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及其启示

2019-02-10唐鑫昀张继河

科教导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学术不端美国

唐鑫昀 张继河

摘 要 近来,频发的学术失范问题对我国高校学术声誉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何有效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对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尤为重要。美国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对于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非常重视,较为严格完备的政策法规及制度支撑、系统完善的组织机构保障、人性化的事前预防和宣传教育、完整有序的审查程序和惩处机制是美国的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率低下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为我国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提供启示。

关键词 美国 学术不端 预防与处理

中图分类号:G64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2.004

The Mechanism of Preventing and Dealing with Academic Misconduc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NG Xinyun, ZHANG Jih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

Abstract Recently, frequent academic anomie problems have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academic reput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deal with academic misconduc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s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preventing and dealing with academic misconduct. Stricter and complete policies, regulations and system support, systematic and perfect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humanized pre-prevention and propaganda education, complete and orderly review procedures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 he low incidence of academic misconduc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analysi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us. China'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ademic misconduct provides enlightenment.

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academic misconduc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974-1987年美国接连爆出12起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社会舆论要求建立系统规范的学术不端预警机制,在这样的形势下,联邦政府经过长期的不懈探索,从上至下,从预防到处理,建立了一套成效显著、系统完善的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促进学术诚信的机制,这也是促使美国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和研究美国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对于当下我国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美国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机制的实践展开

1.1 嚴格完备的政策法规及制度支撑

从联邦政府层面上来说,1985年,美国颁布了《健康研究扩展法案》,此后,又相继颁布了《研究资助和研究合同指导原则》、《商标法及不正当竞争法》、《联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政策》、《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机构的责任》、《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共卫生政策》等法律法规。其中,2000年颁布的《联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政策》是联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国家政策。[1]根据这一法律,联邦与高校须相互配合协作,联邦负责监督,而高校负责宣传教育和调查。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涉及刑事案件,将直接移交给司法部门进行处理。至此,美国将学术不端行为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建立了一套系统完备的相关法律体系,有效降低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率。

美国高校的规章制度一般包括荣誉准则制度和学术诚信守则。荣誉准则制度于1736年由威廉·玛丽学院首创,尽管各个学校的荣誉准则制度的具体实施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点:学生不得作弊;引用他人的著作须标注;按规定时间交卷;考试制度灵活, 地点和时间自由选择等。[2]学术诚信守则的基本内容包括遵守学术诚信守则的重要性、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明确定义、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程序(即首先教师须整理一份书面材料,上交给执行委员会秘书,由执行委员会负责调查处理)等。

1.2 系统完善的组织机构保障

一套职责明确、规范合理的组织机构队伍是保证学术不端案件得以规范处理的前提。为了有效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美国建立了一套从国家机构到各大高校、正式组织与学术中心相互配合的机构队伍。

美国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的国家机构主要包括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和研究诚信办公室(ORI)。OSTP于1964年成立,是美国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案件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修订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NSTC)和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协助其制定法律、处理案件,保证处理程序的协调有序。美国的研究诚信办公室(ORI)于1992年正式成立,ORI成立的初衷在于处理一起重大的学术不端案件——巴尔的摩案件,在此案件之前,美国并没有规范的体系和程序来处理类似案件。ORI的主要职责在于监督HHS资助的科研项目和进行宣传教育,并负责公布经证实的学术不端案件信息。 [3]

除了ORI和OSTP外,联邦政府同样要求受资助的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自身的组织机构以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不同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的机构名称不同,受理机构通常是教务长办公室或直接向院系负责人反映,常务委员会或其他指定机构负责进行初步质询,调查委员会或调查小组负责案件的正式调查,教务长或校长对案件进行裁定,并且会成立专门的申诉机构,以保护被举报者的正当权利。

学术界为了防治学术不端也做了大量的努力。1992年成立的美国学术诚信中心(CAI)是为了加强学术诚信建设、普及学术诚信文化而设立的国际性的学术诚信保障机构。1997年,CAI开始着手建立了一套标准的学术诚信评价体系,完善了各项制度,更加注重国际合作,经常召开国际会议,至此,CAI的影响力大大提升。 [4]

1.3 完整有序的审查程序和惩处机制

美国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坚持“热炉原则”。“热炉原则”反映到学术不端问题的处理上,是指对于学术不端的处理要坚持公平公正、及时有效的原则。 [5]

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ORI)主要负责处理受卫生和人类服务部(HHS)资助项目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举报人可以向ORT资助的研究机构的相关部门或直接向ORT举报,研究机构接到举报后,会对案件进行初步核查,核查的内容包括确定举报的学术不端行为是否符合《联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政策》中对于学术不端的定义;其举报的学术不端案件是否属于HHS资助的项目。如若通过了初步核查阶段,下一步将进行正式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搜集事实证据;明确其学术不端行为所属类别;判定不端行为的严重程度等。正式调查结束后,研究机构会向ORI递交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ORT会对报告的有效性、公正性进行审核,如若通过,ORI将提出处罚建议,上报给HHS,由HHS最终确定处罚结果。处罚结果一般包括禁止被举报者在HHS相关部门任职、撤销或者修改被举报者发表的文章、取消已获得的科研经费资助等。 [6]

美国各高校也为处理本校的学术不端行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审查程序和惩处机制,虽具体执行部门不同,但基本程序相似,都包括举报与受理、初步质询、正式调查、裁定、申诉几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件处理的任一阶段,若认为指控不成立,也须提交报告,详细说明原因。处罚措施根据不端行为的严重程度有所区分,一般包括警告、留校察看、停课、退学等。如若被举报者对处理结果存在异议,也可向学校的申诉部门提出申诉,一般由校长进行最终裁定。[7]

2 对我国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的启示

2.1 完善与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6)》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专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国家性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很多学术不端案件的处理程序还不是很规范。因此急需在国家政策层面引导高校结合我国国情和校情完善制定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细则,具体的操作细则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适用范围、不端行为事实的认定依据、评判标准的学科差异、不端行为的责任区分、调查程序的合理合规、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法律责任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定。

2.2 构建多元协作的防治系统

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有序的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的体系,正在进行探索。2016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这一办法明确建立政府与高校相互配合的学术不端防治系统,并且高校在此过程中要承担主要责任。作为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的主体,高校应提高自身的责任感,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应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强化政策的落实;校长则根据本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为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制定相应的学校规章制度并监督其落实;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对于进行校园学术诚信建设的部署与决策应充分听取学术委员会和师生的意见,考察相关决策的可行性;学术委员会应积极做好相关工作,首先要重视防治学术不端、进行学术诚信建设的理论研究,介绍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对本校自身的学术不端案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了解本校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成因,再者要积极开展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的实践工作。

2.3 建立规范的审查程序和惩处机制

就高校而言,首先应制定本校的学术诚信守则,在守则中,详细说明对于学术不端的审查程序和相应的惩处机制。其次应建立校、系两级的学术诚信办公室,负责接收学术不端的指控,在报告中,应详细指明被举报人的学术不端行为,并提供能进行下一步调查的证据,学术诚信办公室的负责人负责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如若受理,由院級学术诚信办公室和学术委员会共同进行调查,在调查阶段,应成立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调查小组,并且其成员要与举办者和被举报者都无利益关系,保证调查过程的公平公正。调查小组将调查结果整理成书面报告上交给学术委员会,由学术委员会和院级学术诚信建设办公室进行审议,若通过审议,则上报给校级学术诚信办公室,由学校的司法办公室和校级学术诚信办公室共同进行裁决。为了保护被举报者的合法权益,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申诉机构专门受理被举报者的申诉。如若在案件的任一阶段,发现被举报者并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那么相关机构有义务澄清事实,帮助恢复其名誉。

参考文献

[1] Admin.国外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机构与政策法规[J].2014-12-10.http://www.cnkis.net/news/dongtai/39.html

[2] 宫艳华.美国大学荣誉制度探析化[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78.

[3] 张一铭.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预警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4] 张妍,胡剑.美国国际学术诚信中心:历史、功能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6(07):67-71.

[5] 胡金富,史玉民.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历史演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2):47-51.

[6] 淮孟姣,潘云涛,袁军鹏.美国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为例[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6.31(12):8-13.

[7] 陈翠荣,张一诺.美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程序分析——以四所美国研究型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6.43(08):88-100.

猜你喜欢

学术不端美国
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机制的构建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高职教育类期刊学术不端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论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期刊的责任
科技期刊构建学术不端文献检测体系分析