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重轮半机械化更换法在铁板给矿机中的应用
2019-02-11陆九成李建平
陆九成,李建平,陈 滢,郑 刚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德兴铜矿,江西 德兴 334224)
1 引言
重型板式给料机是一种广泛用于矿山给料的重型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矿石漏斗落下的矿石较均匀地给到带式输进机上[1]。铁板给矿机是一种连续运输机械,是金属矿山常用的设备[2],常用于初破系统给料及仓压工况下的转载作业,也可用于短距离输送粒度较大的物料,是矿石原料处理和连续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设备之一[3]。铁板给矿机作为德兴铜矿泗洲选矿厂矿石输送矿石的咽喉[4],日常的检修是必不可少的,而支重轮的更换在检修项目中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纯人工更换支重轮不仅作业强度大,同时维修的安全系数不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半机械化更换方法。
2 设计背景
德兴铜矿泗洲选矿厂一期碎矿工段由于生产需要和生产任务的加重,日常的设备维修显得至关重要。铁板给矿机作为主要的生产设备,保证设备的运转率是很有必要的。支重轮的更换也是日常维修工作的重点,由于维修班组的人员普遍高龄化,单单依靠人力更换不仅保证不了设备运转率,更耽误了生产,只能寻找快捷、高效率的方法来保证生产需求。半机械化更换方法主要是设计有效的机械工具来实现支重轮的更换,这样不仅节省了维修时间,更保证了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及时运行。
3 设计步骤
采用半机械化支重轮更换法,首先在所有支重轮外端轴心上加挂孔。通过挂架固定、机械手更换、吊钩调整支重轮,将原更换的10 道工序,优化为5 道工序:①千斤顶支撑起检修段链板;②拆除活动支架;③挂架固定、机械手更换、吊钩调整支重轮;④活动支架复位;⑤拆千斤顶。半机械化更换法所需的工具由挂架、移动式机械手、吊钩等组成。具体设计分为三部分,步骤如下:
3.1 挂架设计
挂架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支重轮,防止支重轮在更换过程中转动。
(1)参照挂钩固定方式设计活动式支重轮固定挂架,挂架由上挂、下钩、调节丝杆三部分组成。设计如图1 所示。
(2)参照设计的图纸及尺寸要求,将制作出的挂架上挂在铁板的槽型链板上,下钩住支重轮挂孔,锁紧丝杆,悬空固定支重轮进行现场试验。如图2所示。
图1 挂架装配图
图2 使用示意图
3.2 吊钩设计
拉马是机械修理中的常用工具[4],根据拉马的工作原理,吊钩由上挂、下钩、调节环三部分组成。
根据设计图要求,利用旧乙炔表的锁紧环制作调节环;扁铁制作吊钩,用螺杆12 做下钩。将上钩穿入调节环上孔,用M20 的螺杆焊接固定,下钩与调节环下孔螺纹连接,用于调节升降距离。装配示意图如图3。
吊钩主要用于支重轮调整对位:将吊钩的上钩挂在铁板槽型链板上,下钩钩住新支重轮挂孔,通过旋转调节环完成对位。
图3 吊钩装配图
3.3 机械手设计
机械手设计原理:根据钳夹原理设计机械手部;再根据套筒原理[6],设计机械手锁定加力杆部分;再通过手动葫芦悬挂在移动小车上。
(1)机械手主要由手部、锁定加力杆、悬挂、移动四部分组成。
(2)根据设计要求,利用角钢制作机械手,利用2 寸水管制作套筒。利用槽钢制作移动小车支架:用托轮制作小车行走轮,再利用手动葫芦,按装配图组装。装配示意如图4。
图4 机械手装配示意图
机械手主要用于支重轮更换过程中,拆卸支重轮时,小车移到位,用机械手夹持住损坏的支重轮。移动小车,将损坏的支重轮从固定支架上取出;反向支重轮复位。
4 使用效果
4.1 缩短检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使用原始的更换方式,采用木板搭斜坡道,众手推送;更换时间较长,为4.3h/个。采用支重轮半机械化更换方法支重轮更换时间由原来的4.3h/个,缩短到0.61h/个,如图5 所示。
图5 效果对比图
按2017 年支重轮更换影响作业时间,造成经济损失计算。2017 年更换40 个支重轮。
缩短检修时间=40×(4.3-0.61) = 147.6h
效益 ≈ 增加矿石处理量=147.6×900.03t/h= 132932.988t
4.2 减少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
每次更换支重轮所需维修人员由6人减至3人,大大降低维修劳动强度。由于维修人员年龄普遍高龄化,对安全隐患的发生,反应时间往往会减慢,这样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采用新的更换方式,大大减少了人身和设备隐患的发生率,不仅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还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支重轮半机械化更换方法满足了更换需求,同时解决了现场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难题,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该方法可在同类矿山推广应用,为我国矿山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