌输的以势压人,而是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最终使学生愿意接受自己当初抵触的观点。

可见,启发性教学有利于价值理念的灌输,这需要教师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以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主流价值理念的真心认同。

八、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显性教育是直接的、公开的、显露的教育方式,具有灌输性和强制性特点;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均是‘隐藏’的,其教育形式是间接性、隐蔽的、潜在的,常采用的教育方式是‘渗透’、‘迂回’,它追求的是长期的教育效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接受教育,是一种自然习得的教育过程”[7]。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来说,显性教育就体现在“纲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中,隐性教育则极为广泛。首先,体现在相关的专业课程中。比如,“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中国伦理思想史”,以及一些经典原著选读类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学生会接受专业的知识,并在耳濡目染中树立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其次,体现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传习社”“汉服社”,以及书法、绘画、昆曲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定期会面向全校学生组织系列活动,对推广普及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读书会,对《论语》《道德经》等经典逐字逐句研读,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由常识提升到学术、专业水平。再次,体现在校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比如,聘请国内传统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来校做讲座,让学生感受学界顶尖研究水平;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参观学习传统文化,在历史现场感受文化传承的绵延性;甚至可以组织不同学校的传统文化相关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让学生在集体参与的学术氛围中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力量。

总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关系,二者的统一有利于全面、全程乃至全方位地育人。

九、结 语

综上所述,“八个相统一”的“统一”是在矛盾双方对立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对立双方有的表现为教学方法的不同表现方式,如“理论性与实践性”“灌输性与启发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建设性与批判性”;有的表现为一方是另一方实现的必要方式,如“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价值性与知识性”;有的表现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如“主导性与主体性”。可见,“八个相统一”从不同侧面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做了总结,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原理。它不仅是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方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专题的教学实践中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指导原则,这也为进一步开展思政课和相关专题教学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统一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统一数量再比较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