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九大下的多样音乐文化
2019-02-10王俊欢
【摘要】通过阐述音乐与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阐释了“文化自信”在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又将音乐教育置于音乐文化的大背景之中,进一步说明了“文化自信”在社会中对于人类特别是受教育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让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既传承发展又面向世界,提高我国国民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音乐文化;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10月18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人、民族甚至国家对自身的文化价值的肯定,是对本民族、国家文化的生命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心。这一观点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文化自信无所不在,我所学习的音乐领域也深受影响,今天我想谈谈十九大下我们新型的音乐文化。
一、音乐与文化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是从古至今的学者们一直在研究的重要领域,早在我国儒家思想中就提到了对音乐与文化的研究,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与政通”“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等的论述。习总书记指出的文化自信是将我们的文化精髓更深化、更符合这个时代的一次重要阐释。音乐与文化一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两者是不可分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音乐在文化中
“音乐在文化中”是以将音乐放置于文化的包围圈中为视角来解读文化对于音乐的影响。只有对外围文化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和考察,才能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全面且完整的认识与了解。这一视角主要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创作所存在的社会背景与发展的文化常态。音乐在这里是被置于文化滞重的,文化给音乐创作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背景,通过文化提供的大背景,才能更好的了解音乐的类别和认识到音乐家的意图,例如音乐家的社会身份、他的音乐派别、他的主要代表作等。如果没有这种“音乐之外”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有深度的、广义的、理解和认识音乐了,对音乐的认识将会陷入肤浅和狭隘。由此可见,从“音乐在文化中”这一视角来观察、研究音乐与文化,音乐是由文化来决定的并且隶属于文化。
(二)文化在音乐中
从“文化在音乐中”这一视角来看,音乐就不仅仅是文化的附属品了,也不再是受到文化的支配和利用了,音乐也是能够体现和表达文化的,甚至可以代表文化。在这一更为复杂的研究视角,欣赏者所关心的不仅仅是音乐创作的社会情况和文化背景,不再被外界的社会力量和文化惯例所影响和制约了,而是开始观察音乐作品是否塑造了文化的形象以及作品的核心价值体现,乃至作品是否反映、象征、映射了文化的某个层面。所以不难看出这一视角是将音乐作为一种媒介与通道来更深层次的理解文化、认识社会的一种手段。从音乐创作与作品成型的过程,来体现音乐之外所要表达的文化。“文化在音乐中”这一视角增进了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也让人们更深层次地感知和了解音乐作品。
从音乐的内容素材、音乐指向、到音乐的成型与音乐发展、影响方面,这一路都离不开文化的陪伴,二者是血肉相融、相辅相成的。
二、音乐文化传承下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在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音乐文化给予音乐教育一定的社会意义与存在价值,音乐教育提供了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机与活力。因此,研究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掌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精神,促进音乐文化中的创新与发展,对于发展我国的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内涵
音乐文化是用音乐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基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与文化特征,所表现出的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与传统,体现了音乐文化中的价值差异,也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音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分离的一分子。著名苏联音乐学学者索哈尔认为音乐文化体系包括四个方面。这一社会所创造、保存的音乐价值;从事创作、保管、推广、感知和利用音乐价值的全部各种类型的活动;全部从事这类活动的主体及其保障这类活动成功的知识、技巧和其他品质;为这一活动服务的全部机构和社会机构,以及乐器和设备。即音乐文化可以分为“音乐传统、音乐活动、音乐教育和音乐机构”四个方面。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形式和发展趋势必定会受到音乐文化制约。音乐教育又属于音乐文化的制度层面与精神层面。因此,音乐研究所产生的新观念与新思想必然造成音乐教育活动的多元化与立体化,它们的相互渗透对于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带来了巨大的、不容忽视的潜能。
(二)音乐教育的多样化传承
传统音乐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观念、形态、思维等特征。价值体现、音乐符号、知识经验、思维方式与音乐符号构成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贯穿于音乐教育的整个过程,不仅制约着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也影响着教育内容和教育学的发展、创新。
首先,各民族音乐文化在追求音域发展中表现出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完美与统一,一方面是因为音乐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语调,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受到;其次,音乐符号作为音乐语言的载体,不仅影响了教学的理念与方式,同时也体现着音乐教育的价值观。不同的音乐价值观决定了不同民族对音乐的不同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从而使音乐教育出现“多元化”特征,其中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域、语言结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方面。音乐文化的四个基本内容之间相互协调、渗透与融合,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并转变为不同的音乐教育体系,这些体系真实的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风格。
有多少种民族乐文化就有多少种不同的音乐教育体系。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帮助对不同的音乐创作进行思考与理性的判断,能帮助学生形成全球性的视野。多元文化下的音乐教育在呈现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了解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对多元音乐文化中的音乐特征以及风格进行区别。多元音乐文化使得音乐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将以平等的价值来对待不同民族的的文化,作为评价教育价值的新坐标。
三、结语
不管是“音乐在文化中”还是“文化在音乐中”民族音乐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相融合,并且贯穿了人类文化的所有层面。因此,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至关重要。在这种背景之下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就尤为重要了。要将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体现出它自身的时代精神,既立足于本国又面向于世界,是现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文献
[1]杨燕迪.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解读:方法论范式再议[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1):62-68,4.
[2]徐皖闽.论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4):105-110.
[3]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63-167.
作者简介:王俊欢(1993—),女,汉族,山西孝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