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技巧应用于弹唱能力的培养
2019-02-10毛优婷
毛优婷
[摘 要] 近年来,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经过持续深化改革,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承担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国家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幼儿歌曲弹唱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也是幼儿教学过程中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教学手段,而要提高幼儿弹唱能力必然离不开声乐演唱技巧的把握,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声乐技巧,才能够灵活、自然、正确地进行弹唱表现。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技巧;弹唱能力;培养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188-02
幼儿歌曲弹唱是一项综合性技能,是一门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名合格幼儿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重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较弱,训练时间较少,要切实提升弹唱能力,就必须有效进行声乐技巧的训练,安排更多时间进行弹唱练习,在平常教学中融入基础的声乐演唱技巧,通过声乐技巧的提升,以达到弹唱能力的培养。
一、声乐技巧对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
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往往出现一种误区,在进行发声训练和艺术歌曲演唱时,学生更注重发声技巧和情感的体现,关注呼吸的状态、声音的位置、喉头的稳定性以及发声器官与共鸣腔体的协调运作等,但是,在教唱儿歌时,学生认为儿歌旋律简单,节奏单一,音域不宽,容易表现,可以用自己的真声来驾驭歌曲,因此,学生在学唱儿歌时,为了体现儿童的音色和活泼的情绪,往往忽略了演唱技巧而直接转为白声演唱。例如,在三拍子的歌曲教唱中,艺术歌曲《桑塔·露琪亚》,学生演唱时能够把握歌曲的速度、节拍,圆润深情地演唱意大利船歌;在儿歌《小白船》教唱中,学生就找不到感觉,他们多用白嗓演唱,气息短浅,不能完全把歌曲中轻柔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来。其实,幼儿歌曲弹唱時音色的表现是最直接的感受,对歌曲表达起着引领性的效果,演唱时还是要保持科学的发声方法:喉头状态保持稳定,共鸣往前额方位靠拢,配合胸腹式的呼吸,保持小腹微收,两肋扩张和后脊柱挺立,这样才能发出较饱满的声音。还要针对部分大声喊唱学生,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最终达到正确演唱。
幼儿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孩子去欣赏和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榜样示范作用,让孩子喜欢教师的音色,保持良好的发声,可以保障后续弹唱质量和效果,完美的幼儿歌曲弹唱,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二、实现幼儿歌曲演唱与弹奏的有机融合
一首幼儿歌曲要完美表现出来,就必须做到演唱技巧与弹奏能力的有机融合,体现弹唱的整体性,但现实教学中有些学生没有做好演唱与弹奏的有机结合,歌唱练习时,学生注重的是声乐技巧的把握,如喉头稳定性、呼吸、声音位置等,同时还关注形象的展现,如演唱姿势、表情和动作等肢体语言,而歌曲弹奏时,学生关注的是眼、耳、手、脚等协同,通过指尖将歌曲情感以优美的琴声形式弹奏出来,当既要唱又要弹时,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弹唱失调,有的会弹不会唱,有的会唱不会弹,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处理好两者间的辩证关系,以“唱”为主,“弹”为辅,体现弹唱整体性,弹奏是渲染气氛,起烘托效果,只有与歌曲的主旨相吻合的弹奏,才能将歌曲的情感更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歌唱更加悦耳动听,更加夺目光彩,如果没有伴奏,歌唱就不能完全得以表现,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弹奏不能过于复杂、华丽,否则就覆盖了歌唱,无法体现歌唱的主导作用,只有掌握声乐技巧,才能唱得好,最终实现弹唱能力的提升,要协调统筹好弹唱问题,并非朝夕之功,要让学生多花时间进行弹唱训练,多领悟、多感受。
三、走进作品内心,体验蕴含的情感
声乐艺术的重心是深入表达歌曲的情感,要产生这样的效果,演唱者就要走进作品,走入作者内心,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和意图,熟悉作品的思想内涵,用心灵与作品碰撞,体验作品蕴含的情感,才能让个性的演唱得以充分发挥,把歌曲表现得有血有肉,打动观众,产生共鸣。
首先,弹唱前要思考分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蕴藏的情绪,即依照歌曲作品特有的音乐风格、形象特征,来确定演唱的情绪和音色,在确定演唱技巧后,再确定伴奏音型,保持演唱、弹奏风格的一致性,这样弹唱才能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如果作品风格没有把握好,就会影响到伴奏,严重影响和声效果。
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这是一首歌颂祖国的歌曲,表达出人民和祖国永远在一起的深情和厚意,歌唱时要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保持气息的连贯,声音强弱对比,深而不僵的气息,把歌曲的三拍子的节奏唱得轻快、活泼、富有激情,让一股强烈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在歌曲伴奏上,前半部分用了琶音,显得歌曲旋律更流畅深情,后半部分用了无旋律和琶音的交替,把歌曲的真挚情感推向了高潮,让歌曲层次清晰,跌宕起伏。
四、演唱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引领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作品,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分析不同音乐的情绪、节奏、旋律,比较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多加强艺术歌曲的训练,因为艺术歌曲是以音乐方式将诗歌的意境表达出来,其寓意更深邃,情感更丰富,想象更久远,通过诗歌和音乐二者融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鳟鱼》是浪漫诗所谱写的歌曲,作品讲述了狡诈渔夫通过搅浑河水钓鱼,我把作品理解为鱼、水、渔夫三者关系,第一部分描写鱼儿在平静清澈的水里悠闲自由地穿梭游动,歌曲是欢快愉悦的,用的是明朗的降D大调,第二部分描写善良的鱼儿被邪恶的渔夫所害,歌曲转入暗淡小调,伴奏变得急促,制造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了鱼儿痛苦挣扎和对渔夫行为的愤慨,第三部分描写鱼儿被钓走后,河水又恢复了平静,表现对鱼儿的同情和忧伤,又从小调变为大调。歌曲应用不同音乐,表现出不同场景和形象,使音乐和诗歌相融。
因此,艺术歌曲演唱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助力学生形成创造型思维,也就是通过客观事物引入,触发个人感受和想象力,而后形成一种崭新思维,深刻把握作者的精神意图和艺术追求,发挥出强劲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气息。
五、应用声乐技巧来培养学生弹唱能力的合理建议
(一)加强声乐技巧和弹唱训练,不定期开展实践活动
声乐理论学习与声乐技巧的掌握是相互依存的,娴熟的声乐技巧必须有坚实的理论知识的支持,理论的领会也需要声乐技巧来充实和体会,因此,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声乐基础知识传授,也要重视声乐技能的训练,只有在对声乐技巧的相关理论知识充分学习和理解基础上,才能提升歌唱技巧,进而提高弹唱能力。
教学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声乐技能训练,做到能力与技能的衔接。由于学校课程安排根本满足不了弹唱训练的课时需要,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弹唱练习,经常性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举办弹唱比赛、汇报演出、幼儿园实习展示等,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歌曲弹唱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弹唱基本功对学生以后职业生涯的重要作用。
(二)锻炼学生组织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技能
创造性音乐活动属于幼儿自发音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结构单元,在幼儿园我们经常看到这一幕:教师在弹唱歌曲时,孩子们会随着音乐开始律动,他们的动作还会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幼儿天性自然流露出来,这便是幼儿自发性音乐。幼儿园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音乐天性,如果因为教师自身基本功不扎实,教学能力不到位,不能激发幼儿的音乐天性,甚至把这种天性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将是很遗憾的。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利用这种天性,培养学生组织创造音乐活动的技能,在平时教学时,多选择一些律动感强的乐曲,像四三拍、八六拍的曲子,学生听到这样的音乐便自然踩着节拍哼唱或欢快跳起来,学生先入为主,更容易掌握歌曲意境,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的伴奏编配,保障弹唱协调性
弹唱过程中以唱为主,弹奏为辅。儿歌弹唱融合了多项技术和艺术要素,平常训练中不仅要熟悉声乐演唱的技巧、钢琴弹奏的基础技法,同时更需要感悟各类音乐作品的深层含义,把重要的音乐形象呈现出来。首先,掌握正三和弦,常用的正三和弦是一、四、五级的三和弦,和声规律依次是主—下属—属,要防止反向操作;其次,按照歌曲風格内容和体裁内容以及特点等进行伴奏音型选择。如《娃哈哈》,为了体现新疆维吾尔族舞曲特点,这里伴奏遵循主—下属—属的规律,音型采用半分解和弦、切分节奏、两个八分音符的交替进行,配合短促的跳音演唱,让学生感受轻松愉快的舞曲特点。此类歌曲特点就是速度很快,并且情绪较为轻快与活泼,歌曲节奏鲜明且强弱明显,让学生按照旋律音进行伴奏和弦选择。伴奏与歌曲演唱密不可分,由于伴奏总体上需要服从歌曲需求,一定要对伴奏音量进行调整,丰富歌曲气氛。
对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讲,学生的弹唱能力十分重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弹唱能力如何关系到未来幼儿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认识声乐技巧对弹唱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弹唱能力为主导,加强声乐技巧和弹唱能力的训练,协调好“弹”与“唱”的统一性关系,在掌握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情感基础上,让歌曲通过弹唱完美表现出来,稳步提升学前专业学生的演唱方法和弹奏技巧,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金玉.儿歌伴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生活,2012,20(12):161-166.
[2]倪添文.浅谈学前教育自弹自唱教学中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2,37(33):153-155.
[3]杨洋.浅谈声乐技巧在《幼儿歌曲弹唱》课程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4,22(7):83-88.
[4]潘晓华.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J].职业,2015,30(12):71-76.
[5]李玮.独立学院幼儿歌曲即兴弹唱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艺术科技,2015,29(9):144-147.
[6]谭珊.中职学前专业学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基本含义[J].北方音乐,2017,15(5):120-123.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