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建设思考
2019-02-10赵小莹
赵小莹
摘 要 基于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旅游专业新型教材项目,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建设目标、建设规划、建设任务、预期成果、保障措施六方面分析如何通过名师工作室建设落实“三教”(教师、教法、教材)改革,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旅游专业 校企合作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2.029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amous Teachers' Studio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ourism Specialty based on "dual"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ZHAO Xiaoying
(Shenyang Foreign Affairs Service School, Shenyang, Liaoning 1100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dual"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ourism specialty,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implement the reform of "three educations"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famous teachers' studio from six aspects of famous teacher studio host, construction go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construction task, expected result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professional leve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of teacher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train more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with craftsman spirit, moral.
Keywords famous teacher studio; tourism majo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國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中职旅游专业相关课程教材间内容重复、课程项目化改造不彻底,配套信息化资源未跟进信息技术变革、产业升级,使用不便等现状,迫切需要开发融知识性、实用性、专业性于一体的系列国规新型教材。
依据《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基于校企“双元”合作旅游专业新型教材开发建设中职名师工作室,贯彻落实“三教”改革,搭建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 主持人
工作室主持人在旅游职业教育和行业要具备相当影响力,密切联系旅游行业企业,熟悉发展现状及趋势,能及时把握本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教学改革。坚持继续学习,更新理念、提高能力、提升素养。有帮带青年教师的经验,擅长团队合作和管理,能把控工作室建设。
2 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完成系列项目建设中职旅游专业名师工作室,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拓宽名师自我发展空间,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具体目标:在三年建设周期内,以《中国旅游地理》等系列专业核心课程新型活页教材开发项目为抓手,带动完成相关具体建设任务。以建成旅游专业有影响力的名师工作室为宗旨,以校企“双元”合作培养中青年骨干“双师型”教师为核心,大幅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3 建设规划
3.1 成立工作室
从本校、旅游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稳定优质的校企合作企业和优秀毕业生代表中遴选成员,5-12名((35岁以下教师占一半以上)为宜。专家顾问要在旅游业、职教界有影响力,有教育情怀。
成员遴选标准:热爱职教事业,师德高尚,坚持立德树人。有自我发展愿望并勤于学习,团队合作、改革创新,教育教学、信息素养、大赛成绩、教(科)研或技术研发较突出。讲师及以上职称占60%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要掌握旅游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用人需求和规格,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导游员执业资格。
在校园网上设置名师工作室专栏,注册微信公众号,建微信群、QQ群等网络空间。专栏设工作室规章制度;信息发布;信息化资源库;成果展示等板块。
3.2 运行管理
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规章制度,以此引导、推动工作室建设发展。章程规定工作室宗旨和组织原则、主持人和成员职责与权利、管理、经费来源与使用等。主要制度:《学习制度》、《听评课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
采取“建立沟通愿景—开展团队学习—进行系统思考—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的建设路径。具体项目实行过程管理。
4 建设任务
4.1 校企“双元”合作,推动课程改革
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要求,开展课程诊断与改进,顺应产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工匠精神,探索满足企业岗位需要的项目课程。制定《中国旅游地理》新型活页教材开发项目方案,建设以信息化教学资源为重点的课程资源。掌握信息网络对旅游业发展的深刻影响,推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提升成员课程开发能力和信息素养,有效开展专业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
4.2 校企“双元”合作,促进教学改革
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有助于智慧旅游,景点的虚拟仿真游览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进教材、进课堂。聚集课堂,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观、“互联网+职业教育”。要根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信息资源选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在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过程中,实践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职教典型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为新型教材开发提供良好的教学建议。
4.3 校企“双元”合作,助力教科研
根据教材开发项目实施需要,有计划开展教研:文件学习,教育专著交流分享,企业实践、人才培养方案专题,听评课等,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教研。科研聚焦旅游职教热点、难点,如文旅融合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对旅游教学影响。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提炼典型案例,形成论文、教材、专著等教学成果,校企资源共享,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4.4 校企“双元”合作,提升团队素质
合作的旅游企业实践提升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和旅游执业能力。依据工作室建设方案,指导成员制定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激发其内生发展动力。以赛促教。倡导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考取更高级别导游等级。参加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双师素质。组织开展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活动,提升团队综合素质。
4.5 校企“双元”合作,凸显示范引领
依托校企实训基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導游技能培训。依托网络平台将新型活页式教材面向社会、企业、其他中高职旅游院校开放共享。依托技能大赛平台,展示工作室成员风采。依托名师工作室联盟,示范辐射教育教学成果。跨界引领教师快速成长。力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型活页教材的范式。
5 预期成果
(1) 新型活页式教材。新型“活页式教材”是项目课程教材,配套信息化资源(如旅游职业岗位典型案例、模拟导游视频、随堂练等)。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和二维码建立链接,将试题、图片、视频、图文等富媒体资源呈现给大家。
活页主要指受旅游行业发展、旅行社业务范围变化、旅行社典型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和标准(如导游等级标准)变化影响较大,需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的内容。还包括可单独提交的学习效果评价表等。
教材以“活页”形式印制,以活页夹、外夹装订。“活页”式教材兼具备立体化教材优势。开发过程可概括为:教材开发—试验推广—师生企反馈—修订—审定合格—出版发行。
(2)团队合作获得省级2等以上师生大赛奖、教学成果奖;3-4节市级以上示范课;1门线上精品课程。
(3)成员独立开展市级上课题研究2-3项,全员参与课题研究;每年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篇论文;人均1个(次)以上。
(4)成员获更高级别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名师等荣誉。形成特色教学风格。
(5)选择线上+线下技能培训课人数逐年增加。凝练工作室特色、形成品牌效应。
6 保障措施
学校应将名师工作室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归口于教学部门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学校应为工作室配置核心空间和软硬件设施,还应根据合作成员的项目需要设立工作区域。提供学习支持。除教育行政部门经费支持外,学校应根据项目需要给予附加支持。工作室做好项目经费的科学预算与合理使用,加强监督管理。
建设过程要贯穿标准建设,如考核标准等,确保建设目标可评可测,保证建设方向和水平。建立科学管理、滚动发展的运行机制。如内部制约机制、质量监控机制等,成员培养可实行目标责任制,子项目落实到人,实行项目负责制。成员实行聘用制,动态调整。根据考核主体、目的、对象设计不同维度评价标准,如由学校、项目经费投入主体等对工作室及其承担项目的绩效评估;主持人根据周期规划、年度计划对合作成员的专业成长进行年度和周期的发展性评价;主持人和成员根据项目方案及预算共同对项目实施及其成效进行自我评价。
以上措施会保障实现工作室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宇民,刘炜杰.关于名师工作室建设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以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为例[J].职教论坛,2017(15).
[2] 殷利.中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标准:理论解释、实践范例与框架设计——基于江、浙、沪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标准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8).
[3] https://www.jste.net.cn/cmsplus/cms2/content.jsp?relationId=8957bb0b-3308-40b2-8f7b-ef9b6f31d21d关于遴选建设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的通知[Z].2015(12).
[4] 章晓兰,金怡,赵晓伟.基于跨专业融合理念名师工作室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